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03-11 04:59云南省景东县花山镇中心幼儿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文小学生阅读教学

云南省景东县花山镇中心幼儿园 刘 娟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小学语文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读书能力增强了,对各学科教学都有促进作用。

新大纲还指出:“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探索小学生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着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为达到这个要求,结合我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成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奇、好动、贪玩、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的特点,教师必须遵守规律,善于调动学生纯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压读”为“愿读”。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作业布置科学合理,有层次性;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习积极性就高。如果学习负担太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心情沉重、烦躁、逆反心理强,哪来的积极性?

要让他们明确目标。学生学习语文涉及面广,随意性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效益才会好。才能克服盲目性,提高阅读效率。目标的设置要根据年级要求、课文特点等来确定。

教学要有新意。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启发,要有适当的深度,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才乐意动脑筋,要引导学生顺应文章思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不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突出课文的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多鼓励、多表扬,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决定他们非常重视教师的表扬批评。一次不经意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而一次成功的表扬,往往会使孩子终身难忘,成为进步的永恒动力。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寻求机会表扬学生,特别对差生回答问题与否,对与错更要表现出兴趣,给予热情鼓励。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一)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

要教会学生使用字典、词典,查阅资料及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正确选择字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字词在文章中的意思。使用工具书要不断总结、掌握学习规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字词在文章中的意思。使用工具书要不断总结、掌握学习规律,弄懂每个词的含义,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二)指导学生分清文章的主次

古人云:“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只有读通、读熟课文,才能了解作者的思想,抓住文章的重点,再从重点段入手,通过朗读理解重点段的意思。

(三)指导学生进行圈、点、批、注

一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勾画出生字新词,标出难理解的句段。

二是仔细地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标出文中各段的中心句。

三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重视读的训练

(一)优化阅读教学结构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训练方面,必须有最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作保证。

(二)阅读教学要注重读

学生在读中学习语言,基本的手段是读。小学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读来理解语言,通过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内容靠读了解,重点部分靠读来掌握,重点词句通过读来加深体会,好的段落、佳句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思想感情靠读来抒发,读在阅读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读的目的要明确,让学生读书,读前应提出明确的要求,结合教材实际,设计阅读提纲。目的不同,阅读的要求也就不同。

读的形式要多样,新《大纲》指出:“要结合课文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

总之,阅读教学,学生要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打破一节课在教师的讲解中度过。“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一条主要途径。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阅读训练要从低年级抓起。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不只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

第二,阅读训练要同学生认识事物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要同听、说、写训练相结合。

第三,阅读训练要有一定的量作保证,并做到课内外结合,新《大纲》规定:“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能少于150万字”。还规定:“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200篇。”课本上的阅读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必须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采取指定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保证小学阶段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

第四,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进程中,一定要不断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阅读指导。对勤奋、自觉、能力提高快的学生,要加以肯定,及时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满怀信心地去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掌握阅读方法,不断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以读为本,从低年级抓起,就能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课文小学生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是小学生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