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网络工程专业《web前端开发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7-03-09 22:27马英英
环球市场 2017年32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校企实训

马英英

湖南信息学院

基于校企合作的网络工程专业《web前端开发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马英英

湖南信息学院

随着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升,而学校依托课程设计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但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只重视基本内容的学习和操作,缺少实际的用途,无法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基于此,本文提出依托校企合作方式,构建网络工程专业《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尤其在课程设计模式上,添加一系列的实践操作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校企合作;web前端开发技术;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Web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人才市场对Web开发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成倍增长的发展趋势。如今,多数学校均为计算机学生开始关于Web应用开发相关的课程,而以市场为主导的高职院校也是如此。但由于这些课程自身技术性及实用性较强,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基础教学时间明显短于普通本科室在校时间。在具体实训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看代码、写代码为主,难以与真实的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并无法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web前端开发技术》如何开展有效地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次研究在综合分析《web前端开发技术》教学常见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1.《web前端开发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web前端开发技术》所用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的读代码式教学方法,这与各企业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常见问题如下:(1)学生虽有程序设计的基础,但对于Web程序运行操作中的认识不足,难以深入理解《web前端开发技术》执行环境及具体配置情况。同时,以往《web前端开发技术》教学模式主要是代码讲解及小型实训,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缺少真实工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这种情况下,学生虽能充分掌握知识点,但缺少实际的设计和开发能力。(2)如果想要熟练依托Web进行应用和开发,学生必须掌握的开发技术比串口程序设计多且杂,且不同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只能掌握各零碎的知识点,难以顺利完成系统开发工作。加之,已有实训教材包含大量的验证性实验,即使存在部分案例,例如:投票系统等规模较小且实用性不强的案例,使得学生无法系统系统学习《web前端开发技术》,这对培养学生的项目规划能力、创新能力难以发挥积极地作用。

2.校企合作下改进《web前端开发技术》教学模式策略

2.1 构建校企合作桥梁

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于推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模式,其主要作用是顺利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此全面展现职业教育特色,使得校企合作之间的融合度更高。在《web前端开发技术》教学中,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互动模式,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利益诉求进行连接,顺利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三者之间的融合,促使企业获得所需人才,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此外,职业院校作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市场需要何种人才,企业最具有发言权。因此,《web前端开发技术》开发实训课程,只有让企业专家参与课程目标及技能培训目标的建设中,方可促使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和课程知识,确保课程教学更贴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2 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相结合

为增加高等教育部门《web前端开发技术》实践教学效果,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将企业的项目代入学校让学生提前解除实际项目,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设计相应的课程。任课老师则通过多次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促使其了解行业发展态势,通过积极参与课程设计指导,也支持让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老师一起制定下一届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促使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紧跟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依据企业人力资源动态需要,逐步完善学校不同的教学环节,以此增强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加之,依托课程设计及企业实习,有利于弥补企业生产与学校教育相互脱节的情况,也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分解企业的实际项目,提炼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案例,融入校企研发的教材内,教师在校内即可进行企业案例教学。此外,校企合作视角下,《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设计要能让学生与企业工程师之间进行面对面实验实训,以此有效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让学生提前体验企业工程实施情况,为日后开展针对性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定地基础。如此以来,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及自身生产的需求,促使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更好服务于企业和社会。

2.3 组建校企共同考核机制

高等职业学校传统考评机制主要停留于学校单方考核方面,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考核不再仅由学校单方面考核完成,否则,会丧失其考核的意义。在《web前端开发技术》教学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专家,校方则提供相应的人才给企业,通过开展课程实训帮助企业完成相应的研发项目。因此,在进行《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考评过程中,要以学校为主体,与企业一同完成课程考评,并组成相应的课程考评机制,促使课程改革深入展开,更有利于贴近人才培养目标。推行理论考核与实践并重、过程与结果并举,由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综合考评方法,即:学期总评成绩=期末考试50%+平时考核20%+实践考核30%,其以此建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其中,日常考核包含考勤、作业,这些考核内容由教师进行;实践成果考核由学生组长实施考核,采用组长考核组员、组间互评的原则展开操作。

结论:

综上所述,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广大教育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而课程教学设置及教学方式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内容。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作为有效解决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古板等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在分析《web前端开发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教学模式,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1]赵大伟,陈刚.Web前端开发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4):109-110.

[2]常婉纶,刘雅君,刘辉等.面向职业能力培养的ASP.NET Web开发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5,(4):43-45.

[3]徐胜舟,杜小坤.结对编程在Java Web开发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 (专业版 ),2015,(9):13-16.

课题项目:2016年度湖南信息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应用(编号:XXY016JG005)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