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10 03:30谢兰璋
河北职业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卷面实训考试

谢兰璋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0)

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谢兰璋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0)

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原有的考核模式难以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能力,已不适应专业发展及市场需求,迫切需要找出考核模式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文章提出了考核模式改进的“能力本位”思想,将课程考核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注重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

高职;《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模式

当前,高职教育与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专业课程考核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课程考核是测量和监控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手段,考核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对考核模式做出实质性的改进。以笔者长期从事教学的《消费心理学》课程为例,原有的考核模式难以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能力,已不适应专业发展及市场需求,迫切需要找出考核模式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一、《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还是沿用基础教育的考试方法,以期末卷面理论考试为主,考试过程“知识本位”的色彩浓厚,“能力本位”的考核理念还未确立,这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很多不适应,制约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六个脱节”:

1.考试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考核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没有真正建立起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考试模式,课程考核对卷面分数过于看重,不能同企业的人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2.考试内容与职业能力脱节

课程考试内容是老师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而且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的理论讲授内容,技能与能力方面的考核没有被重视,实践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整体来看,今后要用的、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在考试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3.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脱节

考试过于偏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以传统知识性考试为主导的考核形式盛行,忽略了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考核大多采用闭卷考试,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只占30%,实训、实践环节的考核基本上还是空白。重理论轻应用,重记忆轻分析,重知识轻技能,极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利于检查教学效果和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4.考试形式与能力培养脱节

品牌经济在21世纪已经成为衡量地区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也是一个地区农业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及品牌自身资产价值的体现,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竞争力提升、农民增收乃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重要抓手。新疆地域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是国家的粮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有利于新疆农业优势资源转化,有利于提高新疆农产品市场份额,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考试方法极为单一,闭卷笔试占绝大多数,操作和实践性的考试几乎没有,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限制了学习实践能力的提高。

5.过程考核和结果评定脱节

学生最后的总评成绩主要还是看期末卷面考试的情况,缺乏过程考核,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6.考试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就卷面考试而言,题目大多来源于已有的试题库,内容陈旧,明显滞后于新经济形态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式,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是不利的。

《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存在的以上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老师及相应职能管理部门对课程考核模式的改进不够重视,没有从战略高度认识其在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改进考核模式应当与课程建设的其他方面具有同等地位,并纳入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真正完善课程建设和促进课改。

二、考核模式的改进措施

1.树立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考核理念,将考试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否实现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是评价课程考核模式优劣的唯一标准,这就需要树立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理念,以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的特殊要求。教师应从专业培养目标入手,明确课程的考试目标,满足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考核要求。本课题所在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商务、营销、管理、贸易第一线的,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素养,能够从事公司经营活动的营销组织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明确课程考试目标:一是知识目标,着重考查学生是否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包括对消费者一般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的了解程度,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原理、社会群体(社会文化)与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商品设计心理、价格心理和广告心理、营业环境设计原理及营销沟通原理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能力目标,核心是考查学生洞悉消费者需求的能力,包括基本的广告与营销策划能力、产品与品牌设计能力、定价决策能力、营业环境设计能力、营业沟通能力等,可以通过设计具体的情境问题来考查学生。三是素质目标,考试要注重对人的培养方面,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将来开拓事业,面对竞争所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包括人际交流、工作态度和服务素质、自我发展和适时应变、应付压力与自信等方面的素质。三个目标中,知识目标是为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服务的,知识目标的定位不应过高。

2.大力改进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突出职业能力方面的考核

考试考的是学生今后要用的、应具备的重要知识,而不是教材上讲了什么、老师讲了什么,就简单地拿来考。从卷面考试的题目设置来看,纯知识型问题(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题)分值权重应控制在卷面总分的30%以下,难度定位在容易题,考查的面应当广,选取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和论述等题型尽量不要出现,降低对知识记忆考核的要求。技能方面的考题分值应保证在卷面总分70%以上,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洞悉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动机、广告设计、商品命名、定价决策、营业环境设计、客户交流沟通等,选取的题型主要是问答题、操作题和案例分析题。题目设置的开放性要强,切入容易但深入有一定难度,答案不必搞标准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展现和潜能发挥。

考试的形式必须要完善,除笔试之外,增加实训和实践考试,以学生毕业后涉及的真实工作业务为载体,在六个学习情境中选取考试内容。包括广告诉求点的设计、消费者购买动机诱导、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运用各类社会因素变量细分市场、商品(品牌)设计、商场服务技巧的应用。实训的考试可以是书面作答,也可以是作品设计加答辩,还可以是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形式可以多样,但动手性要强,贴近实际的工作业务。考虑到本课的专业基础课性质,实训的考试还处于摸索阶段,占总成绩的20%为宜。

3.重视过程考核,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不论是卷面考试还是实训考试,都只是结果评价,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针对当前过程考核和结果评定脱节的情况,迫切需要强化过程考核。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平时的小考,考试内容分为卷面和实训两块,合计为小考成绩。二是围绕教学项目进行课堂练习、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现场展示、实地调研,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兴趣差异,可以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参与进来。教学项目以六大情境为基础来选取。

将过程考核纳入进来,本课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三方面:一是过程考核,占课程总评成绩的40%,其中小考成绩(卷面和实训合计)占20%,项目完成情况占20%;二是期末卷面考试,占总评的40%,卷面总分的70%以上要确保是技能型考试内容;三是实训考试,占总评的20%,一般安排在期末卷面考试前一周进行。

4.注重考试内容的时效性,不断更新考试内容

随着经济形态的演变,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行为也会随之不断发生变化,课程考试的内容应不断更新。卷面考试中的技能型考题应每年适时更新,尤其是案例分析题的材料选取要具备时效性,符合当前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新的消费现象。实训的考试内容也应不断调整,具备实际的应用性。

三、《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主要保障措施

1.完善课程考核的制度建设

课程考核模式的改进需要相应的配套制度来保证实施。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在学期初制定的授课计划中就应该将考核标准确定下来,包括过程性考核的内容及分值构成、卷面考试的出题说明及题目分值构成、实训考试说明及内容、分值构成;二是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审核制度,教研主任或组长应对教师的出卷、实训安排等进行审核,这种审核不是流于形式,而是按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把关;三是加强课程考核的常规化管理,教学管理部门应及时检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完成情况,教师出卷时应填写出卷说明书,说明考核的目标、题目、分值构成及预期效果,实训考试应填写实训项目构成及对应的能力目标、分值构成,尽量细化。

2.建立激励教师改进考核模式的机制

改进考核模式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有必要重新计算教师的过程性考核、卷面出题、实训考试等工作量。目前,这方面的工作量计算很少,过程性考核几乎没有,出卷阅卷等工作量一般只计2-4个课时,实训考试如果有,一般不另计算课时。因此,课时统计应在课程考核方面有所体现,才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考虑组织关于课程考核方面的竞赛,激励教师参与。

3.加强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建设

评价课程考核模式改进的效果,需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反馈,撰写考核结果的分析报告,分析过程中要考虑到班级、课程、专业、学院等要素,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分析报告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以便挖掘出更好的经验和措施,形成良性循环。

4.教材建设要跟上,以适应课程考核模式的转变

现有的课程教材大多是经过加工原来的本科院校教材而成,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考核要求。可以考虑出版高职院校专用的教材,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涵盖过程性考核项目,配套实训操作项目,方便学生训练。教材的课后习题要大量删除纯记忆型的问题,增加技能型问题,通过平时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适应考核模式的转变。

[1] 冯宇.改革“消费心理学”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J].黑河学刊,2015,(1):113-114.

[2] 张颖.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实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6):154.

[3] 刘咏梅.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59-261.

[4] 杨学坤,王琳静,诸刚,蒋晓,姚长永.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3):100-103.

2017-01-12

谢兰璋(1974-),男,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卷面实训考试
大学专业课平时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
——以卷面加分为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考试分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卷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