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装专业课课堂》

2017-03-04 01:30吕彩霞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课堂改革灵活性多样化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掌握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氛围,就能轻松驾驭课堂。传统的服装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与获得,没有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发展中的生命来对待,也没有顾及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课堂上,教师沉闷的教,学生被动的学,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生命课堂正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以关爱和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为目标。

关键词:职高学生专业课,灵活性,多样化,素质教育,课堂改革。

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人们生活质量及个人素质的体现,同时,它与我们每个人的鉴赏力息息相关。每一件衣服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灵魂,体现着它们创造着的艺术修养。国家与西方接轨后,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可避免的被西方文化影响。因而,我们的服装艺术也要与国际接轨,与时俱进,使得中国的服装不拘泥于过去,使得中国人的服饰被更多人接受。这也有利于中国服饰打开世界市场。让更多人通过中国服饰了解中国的服饰和文化。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科技在发展,时代在更新。对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课的课堂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服装专业课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课堂质量,使课堂灵活多样化。服装课堂的改革要与时俱进,适当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我们在有多媒体这个可以使我们更直观的学习工具,了解裁剪技术的工具后无疑使用它才是最好的选择。使用多媒体的同时,手工练习更不能缺少。

一、原有专业课课堂及专业课教师出现的问题。

1,、 服装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其专业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按"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三段式,从学科出发,按照"教学简化"理论而形成,最终导向知识体系。"学历与技能割裂"表现的非常明显,不少职校仍沿用"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技能实训为辅"的教育方式。传统教学法,在教学目标上更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知识的运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形式上,以教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在交流方式上,是单向的,虽也有师生的互动,但是表面的,也是被动的。在参与程度上,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是"要我学",而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变为"我要学"。在激励手段上,外在动力居首位,手段单一,且不可持久,只是挖掘学生的不足以补充授课的内容,而不是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

2、农村职业教育师资以及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大多专业课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培训后转型。理论能力强、实践能力差。

二、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每隔一年或半年,必须通过对国内外服装行业的发展动态、工业生产情况、社会消费热点等方面进行调查,对新的信息进行分析、学习与研究,然后有选择的充实到自编教材中。有条件时也可以派教师巡回驻厂。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企业与学生间的矛盾。同时参加企业定期开展的技术力量的培训,形成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打开服装劳动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学校专业课教师技术的不足,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适应企业的技术人才。

三、改革课堂教学。

1、创设课堂情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气氛,利用多媒体网络、素才库等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相似的情景,使学习能在尽可能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如,向他们展示西装为主体的图片课件,并重点向学生演示主体中的设计选题、来源、设计方案、款式图、评估、生产说明等部分。鼓励和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服饰为主体,创作一个充满个性,反映时尚潮流的服装设计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去激励通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提出问题。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实践发展。如:在结构制图课中,通过电脑展示一条新款服装让学生观看,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选择恰当的工具绘出1:5结构图,接着围绕其内容展开分析、讨论与交流。让学生把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训练中。即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典型案例,边领会边模仿,边演练课堂教学技能,并通过自行设计、自我练习、小组讨论、小组试讲等各种形式,强化学生设计创新能力,鼓励每个学生通过努力制作出一份合格的结构图。

3、自主探索实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探索实践。先由教师啟发引导。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

如在服装设计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进行服装市场调查,材料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年度服装流行趋势,去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国内外优秀时装画的图片网页。然后,采取分小组竞赛的方法,通过教师帮助和网络探索有关信息,小组成员通力合作,自主探索这些问题。每位学生可以卷面形式设计一系列的服装款式。包含主体名称、设计说明、效果图、平面款式图、饰品设计、面料小样等。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总结出设计一系列的服装款式的策略与技巧。

4加强小组的合作与竞争。在教学中,小组的合作与竞争是非常可取的一种形式。首先,小组活动不仅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最大可能地增加参与机会的有效手段,而且 更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交流方式。其次,在小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机会,每一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取决于某一个或几个好的同学,而是取决于全体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在这个活动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5交流评价。评价是课堂活力产生的沃土,是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源泉,教师要重视评价,善于评价,不断探索评价的艺术,让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在教师的宽容、赞赏、民主的课堂中成功的激发出来,这样的课堂才能更有效。展示作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讨论、评比。

四、结束语

总之,学生是课堂的实践主体,教师在学生智力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为学习付出努力,这样,必定会取得不同程度的良好效果,使得服装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教育百家》下旬刊,2014.2

作者简介:

吕彩霞(1973.07.02-)女,汉,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改革灵活性多样化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
关于城市道路弯道超高灵活性设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