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域下的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

2017-03-05 05:09王畅
商情 2016年51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研究

王畅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教学理念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学政治课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中学政治课教学贯彻“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可以采用坚持情感教学、引导教学和实践式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以人为本 中学思想政治课 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普及,以人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话题。中学政治教学中,教育者应尊重每位学生、理解每位学生、关心每位学生、激励每位学生,不断推动他们身心全面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传统教育中,中学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将文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觉悟,将教学重心全部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完全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明确指出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加强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与他人良好接触。新课程中除了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外,还指出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力争为社会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目标,关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无论是改革重心还是目标始终都围绕着学生而展开,所以,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性教学理念。

二、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

(1)“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是教育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导致学生过于同一性的发展,追求的是绝对的答案和结果,忽视对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的培养精神,使得学生缺乏必要思考,过于按照统一的要求达到统一的目的,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因此,教育者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利用政治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2)坚持 “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培养一个个应试的机器,面对书山题海,学生会缺乏应有的活泼,单纯的应试教育也不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只是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的堆叠,并没有针对学生开展适应其发展的个性化教育,应该让学生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自己寻求达到目的的道路,无论曲折,无论平坦,教育者在这条道路上的角色应该是引路人,而不是路标,应该是亲切的、人性化的,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答案式教学。

(3)中学政治课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中学阶段的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基础性认识,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完成学生的重要转变。初中阶段,政治课程主要是心理教育、法律教育、尝试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在此阶段拥有健康的人格,知道基础的法律常识,掌握能够融入社会的基本社会常识,了解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就较为理论政治性,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政治、经济常识,要求学生在此阶段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能够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进取。

三、中学政治课教学贯彻“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对策

(1)坚持情感教学。在中学政治教育教学上应该坚持情感教育,发挥情感力量,感化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喜欢政治这门课程,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有兴趣投入政治教学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其达到学习目的。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应用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应用教学中的知识,采取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的不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学习。最后,教育者要利用一切资源让政治课程丰富起来,声情并茂的讲述,社会案例的剖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理论上达到教育和时间相结合。

(2)坚持引导教学。在中学政治教育教学中,不应该采取应试教育的填鸭式、题海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深入内心的教育,通过教育,要使理论成为学生武装头脑的知识,而不是使得知识只是片面的书本上的一个个知识点, 或者一个个考点,那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没有太大益处,有的学生学了几个学期的政治课程,并不觉得政治对自己有什么用,这样就失去了政治教学的基本教学理念,政治教学起初应该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人格,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法律、社会的基本认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同时,政治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有良知的中国人,培养学生有思考社会的能力、积极向上的勇气及爱国奋进的志气,真正达到培养全面的人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利用情感式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地生活。

(3)坚持实践式教学。政治教育教学应该是最贴近生活和社会的,不应该是学生认为的不知所云的死板的理论,也不应该让学生觉得政治是远离生活的。政治教育教学应该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政治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融入政治生活中,每天的新闻就是政治教育的起步,报纸也是政治教育的很好素材,政治教育应该是学生一生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发展情况, 根据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结合生活中的自身实践和时事政治,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让政治融入生活,同时在讲解政治理论的时候应该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真正能够独立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生活。

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贴近生活的,是最能够指导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者应该在政治课堂中推进教育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敏.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聂振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0).

[3] 张萍.论我国中学政治课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J]. 时代教育,2012.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教学研究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