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宽松的化学课堂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2017-03-11 04:59广东省台山市育才学校马艳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师

广东省台山市育才学校 马艳霞

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源泉,能提出问题学习才具有动力。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使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问题的麻木习惯,这样不但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会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有趣的化学实验和现象经常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心中产生了“这是什么”和“为什么”,但口头上不敢表达,怕教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因此教师就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那些胆子较小的,不敢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教师就要“蹲下来看孩子”,从他们的视角看问题,积极地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们感到老师是最可信赖的,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些提出好问题的同学,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进一步的探索,让学生快乐地质疑,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热情。例如,在讲氧化汞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时,有位学生提出:“老师,汞原子是比氧原子大吗?分子大还是原子大呢?”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否定他,反而表扬他的观察能力强,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接着引导其他学生通过微观示意图回答该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互相解决问题。

学生能提出问题,表明他们在动脑,在用心去思考、去做,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相反,若搪塞,学生会觉得老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足够重视,下一次就有可能出现有问题也不想问的情况,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受到遏制,长此下去,学生问问题的动机也就没有了。因此,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下,教师亲切的鼓励和耐心的引导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乐问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质疑是提高他们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指导工作中就应该把重点放在设计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乐于提问,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学生只有对学习探究发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探究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课件、幻灯、录像,精彩的演示实验或学生的分组实验,并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以及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使学生跳出课本,走出教室,关注社会,尝试在现实中去碰到问题。通过采用这些形式,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

三、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还要引领组织学生怎样质疑问难,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主动的进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从解题过程中找问题

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在审题时,可提出:哪些是关键语?这些语句说明什么问题?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题目中给出了什么化学情景?用什么知识和原理处理问题?多让学生模仿熟悉这些提问模式,然后逐渐养成自己提出问题的习惯。

(二)从实验中找问题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只要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总会有很多的提问素材。例如“铝和硫酸铜反应的实验”中引导学生提问且思考:铝表面为什么会有红色固体析出?这些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溶液为什么由蓝色逐渐变无色?由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提问并积极地思考、分析和归纳,最后经过学生的集思广益,就会容易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从现实生活中找问题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自然生活中各个方面与化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引导学生不断地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提出的问题将会源源不断。例如,引导学生提出“生活中如何区分羊毛和涤纶”“如何做到低碳生活”“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洞应做什么实验”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化学,化学就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看到现象就要尝试从化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在教学中进行知识的对比提问题,从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提问题等。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自我提问的方法,就能更加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寻求答案。学生的提问从不敢问到敢问,从少问到多问,在这一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引导。因此教师在教学,抓住一切可以提问的途径,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教师应给孩子一双充满探索欲望的眼睛,让他们以探索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体验生活的乐趣。在学生学习的舞台上设置广阔的空间,使他们主动观察、提出问题、合作探索,成为舞台的主角,教师要用热情的微笑、耐心的等待、巧妙的指点、热烈的掌声,让学生们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师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