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及其启示

2017-03-11 15:09倪晓昉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禅定藏传佛教心理健康

倪晓昉,曹 莹,沐 炜

(1.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2.盘龙区鼓楼派出所,云南 昆明650000;3.云南大学 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500)

试论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及其启示

倪晓昉1,曹 莹2,沐 炜3

(1.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2.盘龙区鼓楼派出所,云南 昆明650000;3.云南大学 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500)

藏传佛教是东方研究心灵的经验性科学,在其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藏传佛教文化为我们展现了具有东方魅力的心理健康思想,它对于我国本土化的心理健教育有着很强的启示作用,也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其“无我”的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对挫折形成正面的归因,增强对危机的处理能力,同时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禅定”作为一种修习方法,可以为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提供一种简易、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藏传佛教文化;心理健康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

藏传佛教是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1],在我国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西藏以及邻近西藏自治区的地区比较流行,它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价值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文化。

藏传佛教作为公元十世纪后期藏族社会最具凝聚作用的精神力量与社会意识形态,对藏民族的历史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藏传佛教是藏民族的根基,是形成和凝聚藏民族的主要文化纽带[2];除此之外,深受藏传佛教文化影响的其他民族大多具有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这与藏传佛教的教义密不可分。有学者认为,藏传佛教对心灵、自我和人性的认识使得心理治疗重新审视已经确立的心理健康和病态观念,促使心理治疗从单纯治疗精神疾病转向重视心理成长和发展,促成了从身、心、灵三个角度综合衡量心理发展的整合心理健康观[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下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社会上有关在校大学生的种种极端事件让我们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措施大多采用西方心理学或我国汉文化体系,对少数民族地区及其大学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而藏传佛教文化中蕴含的“无我”心态和“禅定”方法,可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调整大学生的心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提供有益的启示,同时,藏传佛教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对于了解人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无我”: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

“无我”是佛教体系的核心,即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佛说法五十年,一言以蔽之,曰‘无我’”[4]。“佛教认为一般人所认定的‘自我’和外道所坚持的‘实我’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所说的‘我’,不过是把‘意识相结集起的统一状态’认为实体,且妄执这一实体就是‘我’。然而在佛家看来心理状态本是变迁无常的东西,怎么会‘有体’?”[5]。

具体来看,“我们所能看到的‘我’究竟是什么呢?依据佛家缘起说,‘我’不过是由‘五蕴’和合而成”[5]。“五蕴”,是将人的存在分成色、受、想、行、识五个部分:“色”一般指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现象,“受”是我们与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苦与乐的感受,“想”即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意识,“行”泛指我们大多数的意识活动,“识”是我们对于主体与客体之间区别的认识。“五蕴之广义是指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的总括,即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总和,狭义则是现实人的代称,即‘五蕴’暂时和合而成‘人我’”[5]。也可以说,我属于“假我”并非实实在在的我。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都是一个我字,例如我如何如何,我该怎么办,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这使得我们在面对事情时多从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旦发生对“我”不利的事情时,容易把不幸归咎于世事的不公而产生种种心理困扰,其实,“我”以及与“我”有关的一切本来变化无常,就没有必要追逐这些空有的东西。

藏传佛教认为,“在世俗世界中的‘我’,是凡夫之心到达开悟的一大障碍。日常生活中各种“想不开”莫不与“我执”有关,因为有了‘我执’,才无法放下,才滋生出各种烦恼与悲伤”[6]。也就是说,生命和生活的现实是苦,而苦的根源来自于“我执”,烦恼的根源也可归结于“我执”,与上面的概念相对应,“我执”即是对“假我”的执念。人因为有“我执”的存在就产生了很多的贪念,以及各种各样的烦恼。这是对于生活现实和心理事实的理解,放下“我执”就是对它们的超越。“无我”的心理健康观就是对于苦的接纳和包容,即我们清楚这种苦是必然存在、不可避免的,所以当我们面对“我执”所带来的困扰时就不容易形成负面的归因,而是正确的看待它,因此也就减少了由于“我”的失去所带来的心理困扰。

这里所说的苦,也可以用藏传佛教理论中常用的“无常”一词去理解。我的身体形貌,我所拥有的等等,实际都是变化无常的,对于这一点而言所有人都是相同的。既然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都受无常之苦,那么,我们学着去理解和包容无常所带来的苦,就能对无常所带来的结果形成正面的归因。

当我们通过禅修的方式克服了“我执”,完全将心灵净化到一种自由自在、无碍的境界,此时我们所经历的过程便是证得“真我”的过程。所谓证得真我,即对自我的一种如实正见,首先是从认识、改造、完善假我入手,进而观修无我而实现真我,即先解决自我意识上的问题,达到相当成熟的层次后方可再修观无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培养健全的自我与发展真我应并行,须先了解、释放有缺陷的自我,明白自我防卫和他人的希望如何遮掩我们的真我,让心从恐惧、迷惑、愤怒中释放,进一步发展人格、智慧、悲悯[7]。

综上所述,“无我”即为放下对假我的执着与执取并证得“真我”的境界,即当我们充分认识到假我,理解和包容无常之苦,克服了“我执”之后就逐渐能够得见真我,达到无我的境界,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即无我的心理健康观就是对于生活不幸事件的正确看待和正面归因。

当然,“佛教中的“无我”并非否认自我意识的存在。西方心理学中的“自我”,主要解释为个体所意识到的自己身心特征的综合体、或对自己存在及其生存状态、特点等的觉察和认识,而佛教中所提倡的“无我”要放弃的是那个“假我”,“假我”恰恰与西方心理学家中所提到的动物性的、名利性的、个体分裂的、社会比较中的不由自主的“我”是一致的,呼唤的“实我”则是清净无染、安宁自在、超越生死、真实永恒的自我本来面目[6]。

二、禅定:一种可操作的完善心灵的方法

禅定是藏传佛教中一种主要的修习方法,是一种精神训练方法,因其具有很强的身心治疗作用而受到了重视。《西藏生死之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提醒世人,“现代文明教给我们的是把精力投注于外界。由于我们一向习惯于向外索取,急功近利的我们懒得耗费时间省思自己,甚至于我们不敢向内看……我们不敢坦诚地反思‘我们是谁’,匆匆奔走使我们感到安全、把自我淹没在嘈杂的人群里感到习惯,我们就这样一刻也不肯安静,心甘情愿或是糊糊涂涂的失去了‘向内看’的能力。‘向内看’的具体实施方法之一是‘禅坐’。‘禅坐是为了唤醒我们自己像天空般的心性,让我们认识自己的真面目——不变的、构成整体生死的纯净觉性。’由禅坐进入禅定,指一种寂静中的审虑,‘是一种通过意识的自主控制达到知自心的训练技术。’所谓禅,是指不执著于所有境界相;所谓定,是指内不动心;所谓‘禅定’,是指念心清净,外禅内定;所谓外禅内定,是指禅定一体:对外境不起缘染,对尘世种种的欲望不动心,对内心同样没有贪爱,没有执着。”[6]“一位上师把禅坐形容为‘把心悬挂在虚空中,毫无所著。’……把你想象成虚空,接纳着整个宇宙。……禅坐不过是熟习禅定的修行……‘禅定不是苦求,而是自然融入。’当你持续练习某一种方法之后,禅定就慢慢生起。禅定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当我们练习到完美无缺时自发产生的”[8]。

具体而言,禅定就是通过让内心专注于一个被规定的观察对象,止息一切的想念和思虑,在这种定的状态下,用智慧专心推求、思考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从而对治烦恼,实现去恶从善、从污染到清净的转变[9]。禅定作为一种通过意识的自主控制达到知自心的训练技术,是佛学研究心理现象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方法[10]。禅定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放松、集中注意力、意识状态的改变、暂停逻辑思维过程、维持自我觉察的姿态等等[11]。

索甲仁波切说,“我发现,有三种禅坐方法在现代世界中特别有效,每一个人都可以运用和受益。这三种方法就是:使用一个对象、念咒和‘观呼吸’。第一种方法是把心轻轻放在一个对象上。你可以使用一个自然美丽的对象,让自己产生特别的灵感,譬如一朵花或一颗水晶。……第二种方法是把心和咒声结合在一起,这在藏传佛教中很普遍。……当你觉得紧张、无所适从或情感脆弱时,具启发性地念咒,可以借由转化能量和气氛,完全改变你的心境。第三种方法很古老,在一切佛教宗派中都常见。那就是轻松而专注地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当你禅坐时,要像平常一样,自然地呼吸。将觉察轻轻地放在呼气上。当你呼气时,只是随着呼出的气息。每次呼气,就是放下一切执著。想象你的气融入遍满的真理。……你将发现,这个非常简单的专注过程会过滤你的思想和情绪”[8]。

综上所述,我们总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是认识自己,但我们很多时候并不十分明确如何去认识,甚至不明确什么才算自己。而禅定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并且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完全可以“自知其心”,不过这种“知”不同于一般而言对于某种知识的认知,它是一种内省的活动,一种以心见心的活动。但是,“佛教中的禅定不同于西方心理学心物二元论的逻辑起点,也并非指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监控,而是在禅坐的过程中忘却自我,放弃掉由意识分别产生的主客分离,进入到‘无我’的状态”[6]。

修习禅定能使我们的心灵达到最佳的状态。“索甲仁波切认为我们在禅坐的寂静中,才可以重拾我们散乱的心,把心带回家;我们才可看到,我们的很多痛苦都来自于我们的贪欲,了悟可以启发我们的宽容之心,从而放下心里的一切执着,使我们进入完全放松的境地。这时,往日那个执着的自己便像阳光下的冰块一点点融化,使我们蒙于心性之外的混乱慢慢地蒸发掉,我们的世界才随之慢慢打开,看待世界的视线会越来越开阔、越来越安详、慈悲与宁静,我们不但看见了我们为之苦恼的现实问题的根源,也看到了令我们恐惧的生死问题的真相”。[6]有体验者说,我感觉我的心灵已经处于很好的状态了,我每天都很愉悦,但在这一情况下我们未必能完全清醒的认识自我。人们往往在意识状态下是十分糊涂的,然而在进入某种非正常的状态下反而十分清醒。而修习禅定就是一种使我们在意识状态下达到清醒的方法,这种训练能够达到促进个人的潜能得以发挥的效果。

三、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电脑、手机、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各种负面事件应接不暇地暴露在社会大众的面前,其中在校大学生种种极端事件的发生使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关注水平。但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大多理论都建立在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在运用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以致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从前文对于藏传佛教文化的概述中我们不难看到,运用藏传佛教文化下的心理健康思想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其关于“心”(即自我)的独到见解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无我”可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于心理危机的处理能力

前面说到,我们所产生的烦恼,多数来源于对苦的执着,即对“假我”所拥有一切的执着。“无我”观念可以使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苦更加包容,从而产生一种顺其自然的乐观心态,由“我执”产生的各类心理困扰也能迎刃而解。在心理咨询以及个人维护心理健康的过程中,运用“无我”的思想有助于转换负面归因,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消解“我执”所带来的烦恼所产生的病症。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心理危机、学业、恋爱、工作等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藏传佛教中的“无我”观念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于心理危机的处理能力。执着于对“我”的东西的追求,为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而“无我”的观念使得大学生们能够认识到每个人从根本上都是一样的,没有人会一直得到幸运的糖果,也没有人永远的陷落于挫折的泥潭,进而增强其对于苦的包容与接纳的程度,并使其内心趋于平静,保持心理与情绪上的平衡。同时,在心态平和基础之上,更能唤起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减少负面的归因,由于各种压力、困扰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能够得以弱化,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困境中走出以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具体而言,首先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假我”。从先前我们论证“假我”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理解,正确认识“假我”的过程是我们平时关注的认识自我的过程。“假我之执愈深,愈为自私,其人格愈是低下,其我与我所实际上也越小,乃至其自我被禁锢于狭窄黑暗的监狱囚室中,或成为连一个亲人和朋友都没有的‘孤家寡人’。假我之执愈浅, 其人格愈高尚,其我与我所实际上愈大,大到佛陀之全宇宙无不是我、我所。”[12]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假我”之后才能明晰自己的“我执”,从而了解我执之苦,无常之苦而寻求解决之道,进而也就走入证得真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也就获得了相应的提高;由于了解无常之苦,也就使学生能够看到积极的一面,保持平常心。

具体操作上,可以开展一些佛教故事讲习会,或者在讲解了苦行僧的生活之后让同学们体验一周的苦修生活。佛教故事的讲习,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并模仿证得真我的过程,提供给学生一种可选择的方法,而苦修生活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将所学方法运用于实践,同时得到一种真实的体验。

(二)“禅定”可提供一种用以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前面说到,禅定作为一种可修习的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便于推行。大量的研究表明,禅定有显著的心理功效,它有利于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并在长期修行过程中养成一种沉着的品质,这种品质能使我们在遭遇危机事件时保持爱心与同理心,达到心灵平静的作用;同时,禅定也有明显的生理功效,在禅定的过程中道德行为、注意力和情绪的转换会使需求向着更具有超越性的方向转换,同时我们的意识也能受到精炼,内外在的知觉都会变得更加灵敏和丰富。禅僧在禅定的时候随时对世界保持开放,虽然进入内在专注,但对外界的感受性并未减低,甚至提高。chure 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禅定的训练,能使身体在平衡、力量、柔韧性、感受性、灵活性等方面均获得了增强[11]。

“一日修得一日功,一日不休一日空”,这是在禅定修习中的名言警句。藏传佛教为我们提供的这种随时可以进行的修行方法,有利于大学生摆脱无法控制己心一致、心思散乱而烦恼不断的状况。

修习可运用于任何时候,不一定非要靠坐禅来达到修行的效果。在禅定的修行过程中更看重的是内心的修持,是学生心态日趋平和,以善心和爱心来对待日常生活。禅定的修行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方法,使其不再因为无法摆脱心理困扰、却又无章可循而做出过激的行为。同时禅定的修行还在提高个人的注意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这从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概率。

由于进行修行的方法和场所都较为简便,进而在推广学习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当越来越多的人运用这种方法提高自身的同时,也能创造出一种良好、向上的氛围。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开设禅定的教习课程。由老师先学习进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推广到全校的范畴,建立一种修习的氛围,让同学自发的选择这种方法,自主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禅定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学生可以实际运用的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并在普及方面也较为可行。

总体而言,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本土化的新视角,使大学生面对心理危机时有更强的解决能力,使其在保持平和心态的同时,拥有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从而启发学生内部、向上发展的动力,激发自身潜能,全面、自觉的发展以期达到个体的超越性成长,同时也能帮助他人成长。

[1]藏传佛教[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藏传佛教/172243?fr=aladdin.

[2]李霞.浅析藏传佛教与藏族传统文化[J].湖南农机,2008(1):42-44.

[3]高颖.藏传佛教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J].中国藏学,2010(1):66-70.

[4]梁启超.拈花笑佛[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3.

[5]彭彦琴,江波,杨宪敏.无我:佛教中自我观的心理学分析[J].心理学报,2011(43):213-220.

[6]商磊.论《西藏生死之书》中的生死观[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4):13-20.

[7]李欣.佛学中的人格理论[J].网络财富,2010(12):164-166.

[8]索甲仁波切 .西藏生死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4):79-89.

[9]灵悟.禅定:为内心制造的疾病找出药物[J].中国宗教,2011(1):76-78.

[10]彭彦琴,胡红云.佛教禅定:心理学方法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心理学探新,2011(4):297-302.

[11]熊韦锐,于璐.西方心理学对禅定的功效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0(5):849-856.

[12]陈兵.学佛修行 自塑人格[J].佛教文化,2002(1):4-6.

[13]陈重晖.自我实现与自性成佛[J].法音,1990(5):5-12.

[14]吴春香.论藏传佛教伦理对当代藏族伦理观发展的影响[J].攀登,2007(3):128-129.

[15]杨文法.论藏传佛教信仰对藏族社会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1(2):17-23.

[16]桑杰端智.藏传佛教心理学内涵与文化更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9-124.

[17]杨维中.唯识无境——佛教唯识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39-40.

[18]沈建丹.论佛教无我观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2009(3):182-184.

[19]佛日.人无我论[J].法音,1994(12):5-13.

[20]彭艳琴,张志芳.“心王”与“禅定”: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J].西北师大学报,2009(46):129-131.

(责任编辑 杨爱民)

On Mental Health Thought in Tibetan Buddhism and Its Inspiration

NI Xiaofang1, CAO Ying2, MU Wei3
(1.School of Education, Yunn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Kunming 650504, China; 2. Panlong zone Gulou Police Station, Kunming 650000, China; 3. Consulting Center of Mental Health, Kunming 650500, China)

Tibetan Buddhism is the soul of oriental studies of empirical science, develop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ibetan Buddhist culture to show mental health thought and has the oriental charm for us. It has a strong inspiration for China's loca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The concept of "selflessness" helps students to form a positive attribution of frustration, enhances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crisis at the same time,good self adjustment;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s a practice, and can maintain psychological health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provide a simple, specific and feasible method.

Tibetan Buddhist culture; mental health thought;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B844.2

A

1674-9200(2017)04-0076-05

2017-04-28

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多元文化和谐的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15056)。

倪晓昉,女,云南昆明人,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研究;曹莹,女,云南昆明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沐炜,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教练、户外教育师,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研究。

猜你喜欢
禅定藏传佛教心理健康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坛经》中“人”的生存意义
平天湖,禅意的水
论佛教禅定与儒家静坐工夫之异同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