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文化及芷江和平文化刍议

2017-03-10 06:52吴和平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芷江和平文化

吴和平

(芷江和平文化研究所,湖南芷江419100)

和平文化及芷江和平文化刍议

吴和平

(芷江和平文化研究所,湖南芷江419100)

和平文化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精神文化形态,思想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突出,意义十分重大,为我们推进和平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芷江和平文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和平文化; 由来; 内涵; 特点; 意义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和平文化建设,竭力遏制和消除战争、暴力和恐怖,推动和实现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正确认识和平文化及芷江和平文化,对推进和平事业有重要意义。

一、和平文化与芷江和平文化的由来

和平文化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和平”是人类阶级社会以来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将其上升到思想、文化的层面,明确提出建设和平文化,并作为对和平追求的精神和文化来看待,则是顺应当今时代潮流的结果。

战争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极大痛苦。世界各国人民非常痛恨战争而向往和平,《西线无战事》、《卡萨布兰卡》等大批作品,就是其真切的表达。今天,“在欧洲许多小镇都能看到纪念一战亡者的石碑,上面刻着的冰冷名字记录着无数家庭失去的儿子、丈夫或者是父亲。”[1]然而,这并不唯民众意志为转移。二战后,40多年的冷战,接连的局部战争,相互的军备竞赛,全球笼罩在战争尤其是核战之下。冷战后,又相继爆发许多战争。旧战火未湮灭,新战争再燃起,恐怖主义更蔓延,给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各种威胁,沉重打击人类和平美好愿望。人们禁不住发问:世界为什么有战争?有什么办法阻止?

虽然,战争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原因,但与思想和文化并不无关系。二战后不久,《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指出:“人类自有史以来,对彼此习俗和生活缺乏了解始终为世界各民族间猜疑与互不信任之普遍原因,而此种猜疑与互不信任又往往使彼此间之分歧最终爆发为战争。”[2]即思想和文化也是重要原因,从这些方面发掘和平力量,是遏制战争的重要途径。《组织法》还指出:“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文化之广泛传播以及为争取正义、自由与和平对人类进行之教育为维护人类尊严不可缺少之举措,亦为一切国家本着关切互助之精神,必须履行之神圣义务。”[2]极力推崇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开展和平文化建设,教育世界人民热爱和平、为和平而奋斗,规范和约束各国及政治家们履行维护和平的责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回应世界人民反战求和平的呼声,将“战争文化”升华为“和平文化”,开展和平文化建设。1989年7月,在科特迪瓦“男人头脑中的和平国际会议”首次提出“和平文化”概念,联合国及科教文组织等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认为和平文化不仅能防止战争,还能巩固持久的发展与安全。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围绕和平文化展开充分讨论。联合国定2000年为“国际和平文化年”,并将21世纪头十年拟为“世界儿童建设和平与非暴力文化国际十年”,通过弘扬和平文化,推崇和平文化价值取向,把公众凝聚起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谐。

抗战胜利受降地芷江,也是当年日寇淫威之地。二战时期,芷江人民遭受日寇的狂轰滥炸,无数民众生灵涂炭,和平是芷江民众梦寐以求的心愿。抗战胜利后,日本降使到芷江向中国人民投降,当时一幅“庆五千年未有之胜利,开亿万世永久之和平”的对联[3],道出芷江民众对胜利的喜悦与和平的心声。21世纪初,芷江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将抗战胜利文化升华为和平文化,依据丰富而又独特的和平文化资源,特别是抗战与受降的历史资源,并凭借和平文化节的载体,开展和平文化建设,有力地推动和平事业的发展。

二、和平文化与芷江和平文化的内涵

和平文化虽是新概念,但作为精神文化形态实已久远。人类社会以来,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和平的诉求及暴力的憎恨,实现对和平的保障和对战争的制约。许多组织与学者对和平文化深入探索。

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强调,和平文化是一种广泛的、多层面的总的概念,它意味着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神,和平文化是信念的集合体,是一种道德,一种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为人处世和作出反应的方式[4]。1999年53届联大的《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动纲领》指出:和平文化是由一整套价值观、态度、传统以及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构成的[5]。其实,和平文化也包括共识和约束,以及公约和规范等。还包括人们对和平追求和向往的实物形态,如奥运火炬,它是联系和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的和平友好象征,传递的是一种精神,是和平文化物化的体现。

所谓和平文化是指世界各个国家、地域、种族、民族、宗教、文化、群体以及个人妥善处理相互间以及与自然等各种关系的准则和方式,以及追求和平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信仰追求、显著特征、社会形态和物化的实物形态等文化形态的总和。换句话说,凡致力化解冲突、融释暴力、消除战争,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的精神和文化形态即为和平文化。具体到芷江和平文化,就是在芷江地域或与芷江有关联的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精神和文化形态的总和。

《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动纲领》指出和平文化基于下列要素:(1) 通过教育对话与合作来促成尊重生命,结束暴力,以及增进和实践非暴力;(2)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充分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以及不干涉基本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范围的事务的原则;(3)充分尊重和促进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4) 致力于和平解决冲突;(5) 努力满足今世与后代的发展和环境方面需要;(6)尊重和促进发展权力;(7)尊重和促进男女权利与机会的平等;(8)尊重和促进每个人的言论观点和信息自由权利;(9)遵守所有各社会阶层以及各国之间的自由、正义、民主、宽容、团结、合作、多元化、文化多样性、对话与谅解等原则[5]。

根据上述要素与和平文化实践,和平文化的精神实质是:(1)尊重生命,尊重人及其权利和自由。保护妇女与儿童,促进男女平等。尊重弱者,保护弱者的利益。以人为本,建立有爱心的社会。(2)尊重各国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和平相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3)践行自由、正义、民主、平等、公正、宽容、和谐、合作、文化多样性,遵循积极对话和相互谅解等准则,消除冷漠、偏见和歧视,增进平等、宽容和合作,培育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4)反对战争和暴力,以对话与协商、了解与交流、合作与发展来消除对立和冲突,广泛宣传和教育,铲除仇恨的根子,播下和平的种子,从源头上解决战争和冲突发生的问题。(5)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我们与后代人发展问题,力求人与自然和谐,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良好生存空间。

芷江和平文化的精神实质则是:(1)抢抓机遇、和气生财的发展观念。芷江人民以和平和谐保发展,用发展促和平和谐。(2)舍生取义、献身和平的正义情怀。抗战中,芷江中外军民,为了和平和民族大义,甘于奉献,勇于牺牲。(3)海纳百川、和衷共济的开放心态。长期以来,芷江各民族和睦相处,各种文化相互包容。(4)诚信友善、和气致祥的和谐意识。芷江民众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秩序良好、安居乐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顺应自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芷江人民为了和平发展,顺应自然,艰苦奋斗,勇往直前[6]。

总之,和平文化的本质就是化解冲突、融释暴力、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宗旨是造福人类、福祉天下。

三、和平文化与芷江和平文化的特点

和平文化除与其他精神文化形态有相同之处,更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综合性。和平文化是倡导和平的综合文化现象。一是它是跨文化的综合体。如前所述,“和平文化是一种广泛的、多层面的总的概念,它意味着有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神,和平文化是信念的集合体,是一种道德,一种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为人处世和作出反应的方式。”[4]“和平文化是由一整套价值观、态度、传统以及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构成的。”[5]二是它是跨领域的综合体。它将整个世界为研究和活动对象,专注从人际关系到国际关系等各个层面上的相互作用,注重发挥各个领域和学科在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平文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不仅限定在文化层面,而且涉及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它以和平为目的,以构建一种有利于和平、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冲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来实现这一目标。它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它既‘和平文化’的影响和作用。”[7]

普遍性。和平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处事原则,具普遍指导意义。一是它是超越性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由于和平文化的综合性,它从人类高度思考问题,超越个体、种族、民族、国家、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局限,从各种文化形态中汲取和平因子,继承与升华出一种全新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形态,为人们普遍认同、接受和推崇。在和平文化引导下,推动各种文化向利于和平的方向发展,在各自文化领域或以各自的行事方式去体现和实现和平文化的要求。二是和平文化的核心就是和平。它公开地将和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把它作为行动指南、终极目标与根本使命。生命是最基本的人权,只有人的生命得以保障,才能够谈得上其他权利与发展,自由、正义、民主、平等、公正等都是建立在它之上的。和平文化反对战争暴力,传播和平种子,净化人们心灵,规范人们行为,是最具指导意义的文化形态。

实践性。和平文化包括理论、教育与实践,但更专注教育与实践等活动。一是它起源于和平的实践。经历战争的灾难和威胁,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痛定思痛,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致力于和平文化的传播与弘扬,维护了世界的总体和平、防止了局部战争的扩大和制止了恐怖暴力的扩散。二是它服务于和平的实践。和平文化离不开理论研究,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更需侧重于实践。1992年教科文组织将和平文化项目纳入联合国维和行动。52届联大把2000年定为“国际和平文化年”,53届联大把21世纪头十年定为“世界儿童建设和平与非暴力文化国际十年”。2010年又定为“国际文化和睦年”。2013年又启动“文化和睦国际十年”计划。《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动纲领》又提出8项和平文化行动的指导原则、具体建议。为协调和平文化行动,到2005年底止,教科文组织在196个成员国设立249个联络点。全球有1188个组织为“和平文化”全球运动的活跃分子,开展1361项关于“和平文化”的重大活动,完成253个交流项目[7]。

作为后来居上的芷江和平文化,同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民族性。芷江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侗族自治县之一,千百年来芷江各族同胞创造了和谐的民族文化。“侗”字寓意侗族鼓励聚集而居,提倡人们共同劳动生活的传统,体现侗族人民崇尚和平和谐的美德。在每个侗寨到处都有体现“里仁为美”的载体,鼓楼是集合群体力量协调群际关系的重要载体,风雨桥体现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精神,引导教育人们和睦相处,和顺相生。今天,芷江人民主张和为贵、讲团结、不争强好斗,冲突纷争都以和平和谐方式解决。芷江人的行为方式、传统习俗,无不反映出芷江为和谐和美的侗乡,如芷江饮食就具有浓郁和谐元素,侗寨普遍流行吃合拢宴,这是侗家热情好客的友好餐饮方式。

唯一性。自近代开始,中华民族屡受帝国主义欺侮,而中国人民的每次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都被迫签订赔款割地的不平等条约。直到日本宣布投降,日本降使飞抵芷江向中国人民乞降,才结束这种屈辱的状况。芷江从此成为中国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由侵略强盗向中国人民投降的地方,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留有难以磨灭的光辉一页。如今,芷江遗留和建有大量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抗战和受降的和平文化标志性建筑:血字型受降纪念坊、受降典礼会场、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中美空军指挥塔、盟军在远东的第二大机场等,以及国内唯一纪念抗战胜利受降的专题纪念馆和全面反映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战史绩的专题纪念馆。

国际性。芷江是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见证地和纪念地。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援华志愿队战士们不远万里来到芷江,中外军民在这里共同浴血奋战,取得抗击日寇的辉煌战绩,谱写了光辉的历史诗篇,也遗留和建有大批反映二战和受降的和平文化标志性建筑。不但真实地记录和见证了芷江中外军民并肩抗击日寇保卫和平的艰难历程和战斗友谊,也使得芷江抗战突显了国际化的基因。芷江和平文化资源,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和平文化资源,是增强中外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的深层次精神内涵。

四、和平文化与芷江和平文化的意义

作为有着普遍指导意义的和平文化,具有造福人类、福祉天下的积极意义。

陶冶教化。和平文化陶冶情操,教化风气,弘扬美德,培养爱心,能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加强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和平文化教育,能在他们心中播下和平种子,陶冶和平情操,培养和平力量。在芷江和平文化熏陶下,第三届和平节前夕,芷江城南小学一学生致信联合国秘书长:我有一个愿望,想用一个普通小女孩最真挚的爱心与期盼,向您和世界各国领袖呼吁:关注儿童,祈祷和平,愿爱永驻人间。潘基文感谢小朋友,并作有关和平内容题词,还寄亲笔签名个人照,表示对芷江和平文化节的祝贺[6]。正是和平的作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在和平文化建设中,狠抓儿童教育,《2000年世界儿童白皮书》强调,下定决心,专注于青少年一代,完成克服构造性暴力、贫穷和种族歧视等世界性问题。

激励鞭策。和平文化激励鞭策人们为和平奔波、奋斗、甚至献身。二战后不久,核竞争的升级,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们在和平文化感召下,意识到战争尤其是核战残酷,认识到科技与和平的密切关系,为此,出版刊物,揭露战争,教育民众,宣传和平。他还改变了反对一切战争的立场,主张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为打垮纳粹,为保卫人类的和平、自由、民主和文明,冒受迫害的危险,亲自任“原子科学家紧急委员会”主席,积极投身反法西斯战争。“他虽然没有像海明威一样直接走上战场——他太老了,上战场只能变成累赘——但他确实亲身参加了美国的战争行动,成为美国海军军械局顾问。1944年,65岁的爱因斯坦在堪萨斯州拍卖了1905年狭义相对论手稿,以600万美元成交。爱因斯坦没留下一分钱,全部捐献,支持反德国法西斯的战争。”[8]

规范约束。和平文化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不敢越“和平”雷池,不敢公开喊反和平。如美国原总统奥巴马即使在执政后期,还不忘继续推行其重返亚洲战略,鼓吹“中国威胁论”,从各方面围堵与遏制中国。但在2014年11月11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会晤时,也不得不表示担负和平责任:“美方愿意同中方坦诚沟通对话,增进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经验,有效管控分歧,避免误解和误判……愿意同中方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共同促进亚太和世界和平与安全。”[9]由于和平文化的约束力,《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动纲领》要求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和民间社会把宣言的规定作为其活动的规范。

化解冲突。和平文化化解冲突、融释暴力,减缓或消除战争威胁。国际基督教和平派出代表调解巴以冲突,把双方的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召集一起讨论和平问题,力求通过和平方式助推冲突的解决。一个从事和平解决冲突的“超越”组织单在2005年前就参与斡旋了斯里兰卡、中东、亚奇、乌干达、利比亚等地的冲突。一个成功例子就是在厄瓜多尔和秘鲁间建立“两国区”[5]。所以,当今面对世界各种冲突,尤其是极端主义的威胁,如何用文化的对话、交流及认知,来化解矛盾与冲突,已被联合国、欧非阿盟和大多数国家所认同。在《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基础上,联合国于2012年又设和平高层论坛,每年9月举行,专注全球冲突问题的化解。

芷江和平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彰显和平文化的魅力,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

促进世界和平。芷江和平文化促进与世界交流,先后有美国前总统卡特、韩国前总理李寿成等政要,美国、泰国等各国驻华使节和政府代表团,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专家学者,特别是俄美二战援华老战士及家属,前来参加和平文化节及各种和平活动。85岁高龄飞虎老战士墨尔·巴格特感慨地说:我虽不年轻了,但还能为中美间的友谊做事,愿不断做下去[10]。芷江与世界加深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世界各国政要及和平人士纷纷为芷江和平文化节题词,在《芷江和平宣言》签字,宣誓对和平的主张。芷江与世界各国合作,与法国格朗康迈西市、美国松鹤市、俄罗斯基洛夫斯克市结为友城,法国兰斯市受降纪念馆、美国陈纳德纪念馆与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缔结友好馆,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社会和谐。芷江和平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一是芷江和平文化深入民心,人们的和平和谐意识普遍增强,无论做什么,都要事先思考是否符合和平和谐的要求,自觉地以和平文化的价值观规范言行。人们不仅在心地里崇尚,而且把它写在脸上,更用物化形态表达出来。在芷江,和平元素随处可见,人们自发地用和平命名物体,凝结了民众对和平的珍惜、追求和向往。二是和平和谐意识真正落到行动上,整个社会呈现一派祥和气氛。人们心身舒畅,以自信自尊、和平和谐、健康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和荣誉。人们具有顾大局、行谦让、讲和睦的良好素质,处处表现出讲礼貌、讲风格、讲秩序的良好道德水准,能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履行公民责任,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芷江社会氛围得到改善。

促进两岸和解。芷江和平文化促进两岸和解,受降纪念坊是国共两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展开合作、取得抗战胜利的历史见证,是共产党尊重历史的铁证,是增进两岸互信和解的良好载体。到芷江参加和平文化节的台湾二战老兵感受到大陆的和平意愿和决心。台湾装甲兵原司令游杰士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这样有意义的日子里,大家共同庆祝,由衷感到高兴。中共客观公正评价和肯定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历史,我十分欣然。而今台湾“去中国化”,我十分痛心。相信这样的节会对台湾同胞有很大触动。台湾二战老战士洪振翔说:我看到大陆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太高兴了。我经历抗战时期兵荒马乱、烽火连天的岁月,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太苦了。感到今天的和平非常不易,由衷期盼两岸早日统一,有和平发展的环境,再不受战争之苦[6]。芷江和平文化促进芷台交往,创建湖南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不断扩大民间经贸、文化、农业等交流合作,举办五届和平文化之旅等。

促进芷江发展。芷江和平文化推动芷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促进三个产业协调发展,特别是助推和平文化旅游业走上快车道。芷江现已形成和平文化、抗战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五大旅游,开辟和平文化及抗战文化旅游区、和谐生态旅游区和侗族风情旅游区,具体为反映抗战胜利的受降旧址景区,反映浴血抗战的湖南抗战纪念馆及芷江抗战遗址景区,反映维护和平联合抗战的飞虎队纪念馆景区,反映芷江人民追求和平的万和鼓楼、龙津风雨桥、天后宫等景区,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的三道坑景区、明山景区、氵舞水河景区与花山寨景区,以及体现芷江民族风情的碧河、客仁棚、大山、龙神等特色村寨景区和侗文化城景区[11]。据统计,2016年芷江接待游客48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1亿元[12]。

总之,和平文化与芷江和平文化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精神文化形态,思想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突出,意义十分重大,为我们推进和平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1]傅莹.不能忘却的记忆——百年内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J].求是,2014(9).

[2]百度文库.[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a18fedbff121dd36a32 d82ae.htm l.

[3]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局.芷江记忆[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4.

[4]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5]联合国网.[EB/OL].http://www.un.org/chinese/documents/decl-con/docs/a-res-53-243.pdf.

[6]芷江和平文化研究所.芷江和平文化简明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8).

[7]陈怀凡.综述国际上的“和平文化”运动[J].当代世界,2006(4).

[8]爱因斯坦的战争与和平.[EB/OL].http://cul.qq.com/a/20160309/03477 9.htm.

[9]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奥巴马.[EB/OL].http://news.ifeng.com/a/20141112/42445820_0.shtml.

[10]飞机被击落,中国老百姓救了.[EB/OL].http://news.163.com/15/0906/01/B2PU0CV700014AED.html.

[11]刘冰清,吴静黎.夯受降名城铸和平圣地——芷江侗乡和平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三峡论坛,2016(6).

[12]内部资料.2016年芷江侗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On the Peace Culture and Zhijiang Peace Culture

WU He-ping
(Zhijiang Peace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Zhijiang,Hunan 419100)

Peace culture is an ancient and young spiritual culture.Its ideology is broad and profound,its features are distinctive and striking,and its significance is of great importance.It has laid a goo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u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of peace.Zhijiang peace culture is typical.

Zhijiang peace culture;origin;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ignificance

G122

A

1671-9743(2017)08-0026-04

2017-06-26

吴和平,1958年生,男,侗族,湖南芷江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和平文化、抗战文化。

猜你喜欢
芷江和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难忘芷江红
谁远谁近?
芷江受降纪念坊有感(外四首)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