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17-03-08 07:45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勘查实训

裴 煜

(湖北警官学院 侦查系,湖北 武汉430034)

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裴 煜

(湖北警官学院 侦查系,湖北 武汉430034)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一种有效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现场勘查实训教学,可以解决传统现场勘查实训中出现的模拟失真、实训内容不全、实训学时不足和实训效果评价不精准等问题。通过精心设计背景案例、虚拟构建现场环境、动态加载和交互操作四个步骤来实现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在应用时,应理性看待虚拟现实技术在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现场勘查能力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发功能齐全、适用不同对象的三维交互软件,积极探索使用新模式、新方法,并采取多种有效保密措施以防侦查秘密外泄。

虚拟现实技术;现场勘查;模拟实训;实训教学

模拟实训是当前各公安院校提升学生勘查能力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该教学方法在有效提升学生勘查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因此,更新现场勘查实训教学理念、创新培养方法迫在眉睫。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现场勘查实训教学,是当前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现场勘查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如何充分发挥虚拟现实技术在公安专业人才现场勘查能力培养方面的功效,对此,笔者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简称VRT),又称临境技术或灵境技术,是指一种有效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1]该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综合运用了计算机图像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人机界面技术、三维跟踪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云计算等多种学科最新技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各种传感部件支持下,以模拟方式生成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使用者借助必要的设备,如戴上立体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或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进入虚拟空间,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及生理反应等感知器,产生与在现实环境中相同的感受,从自己的视点出发,以自身语言、身体运动或动作等自然技能与虚拟环境中各种对象进行实时交互和相互影响,直接探索各种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和变化。

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和融合,被认为是21世纪信息技术的代表。[2]通常认为,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较强感知性。该特点是针对技术使用者的感受而言的。在常规的计算机使用中,使用者往往是以屏幕为视野、以音响为声源进行视觉和声音感知。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使用者除了具有常规计算机反馈的视觉和声音感知外,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中传感及反映装置获得触觉、嗅觉和运动觉等多重感知,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全方位情感体验。二是具有沉浸性。虚拟现实技术是根据人类视觉、听觉等生理心理特点,综合运用了计算机图像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等多种学科最新技术,由计算机生成的逼真三维虚拟空间。在该虚拟空间内,使用者利用系统漫游功能,从自己视角的任意角度对虚拟环境进行观察、浏览,并且可与虚拟环境中各种对象进行实时交互,从而完全沉浸到由计算机界面为其生成的虚拟环境中去。沉浸是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三是具有交互性。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使用者可与虚拟环境中各种对象通过传感器进行实时交互和相互作用。一方面,使用者通过立体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或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进入虚拟环境,再以自身语言、身体运动或动作等自然技能对虚拟环境中各种对象施加作用和影响,虚拟环境中各种对象相应地予以实时反应。另一方面,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按程序设计者预先设定程序可以向进入虚拟环境中的使用者主动施加作用和影响,使用者随即作出相应实时反应。传感器将交互状态和结果实时反馈给使用者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从而促使两者不断进行良性互动,将彼此之间的适时交互和作用持续进行下去。四是具有较强自主性。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各种对象虽然也可以向使用者施加作用和影响,但这种施加的作用和影响多是在使用者主动对各种对象施加作用和影响后按程序设计者预先设定程序的一种即时反应,即各种对象针对使用者施加的作用和影响的实时反应是被动的,不具有自主独立性。反之,使用者则可以根据自己意志主导其与虚拟现实环境中各种对象交互和作用的进行,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目前,人们将虚拟现实技术看作是仅次于互联网的、改变世界未来的重要技术,认为它不但会改变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技术设计和生产实践的方式,而且其为促进人的认识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3]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由最初应用于军事领域扩展到现在的航天航空、建筑设计、制造业、医学、娱乐游戏等多种领域。[4]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已引起当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可以预见教育领域即将成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又一新领域,这必将对包括公安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传统现场勘查实训中模拟失真的问题

为了保证实训效果,在传统的现场勘查实训过程中,我们往往也注重模拟现场的仿真性问题,因为模拟现场越真实,实训学员积极性越高,主动性越强,实训效果越明显。为了减少模拟现场失真现象,我们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在案例的选择上尽量使用真实案例;在场所的选择上,用日常办公、生活场所替代专门训练场所;在工具的选择上,大量使用真实的工具,减少道具使用;在现场痕迹物证的布置上,模仿作案人行为,留下真实的痕迹物证等。但从实训实践来看,传统的现场勘查模拟实训失真现象还是较为严重,如多用塑料模具来替代尸体,但塑料模具不能真实反映尸体上伤口形状、深浅、尸斑颜色;现场上遗留痕迹物证不仅种类单一,而且数量较少;配合人员数量不足,一人扮演多个访问对象角色;场地管理失范,现场上出现上次模拟实训遗留下的比例尺、粉笔(彩笔)划痕、残留血迹(字迹)等。传统模拟现场仿真性不足,影响了实训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现场勘查模拟实训中现场失真问题。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不仅可以模拟案发现场房间结构等静态环境,而且可以模拟案发现场人员车辆流动等动态环境;不仅可以根据案情需要在现场上随意增设实物物证,而且还可以根据实训目的在现场任意添加形态各异的立体痕迹;不仅可以减少因配合人数不足、角色混同等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模拟失真现象,而且还可以杜绝因场地管理失范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模拟失真问题。

(二)有利于解决传统现场勘查模拟实训内容不全的问题

从外在的类型结构来看,案件现场类型众多,不仅有杀人、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常见的案件现场,而且有爆炸、放火、投放危险物质、计算机犯罪等少发的案件现场。每类案件现场勘查重点和方法是不同的,如杀人案件的现场勘查是以被害人尸体为中心,对现场遗留的血迹、作案工具进行重点勘验。爆炸案件现场勘查则是以现场炸点为中心,对现场上爆炸遗留的残留物和抛出物进行重点勘验。从内在体系结构来看,现场勘查组成复杂,一起完整的现场勘查工作由现场保护、临场处置、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现场记录和现场分析等内容构成。为了让实训学员全面掌握现场勘查内容,在传统的现场勘查模拟实训中,我们力争对每种类型的案件现场、对现场勘查的所有内容进行全面实训。但从实训实践来看,传统的现场勘查模拟实训存在实训内容不全的现象。在案件类型上,大多选择杀人、盗窃、抢劫等案件,因为这些案件现场相对简单、勘查易于操作,其他类型的案件,如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案件危险性较大,计算机、放火等案件勘查较为复杂,因此从未进行过模拟实训。在每一起案件实训内容上,由于分工的限制,实训学员只能对其担任角色对应的部分进行实训,不能对现场勘查其他内容进行实训。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现场勘查模拟实训中实训内容不全的问题。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十分成熟,不仅可以逼真虚拟杀人、盗窃、抢劫等相对简单的案件现场,对于爆炸案件、放火案件等较为复杂、危险的案件现场进行虚拟构建也不存在技术上障碍。此外,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实训学员是从自己的视点任意角度对虚拟现场进行观察、浏览,并与虚拟现场中各种对象进行实时交互,不会因传统的现场勘查模拟实训分工受限造成实训内容不全,一人能独立完成所有勘查实训内容。

(三)有利于解决传统现场勘查模拟实训学时不足的问题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量变是质量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样,良好的现场勘查模拟实训效果必须以充裕的实训时间作保障。缺少必要的实训时间,达不到理想的实训效果。但从实训实践来看,传统的现场勘查模拟实训普遍存在实训时间不足的问题。从近年来各公安院校修订的侦查学专业和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教学大纲来看,包括《犯罪现场勘查》在内的各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学时呈递减趋势。就笔者所在的学院而言,侦查学和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犯罪现场勘查》课程课堂教学学时由过去的72学时减为现在的48学时,模拟实训学时也由过去的36学时减为现在的24学时。实训内容和要求不变,实训学时减少,由此带来了实训要求和实训学时之间的矛盾。为了完成所有实训任务,只能对每一训练内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忍痛割爱,只对现场勘验、现场访问和现场分析等重点内容进行实训,放弃现场保护、现场记录等非重点内容的实训。此外,实训经验告诉我们,一次实训是达不到实训效果的,“实训—总结—再实训”是提高实训效果的有效途径。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现场勘查模拟实训要求和实训学时之间矛盾。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软件为载体,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不受课堂教学学时和教学场所限制。实训学员既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训场所集中实训,又可以在教学之余教学场所之外在电脑甚至手机上自我练习,彻底突破了传统模拟实训时空局限,实现实训时空自主化,对同一实训项目多次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勘查技能。

(四)有利于解决传统现场勘查实训效果评价不精准的问题

实训学员勘查操作是否规范,步骤是否正确,方法是否恰当,勘查知识存在哪些盲点,这些问题均需要通过勘查实训结束阶段的效果评价来反映。从实训实践来看,传统的现场勘查模拟实训普遍存在实训效果评价不精准的问题,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每个实训学员实训中存在的不足。模拟实训中既有共性问题,又有个性问题。从过去的专项模拟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来看,参与实训指导教师数量偏少,无法对参与实训的每个小组、每个实训学员进行全程实地指导。在实训结束阶段,指导教师只能对模拟实训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评议、纠正。实训中出现的非共性问题未能被发现,难以得到及时纠正。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现场勘查模拟实训中效果评价不精准的问题。在虚拟现场勘查中,可将勘查各个知识要点科学量化,合理设计权重,通过系统自身打分的形式对参训学员实训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也可以在系统中设计当参训学员操作不当时发出警告或给出指导,以游戏通关的形式来帮助参训学员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激发其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精心设计背景案例

传统的现场勘查模拟实训工作往往是以某一案件为主轴来开展进行的,精心设计好背景案例是进行模拟实训工作的第一步。同样,优秀的背景案例设计是虚拟现场模拟实训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具体应用首要环节是要精心设计好背景案例。笔者认为,优秀的背景案例设计应符合以下几方面要求:一是精选的背景案例具有典型性。依据该背景案例设置的犯罪现场能反映出这一类型刑事案件现场的特点,能反映出当前对这一类型刑事案件现场的一般勘查方法。二是实训内容具有全面性。设计的犯罪现场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的犯罪现场达不到实训目的。在设计的犯罪现场增加因伪装、故意破坏而出现的反常现象,通过对反常现象识别的模拟实训来逐步提高参训学员的勘查能力。三是现场上的痕迹物证具有多样性。现场勘验是现场勘查的核心内容,现场上痕迹物证的寻找、发现、提取和保管无疑是虚拟现场模拟实训的重点。因此,在设计的背景案例现场中,应设计多种类型的痕迹物证。除了一般案发现场的手印、脚印、作案工具、文字等常见的痕迹物证外,还应有微量物证、生物物证和电子物证,以适应未来勘查工作的需要。在设计背景案例时,可以真实案例为基础,依据上述要求进行认真改编,完成好背景案例的设计工作。

(二)虚拟构建现场环境

将背景案例中的建筑物、尸体、痕迹物证等现场环境以三维方式逼真地呈现在实训学员面前,须通过建模语言借助三维建模引擎来实现。虚拟构建现场环境是整个虚拟现实实训系统建立的基础。虚拟现实中建模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基于3D图形学的方法,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进行虚拟环境的建模渲染;二是基于图像的方法,运用多角度、全景或任意方向的图像来产生虚拟环境。在场景搭建过程中,通常采用基于相对坐标的方法,三维建模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用一组空间坐标(X、Y、Z)来表示,通过三个坐标的变换来显现三维图形。从实践来看,虚拟现实技术中使用的建模语言有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JAVA3D、OPENGL(Open Graphics Library)、Cult3D、Vega和 QTVR,其中VRML、JAVA3D、OPENGL是常用的建模语言,此三种建模语言在构建三维虚拟场景上各有优势。VRML[5]是一种用于Internet和Web上多用户交互的、网络虚拟的现实建模语言。其具有简单、较强的交互能力、低宽带运行和构建场景逼真等特点,已成为构建虚拟现实应用的基础。Java3D是Java语言在三维图形领域的扩展,具有不安装插件的优点,可以编写各种计算机辅助的教学软件。OPENGL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软件接口,用于生成高质量的计算机图像,可用于编写使用2D、3D物体和位图。[6]通过以上建模语言的运用,虚拟构建模拟实训所需要的犯罪现场环境。此外,对虚拟构建起来的犯罪现场环境进行必要的场景渲染。实践中,场景渲染是通过插件来实现的。通过场景渲染的虚拟犯罪现场环境具有较强的逼真性,能带给实训学员身临真实案发现场的全方位情感体验,真正实现虚拟现实。

(三)动态加载

在依设计的背景案例虚拟构建出逼真的建筑物、尸体、痕迹物证等现场环境后,应通过动态加载方式来保证虚拟现实系统运行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在虚拟现实技术中虚拟资源的整理和优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关系到虚拟系统运行的流畅性和稳定性。[7]虚拟资源的整理和优化则是通过动态加载方式来实现的。当前,Unity是类似如Virtools等利用交互的图型化开发环境为首要方式的软件。在Unity开发引擎中有多种加载形式。一是程序中资源的加载,程序中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图片、视频、音频、模型、场景资源包。在Unity中,通常通过Resources.Load和AssetBundle动态加载机制来实现对程序中资源的加载。前者将资源文件打包进程序内部,程序内部在使用资源时通过程序控制进行动态加载。通过动态加载实验工具,可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后者不打包进入程序内部,使用时动态地从网络中获得,进行加载。二是通过网络加载一些数据信息,在运行过程中实现实时的通信交互,将程序中需要用到的信息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并根据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程序解析处理。通过对虚拟资源动态加载,在实现虚拟系统数据文件调用和显示的基础上,保证虚拟系统运行的流畅性和稳定性,为实训学员进行人机交互奠定基础。

(四)交互操作

交互操作是虚拟现场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应用的最后一环节。通过三维虚拟实训系统,使用者与虚拟现实环境中各种对象之间进行相互实时交互和作用。结合Unity3D三维游戏开发引擎,利用C#开发语言,针对虚拟交互系统中如现场建筑物、痕迹物证等勘查对象,通过研究虚拟场景实时渲染、场景中实体操纵原理以及鼠标拾取算法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三维虚拟实训系统。系统在实现漫游功能时,借鉴常规虚拟漫游系统实现方法,通过动态模型的自由加载,在实现场景漫游的同时对场景做几何变换,即实训学员通过放大、缩小、平移、旋转当前场景,来实现对虚拟现场内外部环境观察、现场上痕迹物证的寻找、发现和提取,以及对现场周围知情人的寻找并访问,从而完成整个模拟实训工作。与其他虚拟现实环境中交互操作不同的是,在现场勘查模拟实训中,实训学员对现场上路线的进入、痕迹物证的观察、提取等勘查工作必须符合《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的要求。

四、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理性看待虚拟现实技术在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现场勘查能力方面的作用

诚然,与传统的现场勘查模拟实训方式相比,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中的应用具有仿真性高、实训内容全、实训时空自主化和及时帮助实训学员精准发现自身不足等优点。但笔者认为,在切实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现场勘查能力方面,虚拟现实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现场勘查模拟实训,更不能完全替代《犯罪现场勘查》课堂教学。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现场勘查实训教学,有助于实训学员尽快熟悉现场勘查的程序、步骤和勘查方法,但勘查方法运用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场痕迹物证提取技巧的提高必须通过传统实训方式来实现。如对现场的汗潜指纹通常采用粉墨显现提取,显现提取成功与否,除了与提取者使用的方法类型是否正确有关外,还与提取者显现指纹时粉墨刷显方向、力度等刷显技巧相关,而提取者粉墨刷显技巧的提高只能通过传统实训方式才能实现。又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实训学员在现场尽快找到要访问的知情人,但访问技能的提升则不能依靠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只能通过传统实训方式甚至在以后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在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现场勘查能力方面,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进行必要的课堂讲授后,应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实训学员尽快熟悉现场勘查的程序、步骤以及勘查方法,然后再通过传统的实训方式提高各种勘查技能。虚拟现场技术在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现场勘查能力方面,是对《犯罪现场勘查》课堂教学和传统的现场勘查模拟实训方式的有益补充,是一种辅助手段。

(二)大力开发功能齐全、适用不同对象的三维交互应用软件

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现场勘查实训教学是以三维交互软件为实现载体的。因此,三维交互软件功能必然会影响学员在虚拟环境中的实训效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中的功效。首先,应开发适用于不同类型案件现场勘查实训的三维交互应用软件。不同类型案件现场勘查方法和重点不同,实训的要求也不同。如杀人案的现场勘查是以被害人尸体为中心,对现场遗留的血迹、作案工具进行重点勘验。爆炸案现场勘查则是以现场炸点为中心,对现场上爆炸遗留的残留物和抛出物进行重点勘验。其次,注重三维交互应用软件内容设计的全面性和新颖性。在每类案件现场勘查设计中,不仅要包含现场保护、临场处置、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现场记录和现场分析等现场勘查内容,而且也要将我国法律法规关于现场勘查程序规则植入三维交互应用软件中。此外,还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一些新型的勘查技术,如生物物证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植入三维交互应用软件。再次,开发适用于不同对象的三维交互应用软件。2017年8月,公安部在《关于加强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现场勘查能力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公安院校在公安专业人才现场勘查能力培养方面实行分类培养。其中,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较高现场勘查理论素养,能够承担较复杂案件现场勘查任务;侦查类专业学生应熟练掌握现场勘查相关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现场勘查能力;其他公安专业学生应了解现场勘查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现场勘查能力。因此,应开发适用于不同对象的三维交互应用软件,以满足培养不同勘查人才目标的需要。

(三)积极探索使用新模式和新方法

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现场勘查实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如何将该方法功效发挥最大?这需要我们在今后实训实践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使用新模式和新方法。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现场勘查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四结合”模式:一是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实践教学相结合。先进行现场勘查课堂理论讲授,后进行现场勘查模拟实训;二是虚拟现场勘查实训和传统勘查实训相结合。先进行虚拟现场勘查实训,后进行传统勘查实训;三是实训学员自主训练和教师场外课外辅导相结合。虚拟现场勘查实训过程中,以实训学员自主训练为主,指导老师场外课外指导、解惑为辅;四是训练和考核相结合。先进行虚拟现场勘查和传统勘查实训,再对实训学员进行考核。具体到虚拟现场勘查实训中,笔者认为应坚持“指导教师课堂预演—实训学员课外自主训练—指导教师对实训学员课堂考核”方法。在整个实训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如在课堂预演时,指导教师边预演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训。鼓励学生在实训中发现新问题,在实训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实训学员课外自主训练时,创新实训方式,既可采用实训学员单独操作,又可采用多人协作,还可创新尝试两者相结合方式。改变指导方法,教师由过去在场指导变为场下场外指导,通过后台数据统计来观察、评估学员训练情况,在线指导、解答疑问。在对实训学员考核时,创新考核方式,改变过去集中考核单一方式,可灵活采取随堂考核、单独考核和在线考核等多种方式。如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自主性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实训学员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我们在今后虚拟现场勘查实训实践教学活动中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不断总结、推陈出新。

(四)采取多种有效保密措施以防侦查秘密外泄

虚拟现场勘查实训是以网络为依托,以应用软件为实现载体,而网络具有开放性和易扩散性,应用软件具有易复制性。在虚拟现场勘查实训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止现场勘查专业知识外泄,也是我们须面对的新问题。为了不将这一新生事物扼杀于摇篮之中,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多种保密措施:首先,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虚拟现场勘查实训适用对象仅限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员,对于公安院校如法律、信息安全等非公安专业学员应限制适用,严禁将实训人员适用范围扩大到公安院校之外,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侦查秘密外泄。其次,加强对公安专业实训学员虚拟现场勘查实训前的保密教育。2016年我国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录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部分公安专业在校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公安队伍。具有较强的保密意识是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毕业后胜任公安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进行虚拟现场勘查实训前,加强公安专业实训学员保密教育,在提高其保密意识的同时,也在实施环节减少侦查秘密外泄的可能。最后,在技术层面采取针对性强的保密措施。我们可以借鉴其他游戏软件成熟的做法,如对实训人员采取输入正确用户名和认证密码方式来验证身份,或通过加密狗等加密措施,从技术层面有效防止现场勘查专业知识外泄。

五、结语

有资料显示,医学教育领域是目前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最广泛的领域。[8]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现场勘查实训教学,则是近年来我国对公安教育实践性教学的一种全新的大胆尝试。可以预见,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一种信息技术,在实现提升公安专业学生现场勘查能力和培养合格的公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作为公安院校的教师,应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为该技术在公安教育中推广普及提供智力支持。

[1]张东辉.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公安教育中的应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4):71.

[2]张东辉.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公安教育中的应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4):70.

[3]刘凤田,刘玉兰.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1):15.

[4]于德栋,沈国芳.虚拟现实技术在手术培训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5):538.

[5]高德勇.交互式虚拟现实系统的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5):168

[6]王海荣.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11(5):211.

[7]熊立荣,郭慧英,夏晓雨.数字化实训模式:数字化社会公安实训教学的必然选择——以犯罪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为例[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5(5):121.

[8]孙丽,刘宏,邓向辉.虚拟现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科技风,2011(11):122.

【责任编校:杨二慧】

Think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Pei Yu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Wuhan 430034,China)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refers to a kind of high-level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ology which can effectivelyimitate people's behaviors suchas viewing,listening andmoving inthe naturalenvironment.The introduc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to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can be used to solve many problems of the simulated distortion,incomplete training content,insufficient teaching period time and training effect evaluation is imprecise.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to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four steps of design background case carefully,virtual construction of field environment,dynamic loading,and interactive operation.In the application,we should consider the effect of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rationally anditsapplicationinthecultivationofprofessional talents inpublic security colleges,developthree-dimensionalinteractive software vigorously which has complete functions and various objects,explore and use of new models and new measures,and take a variety of effective security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leakage of investigation secret.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Simulation Training;Teaching and Training

D631

A

1673—2391(2017)05―0116―06

2017-09-18

裴煜(1972—),男,湖北浠水人,湖北警官学院侦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侦查学。

2016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虚拟现实技术在犯罪现场勘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6378)。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勘查实训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REALITY BITES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