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领导力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2017-03-08 23:46闫兴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领导力领导者层级

□闫兴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00)

加强我国领导力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闫兴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00)

在领导力构建的过程当中,应该鼓励组织当中的每一个人具备领导力的责任感,将领导力建设放在日常工作的核心,才能够推进组织集体领导能力的提升。各个层级的行政机关,应该从治党治国的角度,将领导力建设的问题放在总揽全局的关键位置,打造具备中国特色的领导力体系,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决策力和凝聚力。

领导力;执行力;时代性

前的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实际上是国家领导力的竞争。这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伴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因此,强化国家的领导力,对于中国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要向发展更快的国家学习发展经验,也需要从失败者的身上汲取教训。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都十分重视党和政府的领导力,通过各项基本原则的支持,强化国家的领导,这实际上也是对中国领导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路径。对于执政党或者是国家的领导者而言,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推进领导力建设,才能够更进一步强化国家的领导力。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地借鉴世界各国在领导力建设方面的路径和方法,并且根据中国发生的实际,强化党和国家的领导力建设。

一、当前我国领导力建设的基本问题

(一 )领导力建设的国家特色

当前国际上对于国家领导力的认识是不同的,虽然在基本的范畴上有着一定的争议,但是在基本的问题上面已经存在了一定的共识。特别是很多国家都认为国家的领导力实际上是国家领导者率领并且引领整个国家朝着目标前进的一种影响力,这种领导力和管理能力是有所区别的。管理能力实际上是对于整个国家机关当中的各种成绩进行有效率的调动,而领导能力更多是结合了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一种领导模式。因此,一个优秀的国家机关领导者要做到有效管理,往往是需要各个层级进行互相配合与调动。要强化领导能力的建设,不能够仅仅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而且还需要构建属于整个国家行政机关的特色文化,通过文化氛围的塑造来整个行政体系当中的人,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二 )领导力的多个层面问题

实际上,国家的领导力是划分为不同的层面,特别是根据整个行政机关运行过程当中的实际状况,要结合个体的领导力和组织的领导力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构建。从个体的领导力上面看有不同层级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都应该具备个体的领导能力,这也是整个行政过程当中的领导力基础。而组织的领导力则不同,组织的领导力实际上是各种社会形态领导力的总和,也是整个社会行政体系当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导力来源。在行政体系当中,个体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是能够推动一个部门或者是特定区域领导力提升。但是从整个行政体系上看,只有各个层面的组织都具备领导力,才能够推进行政体系优化自身的领导力结构,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不同于西方实行联邦制的国家,由于联邦制的国家当中联邦的权力有限,联邦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约束能力也是有限的,这个情况下,联邦政府当中的执政党或者是领导集团,其领导力构建就很少站在长远的利益或者目标上面进行考虑。当前中国所实行的领导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中央领导的行政体系,中国在科学的行政理念指引下,积累了数十年的成功执政经验,这些领导能力实际上已经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在中国领导力的构建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考虑到对中央集体的领导能力进行加强,更需要对各个层面当中的领导者的个体领导能力加强,以构成行政体系当中的各个组织的领导能力进行进一步优化。

(三 )领导力的时代特征问题

在国家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公共管理体系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时代的条件进行领导力的优化。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为了更好的推进公共管理改革,化解政府的弊病,推出了政府改革与政府再造运动。这一种改革的理念主要是考虑到行政机关过分臃肿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因此,结合企业经营和管理当中的效率理念,节约行政成本、创新行政手段。这样的一种改革方式实际上是有效的。通过这种方式对西方传统的官僚体系进行改革,打造了一些有活力的行政机关。这样的一种政府再造改革,实际上也是结合了时代特征推进的改革。

二、强化我国领导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提高决策能力

在行政机关当中要进行进一步的决策,需要对于事物的发展有足够的预见和判断能力。特别是对于行政机关当中的高级领导人才而言,对于事物的演变和发展需要以战略的眼光进行考量,运用战略思维作出科学的决策。要提升我国的行政机关领导能力,就需要提高各个层级领导者的预见和谋划未来的能力。对未来事物的发展进行预见和判断,实际上是决策能力当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有正确的推测和决断,才能够推进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更贴合实际。而在预见和决策能力的打造过程当中,创新发展理念是尤为重要的,领导者的创新不仅仅是对于具体工作方法的创新,也并不是存在于微观细节方面的创新,主要是体现在发展过程当中的思路上的创新。只有站在对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综合的判断,结合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一些新的思想和战略,才能够推进整个行政机关不断发展。

(二 )提高统筹平衡能力

在各级行政机关具体施政的过程当中,由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层面是不同的,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统筹平衡的能力进行解决。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互相之间的摩擦里面找到利益的平衡点,是对于领导者领导能力的考验。人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和整个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之间也必然存在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统筹与平衡才能够实现。而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个方面进行单兵突进式的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对于领导者而言,应该提升统筹与平衡能力,特别是对于全局的掌控和驾驭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一盘棋的思维,以全局的观念进行统筹协调,推进工作的过程当中,只有减少分歧,凝聚共识,克服意识形态和行为上面的对立,才能够形成一种和谐的局面。因此,领导者的沟通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不仅是宏观的思想宣传能力也包括一些具体微观的沟通,尤其是干群矛盾的协调,更需要领导者用更加符合具体实际情况的方式进行沟通。

(三 )提升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也是我国领导力建设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领导者人要让所有的组织参与者明白组织的目标和组织的工作方式,并且识别出能够适应特定工作的工作人员,有效配置组织当中的人力资源,实现组织执行能力的提升。落实特定任务实际上是组织执行能力当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工作态度则是执行力当中的重要一环。仅有工作的战略和决策是不足的,必须具备执行力,才能够有效地将各项战略落到实处。而在健全工作机制方面也是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因为工作机制的科学与否决定了组织的执行力水平。因此,组织架构应该进一步健全,实现统一指挥与统一目标,实现分层次管理,形成职责明确、权责统一的行政体系。在组织当中要实现目标责任机制、督促整改机制以及修正反馈机制等。在机制的完善过程当中,精细化管理是组织执行力的重要节点,通过细节上面的调整,实现更加科学的管理。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只有精益求精追求细节,才能够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所以,只有在落实细节与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对于重点的细节应该高度重视。而领导者更需要吃透情况,对于具体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执行与领导实际上是一种完整的行政链条,执行的链条与领导的链条要结合在一起,只有通过执行与领导的有机结合,领导者对于实际情况的有效把控,深入地研究与理解实际情况,才能够有效的将人力资源投放在行政过程中。

三、加强我国领导力建设的路径

(一 )把领导力建设放在行政体系构建的核心位置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对于领导力建设的认知是不足的,特别是很多组织当中将领导力等同于领导者的能力,没有重视组织的领导力建设,培养不出专业的行政人员。中国不仅仅需要有政治性的领导,更需要具体行政的领导。所有的组织参与者都应该具备领导力,组织只有在各个层级当中都具备领导人才,才能够推进整个组织的集体领导能力提升。所以在领导力构建的过程当中,应该鼓励组织当中的每一个人具备领导力的责任感,将领导力建设放在日常工作的核心,才能够推进组织集体领导能力的提升。各个层级的行政机关,应该从治党治国的角度,将领导力建设的问题放在总揽全局的关键位置。通过培养多批具备较强领导能力的领导人才,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领导保障。

(二 )提高领导力建设过程中的战略目标分解与实现能力

在决策能力的构建过程当中,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提高决策能力并不是对于事物的发展提出一个明确的方向,而且要结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设计出一套符合实际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在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当中,要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制定出科学的战略,才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推进整个行政机关的具体施政行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应该和领导力的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特别是新时期新阶段的国家战略目标,应该在各个层级的行政机关当中得到实行。因此,战略目标对于领导力的建设是起到方向的作用,只有明确战略目标,才能够推进领导力的建设。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将战略目标具体化,按照层级逐级分解。因此,对于各个部门而言,应该按照分解之后的战略目标,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以全局的观念使得各个小目标实现。因此,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分解,实际上是领导能力在各个层级进行构建的重要过程。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分解与实现战略目标实际上也是帮助各级领导者培养和形成领导能力的过程。在整个行政体系当中,如果各个层级都能够充分的理解和吃透战略目标,明确自身的角色,找准自己的定位,能够进一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也是领导力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 )重视价值观导向与领导力建设的结合

价值观对于整个领导力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价值观是领导力构建过程当中的是非善恶评判标准。所以,在构建各级机关的领导能力过程当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和地位观念,以正确的利益观念引导各级行政机关当中的领导者摆正位置,树立民主观念,协调各个层级的利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无论是政府当中的高级领导人员,还是各个阶层的领导者,都应该具备引领各种思想和价值观的能力,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影响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将正确的价值观推进形成全社会的共同认知。因此,领导力的建设不仅仅是对执行能力的强化,更是对价值观理念的实现。只有重视思想的引领和理念的引领,才能够从道德价值观重塑的角度上,培养新时期的行政机关领导能力。

(四 )提高关键领导集体的领导能力

过去对于国家领导力的建设,主要是重视各个阶层主要领导责任者的领导能力建设,但是这样的一种构建理念显然是相对落后的。现在各个阶层已经实行了集体决策和民主决策,所以要提高整个国家的领导力,就需要提高关键领导集体的领导能力,对于组织的领导能力进行全面的提升。一个领导者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但是对于整个领导班子而言,其整体的力量实际是无穷的,所以在领导力的建设过程当中,要注重班子集体领导力的打造。对于领导班子的配备与调整,应该充分地考虑到整个班子的领导力,从领导力构成的高度考虑班子的结构组合,从而让班子的结构能够形成一种专业配套以及气质性格更为相容的理想状态。在这一过程当中,民主集中制是尤为重要的,虽然个别领导者的预见和判断能力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为了让决策更为科学,也需要集思广益。所以,在集思广益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民主集中是有助于在决策的过程里面得出更为科学的判断。

四、结束语

对于中国的政府而言,改革开放实际上是一种结合了时代特征的政府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而在不同的阶段,中国政府都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公共管理体系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公共管理体系作为上层建筑和先进生产力与经济基础之间的适应性,对时代的各种具体条件进行分析,改善政府和市场以及和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促进行政机关的行政有效性,真正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府,在时代的背景下提高政府的领导能力。国家的领导力建设是具备国家特色的,根据不同国家民族以及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国家领导力的构建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的目标与组织的文化特色。所以,中国的领导力建设应该充分吸收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极要素与思想内涵,进一步总结中国党和国家在执政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领导力。

[1]马晗.政府公信力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研究[J].经济视角(上),2013(12):58-59.

[2]陈永国,钟杨.公共服务、政府管理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中国城市政府公信力问题的调查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6-23.

[3]桑玉成,周光俊.论全面深化改革之图、谱、度、路的辩证统一[J].探索与争鸣,2016(9):87-89.

[4]马德普,陈华森.以模式为导向,还是以问题为导向——两种改革思路之争评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2):3-15.

C933.41

A

1008-4614-(2017)06-0054-03

2017-11-2

闫兴(1985—),女,吉林临江人,博士,中共福建省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国际政治、东亚政治。

猜你喜欢
领导力领导者层级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闭目塞听,才是领导者的第一大忌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海汇村布行业中的真正领导者
金圣节能清净剂 节能减排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