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抑郁症针灸治疗综述

2017-03-06 09:01黄志军曹青青徐桂兴曹乾安黄碧清罗昭娜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绝经期中医药大学江西

黄志军,曹青青,徐桂兴,曹乾安,黄碧清,罗昭娜,2

(1.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综述

围绝经期抑郁症针灸治疗综述

黄志军1,曹青青1,徐桂兴1,曹乾安1,黄碧清1,罗昭娜1,2*

(1.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围绝经期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针灸对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针灸治疗及中医心理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简单概括总结,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围绝经期;抑郁症;病因病机;针灸治疗;综述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一种首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和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年龄多在45岁-55岁,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但临床识别率不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疾病逐渐引起广泛的重视。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压力不断加大,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攀升至世界十大疾病中的第2位,而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1-4]。因此,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将备受关注。笔者查阅文献发现,目前,中医尤其是针灸对抑郁症的研究逐渐增多,因其绿色、危害小等特点,引起了国内、甚至国外医学界极大关注。

1 医家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并没有细分抑郁症的种类 没用明确提出过抑郁症病名,但并不是说没有这一类的介绍。在中医古籍中的多种病名,如“郁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等都与抑郁症有着紧密联系。如《黄帝内经》里阐述了社会生活对患者精神因素的影响,《疏五过论》曰:“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指出人们因为社会身份的变化而导致心态失衡,逐渐产生自卑感、无用感、 甚至悲观厌世,从而导致病由内而生的一种状况。这与现代社会人们因为生活压力大,或各种变故导致的抑郁症是十分相似的。此外,《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证与抑郁症的临床症状极其相似:“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由此可见中医古籍为当代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用药经验。

1.2 现代医家对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认识 自古以来,从肝论郁为大多数医家所认同。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而忧虑导致气机郁滞,病久成瘀阻络,阳气衰弱,气郁更甚,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所以本病病机的关键在于气机郁滞,而肾虚则是该病发生的基础。围绝经期期间,妇女肾气一直处于减退状态,天癸没有充分的肾气以致逐渐衰竭,冲任二脉虚衰,阴阳失衡,脏腑功能也随之降低,此乃该病之本,同时也是导致气郁的因素,情志内伤又导致肝气不舒,气机不畅,不能正常宣泄,日久则可心血瘀阻,相应的躯体症状就会随之而来,此乃病之标,同时也是气郁最终导致发病的因素。西医认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是生物、社会及心理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6]。伴随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HPOA)平衡失调导致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产生失衡,从而引起内分泌紊乱,除此之外还与社会压力、心理等多种因素相关。

2 针灸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

临床上,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抑郁症取到了较好的疗效。由于其无副作用、经济、方便和良好疗效,在当代中国,尤其是在高压下愈加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的西方国家和地区受到医者及患者的喜爱。郑盛惠[7]采用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靳三针疗法”之一的“四神针”(前顶、后顶、双侧络却)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与对照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抗抑郁药联合应用相比,在治愈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副作用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丁丽[8]主张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当以补肾调肝健脾宁心为主线贯穿始终,用肾俞、肝俞、脾俞、心俞、百会、神门、三阴交、太冲等针法治疗本病39例,结果显示针刺和抗抑郁剂治疗对抑郁和绝经期症状的改善均有疗效,针刺对绝经期症状的改善效果尤佳。何宇峰[9]、白艳甫[10]运用腹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相比对照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疗效显著(P<0.05)。董艳对30例患者进行针刺背俞穴,以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为主,总有效率达93. 33%。白艳甫[11]针刺四关配合艾灸百会治疗围绝经期,相比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5%,对照组为80%。

3 结语

近年来,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取得了很大进展,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相比西药而言,具有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药物依赖性不明显,痊愈后不易复发,容易被患者接受的特点。并且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方法多种多样,且在临床上根据不同证型辨证论治,结合患者的不同情况个体化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而单纯的西药治疗存在毒副反应较多、依从性差、中断治疗比例高等缺陷相比,针灸治疗能够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和认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并且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各类伴随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但是由于目前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没有明确的认识,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选穴较多,某些治疗过程较为繁琐、复杂,受主观因素制约较强。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肖爱娇, 庄剑青.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9(3): 48.

[2]Cohen LS, Soares CN, Vitonis AF,et al. Risk for new onset of depression during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the Harvard study of moods and cycles [J]. Arch Cen Psychiatry, 2006, 63(4): 385.

[3]Suan GM, Normandia R, Rodriguez R,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risk foctors among perimen opausal women [J]. PR Health Sci J, 2005, 24(3): 207.

[4]董莉, 归绥琪.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4, 15(4): 237.

[5]李诵弦, 于传盡. 实用妇科内分泌学(2版)[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195.

[6]魏美琴, 徐冰娜, 周云玲. 绝经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及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应用[J]. 中医指南, 2005, 3(1): 173-175.

[7]郑盛惠, 吴云天, 廖金蓉, 等. “四神针”久留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 37(4):726-728.

[8] 丁丽, 刘波. 补肾调肝健脾宁心针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5): 1066-1067.

[9]何宇峰, 郭瑞兰, 何逸均. 腹针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08, 27(4): 25.

[10]白艳甫, 杨帆. 针刺四关配合艾灸百会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20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7(4):45-46.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No.201610412014)

猜你喜欢
绝经期中医药大学江西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江西银行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我爱江西奶奶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药大学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