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

2017-03-11 04:59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思界乡新旺小学吕丽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教师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思界乡新旺小学 吕丽梅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时代。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反思以往的教学,却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扼杀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要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要改革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要把“乐于探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强调课程结构要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出教材要“有利于学生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与实践,谈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倡导的。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以“科学家”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1.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要求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具有较强的操作实践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开放的。

2.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客观上存在着地区条件、环境支持的差异。二是探究性学习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式、探讨式和开放式的研究。三是由于参与探究学习的内容和选题不拘一格,因而其视野更为开阔,方式更为灵活多样。

3.学习结果的综合性和体验性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自己动手实验、分析,自己归纳总结,其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体验过程。这种学习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和完善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三)探究性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活动性原则

2.团队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二、探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善于提出一些既让学生有熟悉感,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诱发探究意识,激活探究思维。

(二)自由选择,激发探究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灵活、敏捷。叶圣陶先生也有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情境中,全体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探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

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如学习《丰碑》一文时,有的学生喜欢朗读,就去探究本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情、读出神;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体会句子蕴含的意思,就去探究本 文哪些句子含义深刻,该怎么理解;有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就带着这个疑问去找答案。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学生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

(三)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材料,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开放课堂应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衔接。

(四)放手练习,留足探究空间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这种教学方法是把教师的分析、结论强加给学生,缺乏学生的参与、思考、想象与创造。在写作教学(写一物品)中,我改变了这种教法。先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提倡组内同学间或小组间相互帮助,从而在探索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五)优化评价,保护探究热情

探究性学习将学生从抽象的课本、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以感受自然、社会和进行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对知识、对学习的爱。

三、对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

探究性学习是一次教育的创新,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使教师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掌握指导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二)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强调让学生自己发现、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疑问,探究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因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等于教师可以完全放任学生自流,放弃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二是做好教学组织安排;三是加强教学评估。

(三)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拓宽信息收集渠道

探究性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其活动内容已经突破了课本的限制,活动的时间、空间已实现向全社会开放。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学校,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宽信息收集渠道,保证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教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最美教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