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2017-03-06 09:01龚向红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丙组转氨酶乙组

龚向红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临床研究

血液标本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龚向红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不同、送检时间不同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于我院治疗的210例患者当做分析对象,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8例,均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并送检,选择104例患者分成甲组(52例)、乙组(52例),研究甲组抽取输液同侧血液标本,研究乙组抽取输液异侧血液标本;选择106例患者分成丙组(53例)、丁组(53例),研究丙组规范送检,研究丁组在规范送检时间后1 h送检。对甲乙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丙丁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总结。结果乙组的氯浓度、钾浓度、肌酐浓度都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丁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小于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丁组的肌酸激酶大于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患者的生化检验来说,血液采集部位不同以及送检时间不同会对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生化检验;血液标本;采集部位;送检时间

临床中,生化检验是一种诊断疾病的有效方法,一般都是采集血液进行生化检验,所以当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出现错误就会影响检验结果[1]。为了探讨和分析在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不同、送检时间不同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此次抽取于我院治疗的21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以下为研究的具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医院治疗的210例患者当做分析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并送检,选择104例患者分成甲组(52例)、乙组(52例),选择106例患者分成丙组(53例)、丁组(53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8例;患者年龄在18岁-74岁之间,平均为(45.21±6.74)岁;甲乙两组的资料比较差异以及丙丁两组的资料比较差异(P<0.05)。

1.2 方法 研究甲组抽取输液同侧血液标本,研究乙组抽取输液异侧血液标本;研究丙组规范送检,研究丁组在规范送检时间后1 h送检。

1.3 观察指标 记录研究甲乙两组患者的氯浓度、钾浓度、肌酐浓度,记录研究丙丁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6.0软件分析此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采集部位对于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甲组52例患者平均的氯浓度、钾浓度、肌酐浓度分别是(59.27±3.52)mmol/L、(2.57±0.21)mmol/L、(109.41±6.73)mmol/L;乙组52例患者平均的氯浓度、钾浓度、肌酐浓度分别是(95.48±8.31)mmol/L、(3.94±0.36)mmol/L、(133.47±9.71)mmol/L;乙组的氯浓度大于甲组(t=14.686,P=0.001)。乙组的钾浓度大于甲组(t=23.704,P=0.002)。乙组的肌酐浓度大于甲组(t=28.933,P=0.001)。

2.2 总结松解时间对于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丙组53例患者平均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分别是(67.48±3.52)IU/L、(25.48±1.13)IU/L、(20.08±2.56)IU/L;丁组53例患者平均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分别是(62.01±2.75)IU/L、(20.41±1.02)IU/L、(25.38±1.21)IU/L;丁组的谷丙转氨酶小于丙组(t=8.915,P=0.001)。丁组的谷草转氨酶小于丙组(t=24.247,P=0.002)。丁组的肌酸激酶大于丙组(t=13.627,P=0.002)。

3 讨论

在临床上的生化检验中,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关注其最终检验结果准确与否。有研究[2]证实生化检验中,机体血液标本的采集情况不同会严重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在临床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为了节省时间或者减少患者穿刺痛苦,就直接接在输液通路或者同一侧肢体采集血液标本,甚至使用同一血管的采血标本,导致血液由于稀释、输入某些药物而影响到生化检验结果[3]。所以,当患者正在输血或者输液时,不要选择在同侧肢体进行采血,也不要在静推后针头处进行采血[4]。血液标本在抽取后,如果放置过长时间就会致使一些生化成分发生改变,红细胞中钾离子会进入到血清中导致血钾升高。酶的活性丧失或者降低,如果血样存在微生物污染或者在高温下保存等情况时,变化会更加复杂,检验结果更加不准确。所以,要求血液标本从采血到检测完成的整个过程要在15 min之内结束,并且要求在隔绝空气的下抽取、传递以及检测血液标本。

综上所述,对于患者的生化检验来说,血液采集部位不同以及送检时间不同会对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加强控制血液标本采集,确保血液标本准确。

[1]蓝丹, 肖望贤.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2, 34(20): 3166.

[2]潘红, 高伟, 李敏智, 等.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 中国伤残医学, 2013, 31(12): 215-216.

[3]黎莉. 血液标本采集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10): 17-18.

[4]李嫦女, 郑桂君. 血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5(23): 3632-3635.

猜你喜欢
丙组转氨酶乙组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转氨酶高与肝炎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