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腹腔镜诊治报告

2017-03-07 12:12张新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微创

张新华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南通 226000)

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腹腔镜诊治报告

张新华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南通 226000)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腹腔镜诊治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技术诊断及治疗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腹腔镜诊治技术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 50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探查术明确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及周围组织结构状态,且均在腹腔镜下取出结石并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均无并发症。住院时间为6~12 d,平均(8.3±1.1)d。结论 在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诊治中采用腹腔镜技术能明确病情、保证疗效。

急性胆囊炎;胆囊管结石嵌顿;腹腔镜技术;临床诊治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类型,主要由于胆囊管阻塞、细菌侵袭引发。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来说,约有超过95%的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1]。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是病情相较于单纯急性胆囊炎更为严重,不仅增加了临床诊治难度,也使得预后效果更差[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外科诊治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3]。本研究对50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腹腔镜技术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和报道,旨在为此类病例的临床诊治提供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微创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技术诊断及治疗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中共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8-69岁,平均(41.5±10.3)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症状表现

所有患者均表示存在有右上腹痛、恶心、呕吐与发热等症状,多有病例合并有腹肌强直,部分病例体温升高、呼吸和脉搏加快,且伴有血压下降。

1.2.2 影像学检查

所有入选病例均行B超和(或)CT检查,结果显示胆囊异常增大、胆囊内有结石,胆总管无扩张。B超检查显示多数病例存在有胆囊管结石嵌顿。

1.2.3 腹腔镜诊治方法

所有病例均接受三孔法腹腔镜手术。在腹腔镜器械被送入可疑病变区域后首先对胆囊的粘连程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进行探查。小心将粘连分离后,通过实施胆囊减压术缓解症状。将胆囊壶腹部提起并对胆囊管小心分离,一直到达直径汇合部位。将胆囊管、胆总管和肝总管的汇合关系粪便清除后借助腹腔镜对结石嵌顿的部位及严重程度进行观察和评估。观察是否存在胆囊管壁异常隆起,明确病情信息后检查胆囊管结石边缘和肝总管汇合部位之间的距离。若超过3 mm,需要首先在结石嵌顿的下方预上一个钛夹,然后在胆囊管再上一个钛夹,在壶腹侧胆囊结石边缘对胆囊管壁行剪开处理,剪开范围为其1/2周径。将结石和钛夹依次取出,并采用Hem-o-lok结扎夹对胆囊管实施夹闭处理;若二者距离不到3 mm,则需要左手将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部位用分离钳轻轻夹住,然后用右手在壶腹侧将胆囊管壁1/2周径剪开,对胆囊管轻柔推挤以便取出结石。若结石嵌顿严重难以取出,则需要首先实施碎石处理。将结石取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完成治疗操作。所有病例术后均给予精细化指导和健康管理,避免并发症情况,耐心详细地回答患者的问题,给予有力地监督和管理,保证术后快速康复出院。

2 结 果

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探查术下明确结石嵌顿位置及严重程度,以及胆囊和周围组织的解剖学关系。在腹腔镜帮助下,顺利将结石取出,并且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行针对性治疗。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恢复效果均较为理想。对所有病例住院时间统计可发现,住院时间为6~12 d,平均(8.3±1.1)d。术后情况: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黄疸,行CT检查提示胆总管直径8 mm,但没有发现胆总管结石,术后第8天黄疸逐渐消退;有1例发生胆漏,每日引流出胆汁,30~80 mL,经保守治疗2周后痊愈。

3 讨 论

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既往常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方式实施治疗,能够明确暴露胆囊粘连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也能使得手术操作者更为明确、直观、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需求[4]。但是此种方式对此类患者并没有诊断作用,并且对其创伤严重,容易引发创伤性应激反应,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及危险程度。由此可知,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方式在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诊治中有明显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5]。

与传统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相比较,尽管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诊治中的医疗费用较高,但仍处于大多患者可接受、能承受的范围内。更为重要的是,在此类患者诊断中应用腹腔镜探查术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丰富的患病信息,保证在减少创伤的前提下直观了解到患者的病情状况。一旦在探查术中发现异常情况,还可以及时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6]。腹腔镜微创手术既能够保证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体内的结石被快速、无创伤取出,还可及时解除急性胆囊炎病灶,为术后快速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腹腔镜技术在此类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微创性,因此不仅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失血量少,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明显降低,可知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患者诊断和治疗中均有理想的应用价值[7]。相较于传统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腹腔镜技术在此类患者中应用最为明显的优势便是将诊断和治疗融为一体,在保证减轻创伤的前提下,完成诊断和治疗任务,满足患者的微创治疗、减轻疼痛程度的需求[8]。

本次报告中,50例患者经过诊治后均快速康复出院,说明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诊治中价值较高。综上所述,建议在此类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实施腹腔镜微创技术,应用成效理想且价值更高。

[1] 谭木会,杜志英.胆囊颈结石嵌顿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7例分析[J].医疗装备,2016,29(2):125-126.

[2] 宋文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 吉林医学, 2015,36(10):2043-2044.

[3] 蔡华杰,郑志海,周振旭,等.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处理策略[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2,24(6):481-483.

[4] 丁锦辉,刘军乐,罗超英,等.104 例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5):398-399.

[5] 戴丐国,单 平,马红梅,等.腹腔镜治疗胆囊管结石29例报告[J].浙江医学,2004,26(9):689-690.

[6] 胡春雷,刘海斌,王向昱,等.胆囊管结石残留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剖学基础[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1):44-46.

[7] 常学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7(8):122-123.

[8] 丁海坤.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0(15):21-23.

R657.4

B

ISSN.2095-8242.2017.46.8927.02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