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管理信息化重构探究

2017-03-08 23:46张碧媛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重构管理工作信息化

□ 张碧媛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管理信息化重构探究

□ 张碧媛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大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重构便是一个具有前沿探索意义的课题,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管理工作推动时,需要考虑到信息化发展的可行性,并从基本原则以及实施细节如顶层设计、人才引进、细节监管等方面做出相应的重构调整,以便有效增加数据管理的能力,实现对学校进步的推动作用。

大数据;大学生管理;信息化

互联网里面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字、视频、用户数据等信息资料内容,这些内容的长时间积累,便形成了大数据时代特有的信息特点。近些年来,我国很多高校都尝试以此为基础,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调整和重构,讨论将大数据和高校平时管理相结合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值得长期坚持下去,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一、大数据背景的认知

近些年来,“大数据”一词有着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度,但是官方释义却似乎并不十分明确,总的说来,这个词多数时候被用来形容由于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及普及所形成的信息爆炸趋势。现今,大数据已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基本背景,它在各大新闻媒介中出现,也在各类主题会议中屡现身影。通过总结分析,可以了解到大数据时代的几个主要特点,其一是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量一般来说都极为巨大;其二是因为多媒体技术的调整进步,数据在存储及应用方式方面也有了增多改变的可能性,文字、音视频、图片等形式交错存在;其三是由于信息量之多之广,对有价值信息的提取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我们如果将大数据背景下的所有信息数据视作大海,则海水的总量有多少,几乎是无法数计的,把有用的“海水”提取出来,更是难上加难;其四,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更新换代极快,因此要求我们尽一切努力增加信息的处理速度,以便不被落于时代之后。

二、大学生管理信息化的问题

1.意识不足。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很多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往往没有足够的信息化意识,只能被动面对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趋势而无法主动掌控,即使偶尔进行一定的有益尝试,也未能给予及时的经验总结,更没有跟进科学统筹工作,从而导致信息化的效果差强人意,离理想预期目标还有较远的距离。

2.系统落后。因为高校规模的增加,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些高校存在教职员工特别是辅导员人数不足的问题,在面对招生管理工作、宿舍管理工作、党团管理工作等项内容时,人少、活多,从而造成大量的数据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特别是现在相当一部分高校在进行管理时,依然利用的是落后的文件夹存储数据手段,直接导致文件夹过多、存储路径过多过杂的问题发生。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开发或者委托第三方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的应用,但同样存在信息配合度不高的问题。

3.处理难度大。大学生管理工作中会形成非常多的数据,这些数据没能得到系统与科学的处理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如非结构化以及半结构化信息数据的存在,像文本、音视频、图片、邮件、报表等,没能得到妥善处理,均以初级形态存在,数据结构化程度偏低、后续处理难度颇大,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传输效率低。时至今日,绝大多数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都已经注意到了信息化的实施,可在信息交换方面,却依然主要依赖第三方通信软件,传输效率明显偏低。另外,在学生管理方面,要涉及到众多部门的各项工作,而各部门之间早已存在的系统壁垒,则使得数据申请及后续传输的难度无形中增大。

5.系统开放度弱。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其工作内容和很多部门都有关联,学生信息亦由此分散在多个部门之中,像党务信息归党委,教学信息归教务,科研信息归学生科等,而各个部门在所了解到学生信息方面,不能同其他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分享,信息的使用者重重提交申请之后,才能得到信息的开放应用,全部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协同率偏低问题。此外,还有一些高等院校在进行招生、学籍、党员团员活动、后勤等方面的管理时,因为管理子系统的开发语言不同,使得数据导出、数据流入格式有着天然的差别,在面对这些差别时,没有一个妥善的处理方式,也是系统开放度弱的一个突出表现特点。

三、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管理信息化重构的原则

作为一种非常关键的战略发展资源,大数据自然向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进行渗透,从而发挥出自身的管理特点,影响到包括高校在内各单位运行及具体管理工作。总的说来,大数据背景之下,学生管理工作势必会面临信息化重构的问题,也只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构,才有可能保证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不被时代发展所遗弃。从宏观角度分析,利用大数据实现管理重构,可以让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保证决策者有更准确的掌握学生发展动态可能性,因而以科学化的视角形成学生管理方面的政策。而站在微观角度分析,利用大数据实现管理重构,还能够提升学生管理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为工作创新提供可能性。为了保证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效果的实现,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重构时,需要首先照顾到下述几条原则。

1.从顶层设计。首先需要把握的是顶层设计原则,因为在做信息化工作时,会涉及到非常复杂的人、事关系,对于高校中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相关投入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出于防止重复建设、无效投入问题的考虑,且借此契机更深一层带动管理投入对管理产比的比率,高等院校在做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重构时,需要考虑到由顶层设计出发的问题,同时考虑到信息系统的综合化、整体化优势,给相关的规划工作、投入工作、建设工作等提供统一的、具有操作性的标准,在操作时,不能忘记学生管理这一根本出发点,注意将学生事务融入到全流程信息化的境界中去,以此满足学生需求,使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式更具系统性。

2.有计划推动。其次要坚持有计划推动的原则,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来讲,信息化可谓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而且必然和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相联系,如果不能注意到其对动态管理的现实需求,则无法保证工作的稳定进行。另外,因为信息化本身的发展规律,对于相关的技术及知识也提出了相对严格的要求,牵涉到了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在进行管理工作信息化时,便更有理由做好内部各个部门间的合作,在具体推动过程中,同时兼顾到系统化、科学化、普适化要求,并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信息安全。信息的安全保密也是一个必须要重点指出的原则,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信息化的重构会和许多个人信息发生关联,其中有一部分是涉密信息,因此提出信息化重构的信息安全问题,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重构期间,可以利用增加相关的信息技术含量方式,还有形成必要的安保制度方式,对安全保密工作加以重视,此外,用严格化的行政管理监督措施,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防止非法入侵给系统造成损害,真正保护学校及广大师生的权益。

4.信息共享。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大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重构,其中一个关键性目标在于得以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共享,这是避免高校在管理时出现信息孤岛的一个必要方法,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化重构的重要原则,它对于确保学生成长成才,使之得以全面发展几乎是必然的选择。在做相关工作时,需要以此观念为中心,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综合化数据服务机构,以便于广大师生分享,继而持续提高管理及服务方面的水平。

5.信息开放。所谓信息开放指的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大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重构时,需要使系统能够同时接纳不同的网络交互协议,并考虑到它的后续兼容性及扩展性等问题,把各类格式数据的信息呈现,同学生的信息管理系统相统一,用来保证信息在传输及更新方面的可持续性。

四、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管理信息化重构的建议

1.从整体规划上考虑。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若想把信息化重构工作做好,应当如前所述坚持顶层设计的原则,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整体的基础设施规划细则,包括涉及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资源配置、团队建设、经费投入等多方面问题的把握情况等。

2.从人才培养上提升。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重构时,应当考虑到人才发展计划的先行必要性,首先,对高校内部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培训,以使之得以在先进的管理培训平台上提升自身修养,继而为支持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助力。其次,校方还要做好专业信息化人才的引入工作,用以保证学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推动学生管理信息化重构步伐。

3.从资源整合上努力。整合高校有关资源,保证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是营造形成稳定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应用环境的必要条件,为此,高校需要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提供等方面做出努力,保证资源整合的效果,真正带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4.从过程监管上推动。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重构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它在每个环节的规划和建设方面,均需要得到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而且后续的评估亦不能有所懈怠,所以高校应当形成专业化监管与评估部门,以形成专门评估策略,做好相应的量化评估和监管工作。

5.从文化层面上优化。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重构时,不能忽略它本质上的文化内化内涵,因此管理者和全体大学生均应当形成一定的信息文化思维意识,实现对信息化的真正认同感,并保证自身素养的由此优化。而在此过程中,高校则需要注意到自身在文化层面系统规划的责任,进行相应的信息文化氛围营造工作。

五、总结

因为大数据的不断走向实践运用,各级教育工作自然希望大数据在发展过程中,给教育界的管理与创新工作带来积极的推动效果,使广大师生处在更加便捷的教学及生活状态,让优良教育平台得以就此成为现实。为此,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管理工作推动时,需要考虑到信息化发展的可行性,并从基本原则以及实施细节如顶层设计、人才引进、细节监管等方面做出相应的重构调整。

[1]李浩野,柳祖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志愿服务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18):36-37.

[2]薛琳.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创新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5).

[3]陈明九.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5):506-510.

[4]许哲军,付尧.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2):112-115.

G647

A

1008-4614-(2017)06-0069-03

2017-11-8

张碧媛(1979—),女,泉州永春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党建工作。

猜你喜欢
重构管理工作信息化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