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艺术设计教学的转型及创新方式探索

2017-03-08 23:46周小丽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互联网+课程

□ 周小丽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浙江 杭州 311231)

“互联网+”下艺术设计教学的转型及创新方式探索

□ 周小丽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浙江 杭州 311231)

通过研究主要对艺术设计教学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互联网+”和艺术设计教学的关联性,最后总结“互联网+”下的艺术设计教学创新策略,旨在推动艺术设计教学的新发展,培养综合性的艺术设计人才。

“互联网+”;艺术设计教学;转型;创新

一、艺术设计教学特征分析

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课程中有色彩构成、素描等专业基础课程,也有艺术设计方向的课程内容,这些基础课程和设计课程都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生活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这些生活资讯给予学生灵感和启发。学习资源不能够仅限于课堂或者课本中的知识,还要包括市场、技术、工艺等各种交叉的知识点,而互联网的作用和价值得以体现,通过网络信息资源,能够有效地获取这些信息,实现学习资源的拓展。另外,完成一件艺术设计作品往往需要长时间打磨和大量的精力投入,一蹴而就的成品不能够被称作艺术作品,其倾注的心血不够丰富,无法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因此为了让艺术设计的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充满艺术气息,往往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且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在学生的日常创作中,需要对学生加以提点和指教,只要轻轻一点就能够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门道,从而给学生的创作带来灵感。

二、“互联网+”和艺术设计教学的关联性

所谓的“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将传统行业与网络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如互联网+银行产生了手机掌上银行,互联网+购物产生了淘宝,互联网+交通工具产生了网约车,互联网+相亲产生了百合网等。这些都是“互联网+”的时代产物,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教育事业一些启发,互联网+教育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应该具有较强的敏锐度,理性、认真地对待互联网影响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让知识在互联网中交流和学习,实现高效率和高水平的学习效果。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得到了更广阔的共享空间,通过网络能够搜集各地各层次的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另外“互联网+”的发展,能够实现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让教师通过视频或者音频等进行艺术设计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其他的艺术设计作品,丰富教学的形式,可见“互联网+”时代能够为我国的艺术设计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和帮助,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三、“互联网+”下的艺术设计教学转型

(一 )教师的转型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教学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能力。对于教师的转型来说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转变,还有教学方法、角色定位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改变,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的流程。尤其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的学生,更加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将知识框架进行重新构建,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另外,针对教学侧重点的不同,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专题系统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教学和学习成果练习,并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实现小班教学。“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二 )学生的转型

学生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转型后,不再是课堂知识的接收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明白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是学习效果的前提,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学习中掌握专业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实现自主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一些课程项目来进一步感受艺术设计的魅力,让学生的角色有所转换,从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研究的学习者。

(三 )教学资源的转型

艺术设计课程需要课前课后的大量知识量和实践活动作为艺术设计的灵感和创作思路,而“互联网+”模式恰好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知识和信息,学生能够在搜集和查询的过程中将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处理,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另外云端的应用,也实现了专业图片、专业视频的存储,克服了计算机运行速度缓慢的难点,更加便于教师整理和存储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水平,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限于课堂之上。

(四 )教学课堂的转型

教学课堂的转型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需求,从思考“如何进行教学”入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把控,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通过互联网+专题系统的形式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系统,对教师进行远程提问,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另外教师教学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作品的提交、参赛报名、网上课堂等活动,让艺术设计的教学从课堂转移到生活中,将日常作业当作作品来对待,将课堂的意义和价值淡化,让学生将生活当作学习的平台,实现有效性学习。

四、“互联网+”下的艺术设计教学创新

(一 )利用“互联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互联网的巨大冲击后,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而如何实现传统教育的创新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教育的模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迅速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互联网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并且在这样的多种学习方式的条件下,学生会越来越独立,对老师的依赖也逐渐减少,课堂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互联网+”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练的刻板教学,利用微课等形式,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好教学视频,然后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进行预习或者巩固,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会高得多。

其次,艺术设计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而这些专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来获得,然而由于学生的认知问题,对课后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反而将艺术设计的能力培养寄托于课堂,最终无法提高艺术设计的水平。因此教师有必要提供一些非标准课堂模式的教学,为学生打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明确自我目标和人生规划。“互联网+”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即让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任何方式向任何人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借助互联网,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 )借助“互联网+”促进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的丰富

首先,高校的教学活动中,除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外,还有一些选修课程,这些选秀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树立健全人格。学生通过选修课能够迅速地学习一些没有被当作专业科目,但又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但是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选修课的安排上存在差异,部分院校的选修课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而互联网恰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互联网能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为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便利,而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包含了多种专业知识,如美学、工程学、材料学等,更加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开拓眼界,实现学生的艺术设计知识水平的提高。

其次,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艺术设计的教学需要突破的难点是如何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在这方面,高校大多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在项目的操作中,往往采用虚拟项目。虚拟项目虽然是按照实际的项目量身打造,但虚拟项目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甲方,因此不能够将设计的任务和要求具象化,同时也缺乏和甲方的沟通交流,导致艺术设计的项目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而“互联网+”则是一种全新的途径,能够为艺术设计提供相应的服务,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挖掘和发现教学中所需要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项目培养实践能力。

(三 )通过“互联网+”培养综合类艺术设计人才

首先,“互联网+”为我国综合类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供了便利,综合类的艺术设计人才指的是能够满足互联网的需要,同时能够在大数据时代的变化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简单地将教学看作是教与授的过程,而是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增强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培养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未来的商业模式的主流在创意这方面,因此需要突破传统的结构组织的模式,不一定要通过公司来实现设计师的自我价值,更强调是一种自由、新颖的形式,也就是说,设计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能力和素质,同时还要具备品牌推广、业务协商等能力,所以需要从学生抓起,借助互联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

最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教师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和服务,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跟随互联网时代的脚步,自觉规划自身的职业方向,从而让成为“互联网+”下的综合类技术设计人才。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和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推进。因此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互联网+”的和谐发展,为我国的艺术设计教学提供有利的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主要研究了“互联网+”时代与艺术设计的关联性,以及如何进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创新和改革,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一定参考,推动我国的艺术设计教学飞速发展。

[1]赫聪,张勇.网络平台教育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意义[J].美与时代:上,2012,(12):124 -126.

[2]何鑫.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的艺术设计教学[J].艺术科技,2013,26(2):259.

[3]张雨薇.高校艺术设计类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以网络流行文化为背景[J].学理论,2014,(8):217 -219.

[4]陈进文.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培养的缺陷与提升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10.

[5]葛祥国.《建筑史》兴趣教学两三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感悟[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2,28(8):29 -30.

[6]祝洪珍."互联网+"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6,29(10):351.

G642.0

A

1008-4614-(2017)06-0071-03

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60405),“互联网+智慧课堂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7-10-18

周小丽(1973—),女,浙江江山人,硕士,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互联网+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星.云.海》
《花月夜》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