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3-11 04:59新疆哈密市伊州区第九中学李和祥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本有效性教学方法

新疆哈密市伊州区第九中学 李和祥

高中数学是高考中必考科目,可以说他决定着考生的命运。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有效性是目前教师面临的重大任务。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注重的是解题思路,以题海训练为核心,是一种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培养成了解题机器,不仅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而且还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单一,增加了逆反心理,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一、有效性教学相关概述

(一)研究背景

在今天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的时代,提高效率,无疑是做任何事取胜的重要法宝。在当今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成为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高考的这面旗帜下,形成的是以解题训练为核心,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将学生训练成解题的机器,不但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还增强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再者高中数学内容纷繁复杂,课时相对紧张,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较好的讲授和接受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数学公式、公理、定理等那些客观不变的,不因时间、地域和学生而改变的数学事实,还包括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的,带有鲜明的个人特点的,个人经验的个体知识。像学生对函数义理解,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掌握,以及解决某些数学问题常用的数学方法等,这些只属于学生自己,体现的是学习者自己在某特定的阶段对数学对象的认识,是经验性的、非严格的、是可以有错的。也正是这样,才真实的反映了他们对数学的高实现解,伴随着数学学习而发展,成为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一部分。

(三)本文研究目的

近年来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上,从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上讨论研究,在教学评价方面深入探究,或是从试卷讲评方而阐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本文通过充分、细致地研究了关于有效教学的现状,并结合自身教学体会,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入手,分析出目前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目的就是为我国一线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做一些经验上的借鉴。

二、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课本知识仍然是教学中的重点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数学仍然依赖于课本知识,教一些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不够关注,缺乏主动改进教学模式的态度,一味地强调课本知识,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离开课本就完全不会,对延伸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强,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

(二)教案书写作模式单一,教学收益小

传统的教案书的重点是辅助任课教师教学,因此它的写作模式单一,主要是对课本知识进行详细地解释,并没有包含教学情感目标以及能力目标,也没有提醒教师做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教师一味地强调机械训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一无所知,我们经常发现许多教师在工作中勤奋刻苦,任劳任怨,但是最终的收效却谨小慎微,这就是由于任课教师的侧重点选错了。

(三)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教师对学生特有的知识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关注不够,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单一地强调知识的结果,而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常常把升学率当作衡量教学效果优劣的唯一标准,以应试教育为中心,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教师常常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是十分不利的。

三、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有效性的制定

新课标中很注重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是因为教学目标是整个课程的关键性因素,如果目标定的得过低没有难度,那么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实现不了,反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信心。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先了解学生自身水平,研究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能使大部分学生所接受。本着“7分基础,三分提高”的教学理念制定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环节

针对已经定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开始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探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方法。首先在课堂准备中.设计多种教学方法。我们提倡任课教师应该设计多个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随时调整方案,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要求,以便达到更有效的目的。

(三)上课前反思教材,反思学生

课本教材的普及面大,而向的学生人群广泛。因此,在课上教师应充分的研究教材,对照自己学生的能力水平,勇于进行调整、创新,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反思以往教学设计上的不足和成功之处,接下来的教学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实效。教师还应充分的反思学生,反思学生的已有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对某些问题的习惯解法,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进行前瞻预测,知己知彼。

(四)建构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静态的、功利性的,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错误的认为评价方法等同于纸笔测验,强调的是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新时期课程改革重点提出“应树立发展性评价关,评价的目的在于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改进教师的教学和激励学生学习”。提倡建立多元化、多方法的评价体系,既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采用口试、笔试、作业分析、课堂表现、建立成长记录、活动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总之,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同时教师还应该主动地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多一些课堂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上的乐趣。

猜你喜欢
课本有效性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