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公信仰的儒学特征及其传布广泛的原因

2017-03-11 13:06
关键词:关公关羽儒学

魏 鹏 飞

(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论关公信仰的儒学特征及其传布广泛的原因

魏 鹏 飞

(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儒学以仁为核心,以忠恕为贯通,在修身、亲亲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泛爱众人,逐渐提升道德,完善人格。关公信仰的基点是儒学,关公的忠、义、仁、勇等品格完全契合《论语》《孟子》等典籍所展现的孔孟之道,并且具有普世价值。包括关公信仰在内的儒学,其教化的对象是人,教化的重点是道德,这不但避免了与佛、道等宗教派别在争夺信徒上的直接矛盾,还抓住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因而能在海内外得到广泛的传播。

仁爱;忠恕;关公信仰

《三国志》中的关公是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既有忠、义、仁、勇等优点,也有骄矜、自伐等缺点,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道:“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1]567应该说,这才是真实的关公。随着儒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关公良好的品德愈加重视起来,其忠、义、仁、勇的品行被不断升格,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关羽到关公再到关帝,终于由品格崇高的历史人物转变成为威严的神灵。这不但生动展现了古人“造神”的过程,也寄托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对于善良德性的召唤。限于篇幅,笔者仅从“仁”与“忠”等方面着眼,以点代面,对关公精神进行简单的探讨,并对关公信仰广布海内外的原因进行解析。

一、儒学的基本特点

(一)儒学与“仁”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即爱人。《论语·颜渊》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28《中庸》亦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2]55

东汉许慎被誉为“五经无双许书重”[3]2588。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仁,亲也。从人从二。”[4]161这说明,“仁”就要亲近爱护别人,所以该字要“从人”①。但怎么理解“仁”字还要“从二”呢?我们可以从《说文解字》对几个字的解释中看出端倪(文中的着重号均为笔者所加)。

二,地之数也。从偶一。[4]285

亟,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4]286

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4]286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4]7

这就是说,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二”不仅可以表示“地之数”,更可以表示“天地”之意。这正好符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174的说法。从这个角度看,“仁”的“从人从二”,正是指人生天地间,立身行事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孔子所讲的“仁”绝不是常人所谓的情爱,而是类似于佛道两家所说的慈悲。《论语·学而》云:“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5为了养成良好的道德,儒家采取的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办法。先让人从日常生活中的孝悌之道做起(入则孝,出则弟),养成谨慎信实的言行(谨而信),然后在为人处事中泛爱别人(泛爱众),并且亲近有仁德之人(而亲仁)。在道德培养与人格塑造完成后,如果还有精力和时间(行有余力),就去学习古人流传下来的经典文献(则以学文)。

由此看来,孔学的实质就是进行扎实的道德教育,让学习者在日常的事务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每个人都成了好人,最终也就成就了以德教为基础的王道。所以在孔子时代,儒学是以身体力行为特点的,它并不是记诵之学。因而钱穆说:“孔子之学,皆由真修实践来。无此真修实践,即无由明其义蕴。”[6]5

《大学》开首即是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后是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论述都表明,儒学是教人做人的,是教人向善的,是以德教为基础的,是以王道为目的的。

(二)“仁”与“中”“恕”“忠”

孔学的核心的确是“仁”,其实就是慈悲,而绝非一般的情爱。《中庸》的相关论述可以作为证据。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2]53

儒学要求保持一种中和的心态,不要被喜怒哀乐忧思恐之类的七情所控制。一旦情绪有所波动,就要让它回复到“中”的状态。如果对佛道之学有所涉猎,就会知道,儒家所谓的“中和”与佛道要求的慈悲正是贯通的。

一个修养有成的人,必然能时时刻刻保持这样一种平和的心态。一旦发生矛盾时,就会先想到别人,站到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就是孔子提倡的恕道。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3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11

钱穆认为:“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人心有相同,己心所欲所恶,与他人之心所欲所恶,无大悬殊。故尽己心以待人,不以己所恶者施于人。忠恕之道即仁道,其道实一本之于我心,而可贯通之于万人之心,乃至万世以下人之心者。”[6]98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正是心理学上所谓的换位思考。如果每个人都能无私无我,先他后我,养成遇事内省的习惯,就属于修养有成的表现。其实,不仅是坏事,就是好事,自己看到了也要找一找自己的内心,看有什么不好的想法还没有放下,还有什么不足值得改进。因为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1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2]37

这就把自己的内心放在日常事务中加以磨练,过则改之,善则嘉勉,尽量保持平和的心境,养成遇事内求的习惯。

除“仁”“恕”外,《论语》对“忠”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忠”的本义是指尽心尽力做好某事。根据所“忠”对象的不同,又有不同的意思。如果是针对自己,那就是“忠己”。如《论语·颜渊》云:“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2]28何宴《集解》引王肃云:“言为政之道,居之于身,无得解倦,行之于民,必以忠信。”[7]109如果是针对别人,就是“忠人”,是指待人以忠。如《论语·子路》云:“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2]30邢昺在《论语注疏》中说:“唯仁者居处恭谨,执事敬慎,忠以与人也。”[7]118“忠”还可指“忠事”,大致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忠于职守”。如《论语·学而》的“为人谋而不忠乎”[2]5。又可指“忠君”,如《论语·八佾》“臣事君以忠”[2]9-10。还可以是“忠道”,如《荀子·子道》“从义不从父,忠道不忠君”[8]529。总而言之,“忠”就是指个人专心致力于某事某人。

孔孟之说以“仁”为核心,“忠”“恕”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在《论语》《孟子》中多有体现。例如《论语·里仁》云:“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11邢昺在《论语注疏》中说:“忠,谓尽中心也;恕,谓忖己度物也。”[7]37

孟子进一步明确了“忠”的本质。《孟子·滕文公上》云:“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2]81在孟子看来,“忠”的目的在于求善。

总之,孔孟之学以仁爱为核心,要求修行者保持中和的状态,在与人接触时,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碰到好人还是坏人,都要换位思考,切实做到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但推己及人,也要以诚待人。这样,孔学就形成了以仁、忠、恕等为基础的道德实践和人格修养体系。

二、正史中的关羽具备了忠、义、仁、勇的品质

《三国志》等正史对关羽的记载并不多,不过通过陈寿等人的描述,人们确实可以领略到关羽的崇高品格。

(一)忠人忠君,以诚待人

关羽与刘备、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1]560,交情深厚。当刘备困窘时,关羽就是“忠人”;当刘备发达时,关羽就是“忠君”。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相比而言,“忠人”与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操守。

曹操打败刘备、擒获关羽之后,虽然以汉室之名册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但又始终不能放心。《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指出:

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1]560

“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是说立下了生死之约,不能背叛。“曹公义之”,是说曹操认为关羽很讲义气。关羽忠于刘备,这为曹操所欣赏。后世将关羽不断升格,主要也是敬重他忠人、忠君这一点的。刘备前半生流离失所,关羽始终忠信可期,不受曹操功名利禄的诱惑,令人敬仰。

(二)勇敢坚毅,意志坚忍

《关羽传》中对其勇敢的描写,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关羽勇冠三军,乃万人敌。例如:

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1]560

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1]561

前者说明关羽本人武艺高强,确为万人敌。后者说明关羽具有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敢于纳降招贤,唯才是举,不仅招降于禁,还能号令“群盗”。由此来看,关羽拥有良好的战役指挥能力。

其二,关羽勇敢坚忍,意志坚强,尤其表现在刮骨疗伤上。《三国志》对此描写详细: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1]561

(三)不慕荣利,义薄云天

关羽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1]560,这是对刘备的义气。他被曹操“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1]560,解了白马之围、受封汉寿亭侯之后,一旦得知刘备的下落,就“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1]560。视钱财爵禄为粪土,现在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关羽所具有的忠、义、仁、勇等品行,与儒家学说是非常契合的。忠君爱国,勇敢坚忍,不慕荣利,义薄云天,这些高尚的品格汇集于一身,最终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高山仰止的“武圣”形象。

三、关公信仰在国内外长期流传的原因

关公升格为神灵之后,兼跨三教,关公信仰遍布海内。后来,关公信仰又随着华人的足迹,沿着不同路线,传布到世界各地。对于关公信仰长期流传的原因,前贤时哲多有论述,笔者在此只提出自己的两点看法。

第一,关公信仰立足于儒学,是教人做人的,从而避免了与佛、道等宗教派别在争夺信徒上的直接对抗。

按传统的观点看,儒家是入世的,佛、道两家则是出世的。这就廓清了三家之间的界限。孔子在世时很少论及性命、鬼神与天道,当然更没有建立自己的天国世界。孔子只是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与所思所感来教化弟子,感召世人,目的是让俗世中的常人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并加以身体力行。关羽作为忠、义、仁、勇等优秀品格的代表,在世时更是有血有肉、快意恩仇的英雄。因为有了高尚的品格,所以关羽才逐步升格为神灵。由于教化的对象和目的都不相同,儒家就避免了与出世的佛、道两家之间的根本冲突。自隋唐开始,儒家经典就一直是国家机关科举取士的主要内容,士大夫阶层一直是维系世俗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支柱。如果孔学一开始就走入了一种宗教形式,也创制了自己的清规戒律,也信仰自己的天国和神灵,那么为了争夺信徒,就必然具有排他的性质。如此一来,佛、道、儒三家怎么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保持一种互补协调的状态呢?

宗教中最忌讳乱修。不但修佛家的不能修道家,就是同一宗教内部的各个法门之间也不能随便掺着修。宗教信仰复杂的地区,往往会引起宗教冲突。

孔孟之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关公信仰展现的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正因为儒学是奠定人之为人的一系列观念,所以才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并且不与当地的土著宗教发生势同水火的矛盾。可以说,儒学和关公信仰管的是世俗中的人,这个特点使它具有了一定的普世性。

第二,儒学教人重视道德实践和人格塑造,从而抓住了人之为人的核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它的主体却是由儒、道、佛三家所共同体现出的修炼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以慈悲众生为基础,将内省作为最重要手段,“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了能够正确自省,还需要有正念正行,所以孔子有“苟志于仁矣,无恶也”[2]11的说法。王阳明则将立志做圣人看作学者修习之端。

其实,中国古人一贯重视道德:老子留下的五千言就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两部分;佛家讲积德行善,认为高德之人可以修出高功。

孔子教人,是从道德的提升入手的。孔子要求世俗常人在对待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朋友、君上时,都要有仁爱之心。孔子要求为学者时刻保持未发之中的状态,一旦矛盾出现,就要体察自身,内省自我,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2]35正是此意。关羽的生平事迹,也很好地诠释了忠、义、仁、勇对于人格完善所起的作用。据说是关羽降笔所作的《关帝觉世真经》,与《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等,一道成为最受尊崇的善书,常结集在一起,以“三圣经”之名刊行。按照内容分析,《太上感应篇》属于道家,《文昌帝君阴骘文》属于佛家,而《关帝觉世真经》正是属于儒家,其中多为劝人行善之语。

以孔孟之学的文教为基础,再加上关羽、岳飞等文武兼修所展现的武教,就会促使一般民众道德的提升,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出现很大的变化。盛世时人心归善,乱世时也有正人君子不时涌现,振奋人心。每当朝代交替之时,往往都是儒者中的翘楚坦然赴死,舍生取义。这都是忠、义、仁、勇的生动体现。

总的来看,关公信仰立足于儒学,关羽的忠、义、仁、勇等品格完全符合《论语》等书所展现的孔孟之道,并且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易被海内外民众所接受,并被不同宗教吸纳为新的神祇。教人做人、倡导重德,是孔学能够在中国长期流传的重要原因。前者避免了与其他宗教在争夺信徒上的直接冲突,后者抓住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符合中国一以贯之的传统。关公信仰能够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其原因也大抵如此。

注 释:

① 某字从某,是说前一个字的意义与后一个字所代表的意义类别有关系,后字不是单纯的声音符号.

[1]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 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

[7] 阮元.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台北:艺文印书馆,2008.

[8]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责任编辑 王治涛)

The Confucian Characteristics of GUAN Gong Faith and Its Reasons of Wide Prevalence

WEI Pengfe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China)

Confucianism takes benevolence as the core, the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as the rule. On the basis of self-cultivation and kinship, the Confucianism endeavors to achieve universal love and gradually improve morality and personality. The basic point of GUAN Gong′s belief is Confucianism. GUAN Yu′s loyalty, virtue, benevolence and heroism are fu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octrine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which were advocated in the classics "AnalectsofConfucius" and "MengZi", Confucianism, including GUAN Gong′s belief, aims at cultivating people and emphasizes to educate their morality. This not only avoids the direct contradiction to the struggles among religious believers of Buddhism, Daoism etc., but also seizes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therefore, Confucianism is widely disseminat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enevolence;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GUAN Gong faith

2016-12-26

魏鹏飞(1979-),男,河南宝丰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文字训诂学、经学研究.

10.3969/j.issn.1674-5035.2017.02.002

C912.67

A

1674-5035(2017)02-0005-05

猜你喜欢
关公关羽儒学
“关羽”去世
藏传佛教关公信仰新论
关公面前耍大刀
华容道
儒学交流在路上
关公工艺
闲话关羽护嫂
关羽大意失荆州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