反思与重构:高职学生就业质量探析

2017-03-04 23:08史洪波
职教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就业质量高职学生

摘 要:就业质量是描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程度和就业状况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分别构成就业质量评价的社会标准和个体标准。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我国高职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凸显。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高职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不足、就业状况未能充分满足劳动者的生存性需要、精神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内驱力,高职院校要树立“分类培养”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化。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质量;分类培养;现代学徒制;职业价值观

作者简介:史洪波(1989-),女,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1-0061-05

据统计,我国2013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仅比同期普通本科院校略低0.9个百分点。但是从离职率来看,2013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离职率高达43%,这一比例要远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24%的水平[1]。高职高专毕业生离职率过高使反映其就业状况的就业率指标在一定意义上失效。事实上,就业率仅能够反映就业数量的时点特征,以“就业质量”取代“就业数量”作为描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状况的首要指标是更加科学、合理的。柯羽(2010)、王子成、杨伟国(2014)、潘文庆(2014)等采用数据采集的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匹配以及就业价值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丁金昌(2010)、陈在铁(2010)、谢志远(2013)等分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上述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但是其对就业质量的内涵仅从劳动者生存性需要的角度进行把握,国家视角的缺失、忽视关注劳动者职业生涯动态发展以及关照其精神世界,使就业质量的内涵片面化。本文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反思,旨在重构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的整体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分析高职学生就业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一、个人与社会: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双重视角

人们对“质量”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客观质量观”向“主观质量观”嬗变的过程。传统的以“不出错”为宗旨的“客观质量观”忽略了质量概念的相对性,而服务对象特异性的需求会使其对同一产品做出不同的质量评价。基于此,克劳斯比认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朱兰则提出质量就是“适应性”。国际质量标准化组织将“质量”概念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因此,质量评价要以“顾客”的需要为尺度去衡量产品的属性,顾客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与发展性决定了要以立体化、动态性的视角来全面准确地把握“质量”概念。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角色[2],体现了劳动者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劳动者就业的过程既是其创造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同时也是其获取物质财富,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因此,职业作为一种无形的服务性产品,其面向的“顾客”一是社会,二是劳动者个人。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要以高职毕业生就业水平对社会需求与劳动者个体需求的满足两个维度作为衡量标准。

(一)社会评价标准: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程度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技术技能的传授与生成为核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建构起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的目的,其基本立意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建立在计划经济思维基础之上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無形地拉大了其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距离,引发二者的结构性供需矛盾。因此,现代职业教育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要求其实现从供给型向需求型的转变。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岗位”的思维逻辑转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的思维逻辑。人才培养决定劳动力的输出,高职院校所输出的“劳动力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对接社会需求的程度如何构成评价其就业质量的社会标准。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招生安排反映了国家以政策形式对高职学生就业质量所进行的事前宏观调控。这种调控必须以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根本依据,才能发挥其正向功能。因此,高职学生就业对接社会的状况首先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总体专业结构的设置满足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战略规划需要的程度。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是从学校层面上对其就业质量所进行的过程控制。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等。这些单位或组织构成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方,其能否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取符合自身岗位需要的劳动者在根本上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以及社会各职能部门的有序化运转。因此,高职学生就业质量具体体现在凝结于准职业者身上的素质能力对接岗位要求的程度。

(二)个体评价标准:就业状况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

劳动者作为职业活动的直接受益人,是就业质量评价的最重要主体。就业状况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构成就业质量评价的个体标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论证了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多样性与发展性。职业作为需要满足的中介,被赋予的期许也是全面的、具有时间延展性的。总的来看,劳动者的职业需要是一个由生存性需要、精神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所构成的三维结构。

生存性需要是由人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自我保存”作为人最基本的原始性欲求需要有最低限度的物质条件才能得以维持。这种需要具有质量专家狩野纪昭KANO模型中的“基本型需求”的特质,并构成发展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的物质基础。因此,一旦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顾客”就会对“产品”存在的价值做根本性的否定。职业活动是劳动者获取物质资料的必要手段,对劳动者生存性需要的满足构成其进行就业质量评价最基本的出发点。

精神性需要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职业活动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其一方面体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生产关系,一方面体现劳动者之间互为主体的交往关系。职业活动的本真并非要使劳动者异化为生产的工具,而是要通过对其精神世界的关照,成为人性臻至健全与完满的途径。劳动者的精神性需要在生产关系中表现为职业活动能够使其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激发其价值认同并形成稳定的职业认同感。而在交往关系中则表现为劳动者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收获爱与归属感。劳动者对职业的发展性需要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考量,反映了人的需要的动态演变性。劳动者对职业的发展性需要是其期望在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中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岗位能够赋予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沿着职级递增的路线不断获得职位晋升的机会、专业职称的提升、工作职责或管理权限的扩大,以及由上述发展所带来的薪资福利水平的增加、自我成就感的提升等。

二、需要的未满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问题凸显

保障高质量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其社会价值与育人价值相统一的根本途径,是“职业”的特殊性与“教育”的一般性对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出的客观要求。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水平不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发挥受到限制。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未能有效对接社会需求

三大产业的比例结构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状况,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招生安排要与之形成良性的互动与伴生关系,才能保障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构成比例为9.2∶42.7∶48.1①。表一反映了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相关专业的招生情况。将高职各专业大类与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进行匹配性分析,我国高职专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不高,二者之间倒挂现象严重。对接第一、二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招生比重要远远低于产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其正负差分别为7.5与11.1个百分点;而对接第三产业发展的专业招生比重却高于其在国民经济中构成比例18.6个百分点。这种专业结构使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劳动者短缺,而第三产业劳动者过剩。三大产业构成反映国民经济的时点状态,而伴随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所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则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增长点。大力推动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十三五期间拓展我国产业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3]。然而,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招生的现状来看,除电子信息大类招生规模大外,其他专业设置缺乏对经济发展战略前瞻性的考量。

表1 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数据统计。

知识、技能与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表征。然而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其与相关劳动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麦可思研究院参考美国的SCANS标准将中国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归纳为28项,并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核心知识满足度进行了调查测算。结果显示,学生毕业时所掌握的核心知识水平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工作要求的水平[4]。而针对2011~2013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即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的调查测算结果也显示,这三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时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仅为49%②左右,而基本工作能力的满足度为80.7%左右[5]。据麦肯锡2004年的调查,在我国每年培养的年青工程师中只有10%达到跨国公司的技术要求標准[6],而这种情况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近年来,开始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技工荒”问题逐渐发酵,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劳动者技术水平无法适应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依然较大[7]。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技术缺陷。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状况不能满足劳动者的需要

就业满意度是劳动者对自己的就业状况作出的主观判断,它反映了职业这种“产品”对劳动者需要的满足程度。据麦可思调查,2013年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54%[8],这表明有近一半的毕业生未能从职业活动中实现自身需要的满足,以劳动者为“顾客”的职业“产品”质量不高。生存性需要、精神性需要以及发展性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对人的多样性欲求作出了说明。在劳动者职业生涯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三种职业需要的相对迫切程度会发生变化,但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构成完整的就业质量个体评价标准体系。

生存性需要的满足是职业活动对劳动者的第一贡献。劳动者的生存性需要在就业质量评价中具体地表现为薪资水平、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9]等细化指标。在麦可思关于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原因调查中,关联程度前七位的因素有三项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存性需要,而“收入低”这一因素则以66%的入选率高居首位[10]。据统计,201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平均收入比本科院校低将近17个百分点[11]。薪资水平过低构成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

人的精神性需要,例如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是对纯粹的动物性欲求的超越,构成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职业活动具有社会交往的意义,它以群体、组织等共同体形式给予劳动者情感的支持。然而,从劳动者精神性需要的满足程度看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其情况也并不乐观。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调查中,“工作氛围不好”、“工作能力不够造成压力大”、“工作不被领导认可”[12]都是造成其对就业现状不满的重要原因。这也反映出在我国当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中,职业从总体上还只是充当了一种谋生的手段,劳动者的精神性需要未得到很好的满足。

人的需要是一种基于客观条件的主观愿望,因此它必将伴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善而处于不断地提升过程中。劳动者对职业的发展性需要反映了其对自身物质条件与精神享受不断提升的期许。目前,个人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择业或就业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据调查,“个人发展空间不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主动离职的首要原因,也是除“收入低”之外引发高职高专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的最重要因素[13]。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实上的低层次性使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地位尴尬,职业发展的前景并不光明。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内驱力

劳动者将自身所储备的劳动能力当做商品让渡给工作单位所获取的各种报酬的总和构成其就业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市场交换的等价原则决定了劳动者在工作中所获取的报酬与其所让渡的劳动力总是呈正比关系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能力生成的育人活动,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在根本上取决于做为准职业者的高职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满足岗位需求的素质能力,亦即以学生素质能力为表征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低下却始终成为社会诟病。因此,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仅是整体上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14],更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内在驱动力。

(一)树立“分类培养”理念,确保高职学生多样成才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能力首先要回应学生应该“学什么”的基本问题。随着职业教育本体价值人文主义的回归,它一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外部影响因素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一方面更要以学生个体需要为内在决定因素,遵循教育的普适性价值。为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2015年我国完成对高职教育专业目录的调整工作,并确立了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以及监督、评估、预警机制。这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高职学生应该“学什么”进行的宏观规划,能够更加有效地反馈并对接社会需求。专业定位不明、培养方向模糊、生涯规划欠缺是造成高职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而人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大大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定位,中高职衔接、普职相互融通也使其生源来源多样化。同质化的人才培養面临着合理性的诘问,因此在接受国家专业指导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在校本层面上要通过“分类培养”的贯彻实施,实现多样发展、人尽其才。例如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创业、就业、升学”为基本目标,为学生打造满足自身需要的学习方向[15];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基础+提升”的分类培养实施方案,在“技术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基础上划分“创业型”、“技师型”、“复合型”、“升本型”、“国际化型”等提升性的分类培养方向[16]。各高职院校要以促进学生的多样成才为根本出发点,以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为现实依据,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职业取向,在入学之初就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专属的生涯规划,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既切合实际又真实可感的未来发展图景能够帮助清除学习中的迷茫与倦怠,当学生明确的知道当下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为未来添加筹码,内在动机的激活使学习成为一种必须。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职学生能力“升级版”

分类培养方案为学生应该“学什么”划定了范围,构成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表征及其素质能力的预期。内容的表达总要依赖于必要的形式,事物的结果也孕育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之中。人才培养模式即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方法、经历什么样的过程,它要解决的是“怎样学”的问题,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分类培养确保高职教育多样成才理念的贯彻实施,但“应用性”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共性特征体现在每一类细化培养方向之中。“应用”即意味着理论向实践、思维向动作的转化,因此基于真实情境的实践教学是实践性技术技能生成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高职毕业生自身能力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是其就业质量不高的重要表现,尤其是其本该具备优势的实践能力并不突出。究其原因在于传统“书斋式”的教育方式不适应职业教育受教育者重经验习得的实践逻辑,使学生的能力处于低水平的潜在待开发状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与现代正规的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新型育人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我国,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代表的高职院校育人模式创新可以说是现代学徒制的雏形。然而,由于我国现阶段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学生顶岗实习大多时间短、效果差。现代学徒制的普及推广有赖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的制定、专门的管理监督机构的设立等顶层设计,这无疑是一项长期的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各高职院校要更多地运用自身的优势,探索多种合作模式,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以现代学徒制的探索、推广、深化为基本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职学生能力“升级版”。

(三)注重精神教化,关注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养成

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既要关注显性的可量化指标,如知识、技能等,又要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高职院校作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应该在其精神世界的塑造中占据重要地位。“质量”概念体现为一个关系范畴,涉及到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因此,质量的提升一方面可以通过客体属性的改善以更好的满足主体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主体降低心理预期来实现。分类培养下的育人模式创新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素质能力,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然而,与人的个体需要相比,物对人的满足总是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如果个体的欲求无限膨胀、超出了自身能力的范围,那便是缺乏现实根据的、无效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一方面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一方面又有些急功近利,缺乏恒心与毅力。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稳定性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没有对自我做出正确的定位,也没有认识到职业对于人生的真正意义,频频地游走于失业与就业之间将导致自我的否定与厌弃。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对“职业”价值的认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要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性,要深入的挖掘职业活动所赋予人的超越物质享受的心灵愉悦。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平台作用强化职业价值观教育;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渗透精神教化,引发情感体验与精神共鸣;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当一种类“天职”的职业价值观深入学生的内心,职业选择中那些不切实际的盲目性便会减少。随着稳定的职业认同与归属感的建立,职业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便会体现出来。

注释:

①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4年统计数据。

②用于定义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从低到高分为一级到七级,一级水平取值1/7,7级水平取值为1。

参考文献:

[1][4][5][8][10][11][12][13]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8,140,132,16,80,93.

[2]肖凤翔,所静.职业及其对教育的规定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47.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51103/14054229_0.shtml.

[6]曾湘泉,李晓曼.破解结构矛盾 推动就业质量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14):23.

[7]石昊.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依然较大[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10/11/c_1112787474.htm.

[9]丁金昌.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 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0(2):80.

[14]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3.

[15]梁国胜.实施分类培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EB/OL].http://zqb.cyol.com/html/2013-07/15/nw.D110000zgqnb_20130715_2-11.htm.

[16]张军侠,潘菊素.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多样成才问题及解决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5(4):100.

责任编辑 刘扬军

猜你喜欢
职业价值观就业质量高职学生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