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传统文化传承的民间载体

2017-03-10 06:52黄招扬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谚语口头民间

黄招扬

(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谚语:传统文化传承的民间载体

黄招扬

(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谚语作为口头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经过千年的口传心授,以口传性、活态性、俚俗性、精炼性为四大表征。谚语是一部集传统文化、科技文化、民族文化等于一身的“百科全书”,涉猎之广,无任一部书籍所能及。谚语是大众思想的主要文化载体,有着巨大的历史惯性,其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俚俗性和民族性的转化,构建普遍的文化认同,让传统文化在民间流传千年。当代对谚语的研究工作核心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把握民间谚语的整体走向,搜集、整理并推广那些体现时代特征和民族优秀文化的最新民间谚语,构建先进文化。

谚语; 口头传统; 文化; 转化

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是农业社会中国人思想的本真表现。它产生于人们的劳作和生活中,是中国乡民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感情的直接反映[1],口语性强,鲜明生动,简练通俗,富有意义。谚语属于民间话语,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的同时,融汇了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内容包罗万象,因此被称为“历史的档案”[2]。许多民族的历史足迹、文化、信仰体系、美学观念、日常生活中许多地方性知识都沉淀在谚语中,通过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流传至今,是人类珍贵的口头传统文化遗产。

一、谚语的民间口头传统属性

人类的知识传承主要有口头传承和书面传承两种方式。简单地说,文化既保存在文字中,也保存在口头上。较之于书面传承,口头传承的历史要长得多。人类说话的能力起源于何时,至今不可考,但其早于文字的出现这一事实是可以肯定的。加之书写传统长期以来只是人群中极少数人掌握着的特殊技术,文字的使用比例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情况又是不一样的。对一些民族而言,历史记忆、知识体系、信仰传承、文艺创造等大都保存在口头传承之中[3]。宾夕法尼亚斯沃斯摩尔学院的大卫·哈瑞森和德国迈克斯·普兰克研究院的克兰克·安德森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世界上现存语言大约有6 000多种,而真正流行使用文字的,大约不到100种。以中国为例,中国有56个民族,而真正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只有不到10个。对于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都保存在口头传统中[4]。由此可见,在地球上每个角落的各种各样信息交流中,主要途径还是口耳相传。

口头传统包括民族史诗、歌谣、说唱文学、神话、传说、谚语、民间故事等口头文类以及与之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术。提到口头传统,人们更多地是想到史诗、歌谣、神话等,然而谚语确是口头传统中流传最广的、大众掌握度最高的一个。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将口头传统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5月23日,谚语(沪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11日,谚语(陕北民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中,谚语作为大众思维的载体,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信息传递角色[5]。民间谚语对于民族史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被称为记录民族文化的“历史活化石”和“文化土特产”。

二、谚语的特征

谚语作为口传文化的一种,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口传性,即谚语是通过人们日常生活口耳相传、言传身教,是以非书面形式传承下来的,广大人民是这一文化的传承人;二是活态性,相对于书面形式的固态传承,谚语是借助于人类语言的使用,依附于人类的表达和表述而存在的,是“活”的文化;三是俚俗性,谚语是传统文化的“俗化”转变,以其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特点,被广大人民所接受,进而得以广泛传播;四是精炼性,鲁迅称谚语为“炼话”,高尔基说谚语的语言就像“手指握成拳头一样”“压缩”过似的凝练[6]。从谚语的体例方面说,谚语善用短小的句式,揭示出深刻的哲理,是谚语有别于其他民间文学的一种特色。

三、谚语传承文化的方式

谚语是人们传承认知成果的一种言语艺术,是传承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以口碑的形式在世代的传诵中千锤百炼,成为民族语言的精华,即使在已经被历史湮灭了的西夏语言中,也发现了诸如“山中积雪者高,人中德有者尊”这样的遗存[7]。谚语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流传千年,受其口传性特征的制约,决定了其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俚俗性和民族性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构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从而被广大人民接受,并代代相传。

(一)俚俗性转化

谚语是大众思想的主要文化载体,其内涵受当下文化背景的影响,具有历史惯性。谚语在传播文化、思想时,对传承者的文化修养并不做过高的要求,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俚俗性地转化,将传统文化渗透在通俗易懂的短句中,便于人们的理解和接受,代代相传至今。

1.对传统文化的转化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但在中国古代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而且在现今社会仍然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重义轻利”的思想,用“义”、“利”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这反映了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儒家的核心主张是“和为贵”。“和谐”和“中庸”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不仅儒家,佛家、道家、墨家等诸家,也都主张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和”。

受文化水平的制约,很多寻常老百姓不能很好地理解“君子喻之于义,小人喻之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偏之谓之中,不易之谓之庸”等传统思想的表述,然后人们将这些思想俗化为:

宁可无财,不可无耻;

宁肯给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财;

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人怕私,地怕荒;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和气能招千里财,让人三步自然宽;

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

君子争理,小人争嘴。

较之于四书五经的传统学识,民间谚语对传承者的文化修养要求显然不高,而是通过将这些传统文化进行俚俗性地转化的方式,让传统文化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也正是有赖于这“接地气”式的文化适应性,谚语在民间得以流传广泛,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谚语这一载体,也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承。

2.对科技文化的转化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三千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字,如“禾”、“田”、“圃”。以农业为本的经济结构和以农为本的民族意识,让民间谚语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气息。我国古代农书就有了大量的农谚,例如,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耕而不劳,不如作暴”,汉代的《田家五行》中有“六月不热,五谷不结。”[8]农民作为谚语的创造人和流传人,决定了我国农谚的丰富性。人类在几千年的劳作中反复实践,总结经验,摸索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形成了各地方的物候特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与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将其浓缩到生动、简短的语句中,形成了许多农谚和概括性语言,在民间广泛流传。许多农事谚语和物候谚语,经过当代科学家的考证,大多符合科学规律,时至今日,仍可广泛适用。

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

冬耕深一层,好比上层粪;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沙山花生土山粮,高地芝麻洼地豆;

冬挖一口塘,秋收万担粮;

春雨少,用水浇,夏雨多,开渠沟。

自古以来,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大量记载了观天的详细记录;秦朝开始有二十四节气和各月大致的气候和物候记载;南北朝时期则总结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侵情返逆,劳而无获”的经验。观象台的建设在明代开始实施,至清末,西方国家开始在中国相继建立气象观测站。然而,这类较“官方”的气象信息,对于指导农民的生产生活略显鞭长莫及。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根据多年的观察积累的丰富经验,自发总结出了无数经典的气象谚语,成为民间的“天气预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气象谚语所承载的学识,不需要人们学富五车,只要认识动物,会看云听风就可以精确把握。而通过世代人民的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代代补充,这些知识的增长,今天仍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蚂蚁搬家,天要下雨;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乌鸦沙哑叫,大雨马上到;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早露宜出门,晚霞行千里;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又如,《广西地方地·永福县志》中有载:广西永福的潮水岩(又名龙岩),位于永安乡枫木村村公所驻地枫木村南面偏西,岩在石山上,周围也是高大石山。该岩从古至今,有不定期的潮水往外涌出。有时虽晴空万里,但岩内却突然潮水涌出,大则2立方米/秒,直泄山下,好似白龙。潮水时间长则半天,短则几分钟。有时岩外山洪暴发,岩内却无潮水,天晴则倒有水潮。潮水岩起潮水的缘由,至今尚未有科学的解答。但当地群众通过长年的观察,总结了潮水与气象之间的规律“早潮晴,晚潮雨;中午潮水必天晴,潮后三天无雨必长晴”。

(二)民族性转化

民间谚语的口传性特征,决定了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同样的思想和内容,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范围内传承,势必进行相应的民族性转化。其无论从语言风格和表述内容上都会融入当地民族的特色,即用民族特有的事物、特定的方言、乡音来讲特定的谚语,通过建构一种文化认同感,让谚语在本民族范围内就能被认可和接受[4]。正如谚语“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谚语在对文化进行民族性转化过程中,也在其中植根了各地“风土”,其中涵盖乡土乡俗、乡人乡情以及地方方言等方面。在中国的各地地方志中,谚语往往收录在“风俗”这一篇章中,这一现象也充分表明了谚语的民族性特色,同时也印证了谚语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民族性转化的传承方式。

例如,作为“马上的民族”哈萨克族,在创造和传承谚语的时候,也将本民族的自豪感融入其中,因此,关于马和以马为意象的谚语就特别多,俗称马谚。“马儿东转西转,离不开拴马桩;男儿走南闯北,迟早要回家乡”、“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一匹马的好坏,赛场里比一比;一个人的好坏,众人中听一听”……而“土”则是农耕文化的图腾,以农为本的民族则创造出无数与“土”有关的谚语,“农是百行本,万物土中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地犁三尺深,黄土变成金”、“抬头求人,不如低头求土”。维吾尔族男子的传统服装是袷袢,谚语中常常用它来泛指衣服。例如“生虱子的气,竞把袷袢扔火里”、“袷袢新的好,朋友老的好”;藏族谚语“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滴汗水换来的”等。汉谚的农业文化气息,哈萨克族谚语的游牧情怀,藏族谚语里透出的浓浓酥油香等,只有打上民族烙印的谚语才能被人们世代相传。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是地域文化结构的重要因素[9]。谚语在表达上也体现出了各地方言的特殊性。以上海话为例,上海人说“不”为“勿”,“你”用“侬”,“时候”用“辰光”等,这些地方特色在上海当地的谚语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起早勿忙,种早勿荒;

勿识字有饭吃,勿识人头饿煞;

千沙沙,拜菩萨,菩萨话侬矮答答;

侬会往南逃,我会朝北套;

有抲鱼辰光,就有晒网辰光。

四、谚语在传承过程中的流变

任何文化的产生与流变,都受其当下的时代背景所影响,民间谚语也不例外。谚语的创造者和传承者都是广大人民,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其思维方式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则势必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同时,也只有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的谚语才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具有流通性。因此,在浩瀚“谚海”里,一条谚语往往能折射出一段漫长的时代风貌。如:“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男人嫌女人一张纸,女人嫌男人只有死”、“沙子打不了墙,女儿养不了娘”、“饿死不离乡,病死不离床”、“好鱼不出自家田,好女不出本地方”等反映了封闭守旧,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带有旧时代的文化烙印;而“妇女能顶半边天”、“人要闯,马要放”、“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生儿生囡一色好,生病养老国家保”、“计划生育人人夸,儿女多了样样差。独生子女是枝花,多儿多女累国家。”、“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兵不强”反映的则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文化背景。当代谚语的流传,虽然不比古时那么普遍,但仍创造了不少反映现代人思维方式的“应景”谚语。如“要想生意长久好,售后服务不可少”、“花钱容易,挣钱难”、“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枕边的话像蜜罐子,不听也要信一半”等。这些都体现了谚语的时代烙印,其在千年流传中大量新事物、新词语会不断丰富、充实、更新。

民间谚语是中国文学流落民间的瑰宝。由于它是大众思想的主要文化载体并有着巨大的历史惯性,因此,在现代社会仍能发挥巨大的认识作用和深层文化心理上的导向作用。如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把握民间谚语的整体走向,搜集、整理并推广那些体现时代特征和先进思想的最新民间谚语是当下谚语研究的核心,对于构建先进文化,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0]。

[1]徐忠明.传统中国乡民的法律意识与诉讼心态——以谚语为范围的文化史考察[J].中国法学,2006(6).

[2]许钟宁.谚语的民族风格[J].修辞学习,2003(3).

[3]任洁玉.陕北民歌“神官调”的唱词特点及文化内涵探析[J].音乐天地,2016(6).

[4]朝戈金.非遗保护视野下的口头传统文化[N].人民政协报,2014-07-14(11).

[5]朝戈金.口头·无形·非物质遗产漫议[J].读书,2003(10).

[6]袁妮,李泽志,熊会.谚语——中国农业社会的心理结构[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7]许钟宁.谚语的民族风格[J].修辞学习,2003(3).

[8]周艳鲜.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16(6).

[9]言岚.方言谚语的地域文化解读——以醴陵方言谚语为例[J].船山学刊,2009(2).

[10]冯庆堂.简论民间谚语的局限性及现代走向[J].河南社会科学,2005(6).

Proverb:Carrier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eritage

HUANG Zhao-yang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GuangxiMinzu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06)

As the oral form of traditional culture,proverbs,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are characterized by oral transmission,activity,popularity and succinctness.Proverbs are an 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ulture,science and technology,which is inaccessible by any book.Proverbs,with great historical inertia,embody the popular cultural thought.By transform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national and popular culture,proverbs have constructed a common cultural identity,contributing to the popular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thousands of years.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es,focused on the innovation,inheritance,and integrity of folk proverbs,mainly highlight the latest and excellent folk proverbs and eventually promote themodeling and extension of advanced culture.

proverbs;oral transmission;culture;transformation

G127

A

1671-9743(2017)08-0015-03

2017-06-19

黄招扬,1980年生,女,广西南宁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史、民族学。

猜你喜欢
谚语口头民间
如何写口头通知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说说谚语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