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特征、意蕴与构建

2017-03-12 19:07林华开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体验式理论课政治

林华开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特征、意蕴与构建

林华开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体验式教学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它以主体性、情感性、实践性为特征,有利于养成大学生主体人格、建立积极良好师生关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要精心构建体验情境,创新方法,丰富体验内容,加强教学评估,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使这一门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教学方法

Abstract:Experienti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is characterized by subject,emotion and practice,which is beneficial to cultivate the subject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establish positive and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it needs to carefully construct experience situation,innovate methods,enrich experience content,strengthen the teaching evaluation,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main channel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o that the course can become the favorite of college students,and be life-long beneficial to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experiential teaching;teaching method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一直以来,以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否定了学生主动性,难以引起学生体验与情感共鸣,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兴起于二十世纪末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在观察、体验、感悟中促进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一、体验式教学内涵及特征

所谓“体验”就是在实践中加强对事物的认知,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体验式教学是指“遵循学生在学校期间所获得的全部教育性经验的课程理念,以课堂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体验、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和旅游活动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个体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为特征,以直接经验为主要课程内容,所展开的教学活动”。[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科学设置体验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感受、领悟教学内容,理解知识,生成情感,内化为理念,外化为行为,提升能力,使学生得以全面健康发展。

1.主体性

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它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参与教学活动,唤醒主体意识,按自己的需要以及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去理解、建构,进而产生对教学内容的个体认知、情感感受。主体性体现为:一是个体需要差异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是因人而异,充满个性化的。不同的学生会形成不同的学习体验与认知、理解。二是个体感受亲历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感的认同,不是教师间接的说教、灌输,而是学生在亲身参与活动、亲历活动过程中形成。三是个体成长建构性。学生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基础上,对新知识选择、加工和处理,进而对原有的知识内容进行扩充、知识结构进行更新、知识系统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与系统。这一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个体成长的过程。需要提出的是,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代替,具有明显的自我性、内在性。

2.情感性

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体验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切身体验与感受,创设引起他们积极情感、升华情感的情境,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并加以引导。情感性在体验式教学中体现为:一是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思想特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在喜悦、欢愉的情感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情感加固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交流互动与情感交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巩固学习成效。在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及受教育者之间相互的交流互动、受教育者受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的感染产生情感的升华等现象,都是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性特征的生动体现。”[2]

3.实践性

实践性强调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并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品德的提升并非只是背理论范畴、基本概念就能够实现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与实训中逐渐形成。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侧重于课堂的讲授,忽略了课堂、校园、社会实践,不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并转化为日常习惯。体验式教学则通过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克服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实践环节的不足,让学生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接受教育,健全人格。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意蕴

1.有利于养成大学生主体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同时,对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进行理性判断与选择,并将其积极、科学、合理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信念与行为习惯。大学生独立、理性、自主的主体人格也在这一过程中养成。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往往是过多的空洞说教与单向灌输:一方面,缺少实践性与体验性,脱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过程,阻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另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受到限制,往往是强迫学生接受某种观点与知识,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接纳情感,学生自己尚未体验到蕴含道德意义的活动与经验,无法能动地、自主地认识教学内容及感悟。“体验式教学则是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生为本,以学生中心设置教学内容,通过社会调查、重大节日实践体验、重要会议观后感等活动使学生进行个体感悟、体验、沟通交流、自我内省。”[3]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完全融入活动中,主动探索、自我设问、积极思考,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生活经验等去感知、体察、感悟教学内容,并在体验中健全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成为有思想、有知识、有独立个性的个体,最终形成独立的人格。

2.有利于建立积极良好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教育,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体验式教学从两方面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建立:一方面,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的照本宣科授课,而是在理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灵活地使用教材,创设情境,增加师生沟通与交流,为教师展现自我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另一方面,体验式教学构建平等、对话、信任的师生关系,学生改变过去被动听课、被动接受观点的情况。在教学活动与情境中,学生的民主、平等权利、独立人格得到更多体现与肯定,“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情感体验的主体,这里‘教’与‘学’的两个主体都处于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活动中”[4],从而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中愉快地学习,努力进取。

3.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无法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其中一个症结在于,学生被要求从在教室里听讲,并以点名、考试、修学分等办法约束和要求学生识记与实践社会规范,造成学生产生抵触、逆反心理,达不到养成品德、健全人格的效果。体验式教学不是让学生只停在语言符号、概念上的理解,而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情境中增加理性认知与积极情感,并通过交流、分享、体验、反思、领悟等心理活动,在情感与意志的作用下,渗透到深层心理结构中去,形成学生个体的素质。在这过程中,通过体验教学活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都得到提高与发展,最终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构建策略

1.科学设计,构建体验情境

一是根据教材内容来设置情境。例如在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为了说明道德的重要性,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具有技术技能但道德水平跟不上的毕业生,能很好就业么?”问题,并举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发言人总结分组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让学生自主去反问、思考、体验、感悟,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式的总结,从而让学生明白道德在工作中、人生发展道路中的重要性。二是根据学生身边热点事件来设置情境。“要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握学生周围的热点动向,挖掘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人和事。”[5]挖掘学生身边的事件,结合有关知识点来教育学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彰显政治课的现实感与生命力。例如,针对高校个别学生将“共享单车”开锁后放置宿舍私用的行为,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增加学生的现场感与体验感,然后教师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社会公德、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总结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三是根据时事、社会热点来设置情境。对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时事热点,大学生十分关心、关注,它们是对大学生进行立场教育、政治教育、政策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而社会热点则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比如,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时,可以通过设置每周新闻播报员的方式,每十位学生一组,每组轮流进行一新闻播报,设置新闻播报员、素材收集员、分析员等角色,让学生主动关心、了解一周国内外的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学生对这些热点新闻的思考、追问与探讨、理性认知,增强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创新方法,丰富体验内容

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采用多种体验教学方法,让大学生进入情景中,能通过思考、联想、移情、感悟等各种心理活动,让学生“不断去研究教学内容,参透理论精髓,在实际的创作和真实的演练中获得最深刻的体验”[6],形成相应的态度以及观点、思想、价值观,在体验中成长。常见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有:一是主题演讲体验法。主题演讲融入个人的感情、感想、思考、观点,并以一种开放分享的态度敞开心扉,引起其他学生情感共鸣。例如,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一章内容,设置演讲题目:“我的理想”,要求学生至少谈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自己的长期理想,另一方面是细化到短期大学期间的理想。学生会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求学过程、他人影响等讲述自己的经验、感受、追求。教师可以对学生思想状况进行把握,及时分析,对不正确的思想及观点,要积极引导学生。二是角色模拟体验法。设置特定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身份,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责任、观点与思想,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例如采用模拟法庭方式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三是辩论式体验法。课堂辩论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设置“德治还是法治的作用大”辩题,让学生正反双方思维的智慧交锋,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

3.加强评估,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评估,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效果,确保体验式教学得到有效的实施。结合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应把握以下评估要点: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实习企业评价等,客观评价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性,帮助学生更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二是评价方法多样化。根据体验式教学内容,采用测验法(书面考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等,客观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交往、思维、情绪、生成等状态。三是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要坚持多维化原则,既要关注体验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等认知能力,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责任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状况,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与思想状况。

总之,思政教师要加强引导,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才能真正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发挥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1]佘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4):54-58.

[2]易申君.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5(12):102-104.

[3]吴燕端.体验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4(2):88-91.

[4]张丽,杨爱杰.情感体验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56-58.

[5]刘晶,刘海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90-192.

[6]崔红丽.充分开展体验式教学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9.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 辉]

Experiential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Characteristic,Impl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LIN Hua-kai
(Guangdong Engineering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520,China)

G712

A

1009—7600(2017) 08—0030—03

2017-06-22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 (2014JKDYY23);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和工作创新项目(2014YK031);2015年度广东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项目(2015DYYB053)”;广东高校校报研究会2014年度课题(2014YB010)

林华开(1977—),男,广东吴川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体验式理论课政治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