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黄酮成分保健品致低血糖昏迷病例1例

2017-03-06 09:01高利萍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桑叶保健品低血糖

高利萍

(西安一四一医院,陕西 西安 710089)

病例报道

含黄酮成分保健品致低血糖昏迷病例1例

高利萍

(西安一四一医院,陕西 西安 710089)

人体组织主要靠血糖供应能量,因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合成葡萄糖,且贮存的糖原极少,因此,低血糖可引起明显脑功能紊乱。若长期、严重的低血糖未及时纠正,会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黄酮;保健品;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是临床中昏迷较常见的原因之一。此外,低血糖可增加血小板聚集而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1]。因此,低血糖的预防非常重要。临床中导致低血糖的常见药物为胰岛素、磺脲类等降糖药物,我院收治因大量服用含总黄酮保健品导致低血糖昏迷患者1例,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86岁,主因“间断意识不清22 h”于2017年3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6 h先后自服外购“多鞭保肾丸”60粒(每100 mg含总黄酮60 mg)。22 h前患者被家属发现呈嗜睡状态,全身大汗,立即送往当地卫生院后患者神智转清,未进一步诊治返回家中。10 h前患者自觉全身不适,大汗、乏力,无肢体麻木、活动受限,无言语含糊,无头痛,未诊治。4 h前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呈浅昏迷,皮肤潮湿多汗,于我院急诊科测随机血糖1.9 mmol/L,予以50%葡萄糖40 mL静推后患者意识转为嗜睡状态,入我科治疗。既往体健。入科查体:体温:36.1oC;心率:106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2 mmHg/81 mmHg,嗜睡,精神差,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心率106次/分,律齐,腹软,未触及包块,神经系统查体阴性。辅助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9 U/L;谷草转氨酶17 U/L;白蛋白36.7 g/L;随机血糖:2.09 mmol/L;胰岛素:48.97 uIU/mL(4.03 uIU/mL-23.4 uIU/mL);C肽:16.84 ng/mL(0.3 ng/mL-3.73 ng/mL);糖化血红蛋白5.8%;肾功:肌酐:126.8 umol/L;尿素氮:7.81 mmol/L;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242、724、前列腺抗原)阴性;甲功:FT3 2.36 ng/mL;FT4 1.08 ng/mL;TSH 3.48 UIu/mL,头颅CT: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梗,双侧侧脑室前后角旁、半卵圆中心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老年性脑萎缩。胸部、腹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诊治经过:入院后予以10%葡萄糖持续静滴,并半流食q2h进食,辅以补钾等支持治疗,监测血糖提示:入院后24 h血糖波动在2.0 mmol/L-6.5 mmol/L,予以50%葡萄糖静脉注射纠正低血糖,入院后24 h-48 h时血糖波动在3.0 mmol/L-8.0 mmol/L,入院后72 h逐步停用静脉输注葡萄糖,予以正常饮食,监测患者血糖维持正常范围内(5.1 mmol/L-11 mmol/L)。低血糖纠正后复查空腹血糖:5.24 mmol/L;胰岛素:7.91 uIU/mL;C肽:2.23 ng/L,均恢复正常范围,且无高胰岛素血症。

2 讨论

本病例入院后表现为持续反复低血糖,72 h后逐步恢复正常,结合其病例特点,基本可排除胰岛素瘤、肿瘤异位分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多种因素导致低血糖,考虑药物性低血糖。患者在发病初期出现反复低血糖,胰岛素水平在药物刺激下不适当分泌增加,待药物体内代谢后,胰岛素水平恢复正常水平,符合药物性低血糖特征。在目前研究中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是高等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很多中草药如银杏叶、葛根、黄芪等凭借其发挥药理作用。目前在多项动物实验中已证实黄酮具有降血糖作用。陈玲玲等[3]从桑叶中提取桑叶黄酮进行动物实验证实桑叶黄酮可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

氧化应激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发病机制,因此与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有试验证实蜂胶总黄酮可使大鼠体内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升高,说明蜂胶黄酮可增强体内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由糖尿病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4]。此外,苦荞黄酮可抑制α-糖苷酶的活性,目前给予不同碳水化合物的糖耐量试验均可证实。苦荞黄酮可直接抑制甘油三酯的吸收,降低餐后甘油三酯的升高,还可激活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激动性受体α,因此可降低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5]。但因各植物提取总黄酮成分复杂,作用机制未了解,目前尚无相关药物研究。

在临床工作中,面对低血糖患者应高度警惕各种保健品、中成药物所引起,避免延误病情。

[1]廖二元, 莫朝晖. 内分泌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569.

[2]吴志平. 中药桑枝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降血糖药理学研究[D]. 兰州大学, 2005: 1-64.

[3]陈玲玲, 刘炜. 桑叶黄酮对糖尿病小鼠调节血糖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 26(11): 835-838.

[4]杨明, 隋殿军. 蜂胶黄酮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J]. 中国药学杂志, 2014, 49(16): 1410-1413.

[5]薛长勇,张月红. 苦荞黄酮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途径[J]. 中国临床康复, 2015, 9(35): 111-113.

猜你喜欢
桑叶保健品低血糖
保健品知识ABC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桑叶茶成“致富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桑叶迷宫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