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2017-03-06 09:01王小玲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程度护理人员

王小玲

(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医院,陕西 延安 727307)

临床研究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王小玲

(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医院,陕西 延安 727307)

目的分析医院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旨在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78例护理不安全事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考组和综合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综合组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方式,探讨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例数,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身体舒适程度和身体恢复情况等。结果综合组患者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2例,综合组患者满意程度为82.05%,身体舒适程度为82.05%,身体恢复情况为84.61%;参考组患者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8例,患者满意程度为43.58%,身体舒适程度为23.07%,身体恢复情况为25.6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改进,执行规章制度标准,落实护理人员责任,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促使患者更快更好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对策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行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医疗事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自身服务质量对医院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众对于自身的权益越来越重视,法律也在逐步健全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保证其安全性。护理风险即是: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患者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严重损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为了进一步了解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而针对性地实行管理对策,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78例护理不安全事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医院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旨在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78例护理不安全事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考组和综合组。参考组:39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12岁-65岁,平均年龄(38.5±1.5)岁;综合组:39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11岁-64岁,平均年龄(37.5±1.3)岁。本次研究患者中有高血压、肺气肿、糖尿病、脑中风、疝气、股骨颈骨折、肺炎、阑尾炎、肠胃疾病、感冒发烧等多种病症[1]。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病患无论在年龄、病症分类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首先,了解参考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情的因素,主要因素有: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掌握程度低、护理质量管理不足、责任感不强烈、医患沟通存在障碍、患者自身心理因素、以及用药安全因素等。按照上述各种因素拟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完善相关护理规章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全面了解每一例患者的心理、提升专业护理操作技能、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改进护理方式。其次,综合组患者采用严格的护理方法,第一: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患者医院的相关内容和情况,并向患者说明病情以及后续治疗方案,从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患者治疗;第二:强化与患者的有用沟通,与患者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关系,按照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增强自信心;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休息时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存在不适症状,及时上报医生处理。最后,在患者静脉输液时,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调整速度,观察患者精神状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诉医生处理。最后,按照上述方法执行,观察患者恢复状况、护理满意度、身体舒适程度。采用制作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护理满意度分成非常满意和不满意,身体舒适程度分成舒适和不适,恢复状况分成良好和一般[2,3]。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5.0软件包开展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综合组患者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2例;综合组患者满意程度为82.05%,身体舒适程度为82.05%,身体恢复情况为84.61%;参考组患者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8例,患者满意程度为43.58%,身体舒适程度为23.07%,身体恢复情况为25.64%。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由于患者情况各不相同,护理状况也不同,相对复杂,从而会存在诸多护理风险,引发各类护理不安全事件,因此,要加强临床上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的认知与分类,防范于未然,这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综合上述研究得出,患者恢复情况与护理工作相关,因此,针对于不安全因素分析主要从以下内容入手:(1)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患者入院治疗,缴费后,在法律层面上,已经和医院具备协议关系,即是签署医疗服务合同,医院有义务治疗患者,必须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如果没有认识到以上问题,受到自身专业水准的限制,护理技能水平低下,加之不按照医院章程操作,便会引起严重的后果。(2)护理人员态度不佳。作为护理不安全因素之一,有的护理人员为患者就行护理的过程中,不顾及患者心理感受、患者病况,对患者没耐心,对病症介绍敷衍了事,导致患者满意度直线下降,引发纠纷[4]。(3)护理人员不注重患者病历记录。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记录不真实,例如:临床上没有为患者测量体温,却在病历中记录患者体温正常。这样的情况表现出严重的职业道德缺失,为纠纷埋下导火索。(4)医院的护理管理措施不完善。当下,护理人员不通过专业培训就上岗工作的现象普遍,同时,由于医院相关设施设别的不完善,促使护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不科学,再者,对于护理人员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等,成为医患纠纷的潜在要素。(5)护理人员岗位分配不合理,这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护理人员缺乏、床护不充分,护理人员常常超常量的工作,会引发诸多问题,导致护理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增加纠纷发生的几率。

对此,要想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必须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的护理水准、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建立相互信任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是减少和避免纠纷发生的基础条件[5]。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开展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患者,保证态度良好,严格按照规章执行工作,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同时,还要提升个人的法律意识,医院强化护理安全工作的教育培训与宣传,可以定期培训、开展讲座、定期考核等,以此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素养。再者,完善医院的各类规章,成立监督管理小组,保证安全护理。最后合理分配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对于护理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根据医院实际,合理排班,减少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对于需要的患者进行特殊照顾,让患者感受到院方的温暖,提升其治疗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准,减少不安全因素。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分析医院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整改措施,有效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保证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提升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

[1]雷蕾.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 养生保健指南,2016(34): 159.

[2]朱晓燕. 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J]. 吉林医学, 2015, 36(7): 1487-1488.

[3]卢树苹.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健康之路, 2016(8): 273.

[4]施凤兰.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7): 159-161.

[5]吕芳.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8): 31-32.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程度护理人员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英国:公布食品安全事件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