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多样化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走校企合作道路的影响

2017-03-13 15:03殷珊刘盆美缪峰
科教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办学

殷珊 刘盆美 缪峰

摘 要 上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取得了大众化这一重大变革。从本质上来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又是教育全面化、多样化的体现。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树立起向应用型转变的改革思路,以实现其对区域地方经济社会理应承担的义务。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此,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才能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才能切实为区域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多样化 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应用型 校企合作

Abstract At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stepped onto a new development platform, which has made great changes. In essence,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diversified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diver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stablish reform changes to the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bligations.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livery of qualified personnel to the society, local 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re position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to create a distinctiv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For this, only through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alent training and industry needs, in order to provide better support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diver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pplie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根据教育部门于2010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我国应该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要建设高等教育的强国,关键就是要鼓励和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化与多样化改革。从二十世纪开始,随着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国内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但是和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与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标准,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实现多样化发展目标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强劲动力。地方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承担着为区域地方经济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任务。当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高等教育多样化要求无疑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指出了明確方向。

1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转型发展

1.1 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催生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对高学历的追求和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民众自我实现的要求不断高涨,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上大学”的现实需求。此时,社会行业企业、民间团体和个人拥有的资金和教育资源的引入无疑提高了全社会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上世纪末民办高校和知名高校二级学院的崛起正是顺应了这种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说,高等教育的举办者或投资者、经营者都已经相当多元化了。这些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当时社会经济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程度。

由于受教育者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增加的同时,要有办学形式的多元化。但是由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和高校组织管理方式上的僵化和滞后,近二十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在办学主体和数量上增加的同时,并没有真正实现培养人才上的多样化。盲目扩张、千校一面、师资不足、生源不好、缺乏特色、质量下滑等现象几乎是这类地方本科高校的通病,因材施教根本无从谈起。

1.2 社会和经济需求的多样化催生高等教育办学类型和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上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不断扩张的发展趋势,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离全面化、全体化目标越来越近。按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侧重,目前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可简单划分为综合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应用型和高职高专四个层次类型。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各级各类高校在攀比、升级心态的驱动下,都想往高层次、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片面的追求办学层次和规模上的“大而全”。尤其在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中,管理部门习惯用相同的思维和相近的标准来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发展历程和不同地域高校的办学与教学质量。再加上社会民众也普遍用同一或相近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不同高校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水平,导致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间同质化趋势日益严重。由此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结构、效益、发展秩序上的严重失衡。

学校层次的不同、师资力量的不同和生源的不同,都决定了这个学校定位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地方本科高校理应以满足地方社会经济的需求为导向,合理制定切合本身效益与能力的发展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质化发展模式下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才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社会经济领域的“新常态”和多样化需求必然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的多元化。

1.3 高等教育类型和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呼唤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在普通民众的观念里我国的高等教育都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提供的是一种“精英”式教育,甚至有一种靠读大学来“翻身”的情愫在里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一方面高校的定位已不仅仅是精英的摇篮,另一方面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也有了不同的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收费上学的制度,特别是以本三批次为主的地方本科高校,学费成为学习者首先需要考虑和接受的一个条件。因此,上大学在本质上是学习者在选择个体所需的“产品”以实现个体成长需要。所以对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整体效率与质量应该以个体成长进步情况为标准,就要考察高校在发展科研、培养人才和为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根据综合贡献程度进行整体性的评价。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自定标准走向“自由化”。对地方本科高校而言,社会行业企业的发展要求理应成为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参考。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并不仅仅是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其核心应当是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方式上的多样化。在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首先重新审视其举办和管理的体制与机制。而对其办学宗旨、办学定位、办学能力、培养目标、评价机制不仅需要由上而下的思考,更需要有自下而上的自觉和内外互动的磨合。

2 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社会与经济的新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使得“转型发展”成为现阶段地方本科高校共同关注的话题。无论是主观意愿还是客观大环境的被迫影响,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着力于转型发展的政策研究、战略准备和实践探索,企图实现“弯道超越”。那么,地方本科高校到底要转到什么方向上去呢?2015年10月,有关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也同时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主动结合市场产业的升级,经济结构的转型,无缝对接地方企业,深化“产教学研”融合,实现校企的有效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2.1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现实必要性

(1)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急需数量更大、层次更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2012国家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颁布了一系列方针策略,其中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进行了补充完善。着重提出要建立企校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依据自身特色,对办学模式,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等进行相应的变革与调整,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一条有别于研究型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转型之路。

(2)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院校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力度,做好普通本科院校教育中技术类型教育教学活动工作安排。鼓励应用类高等院校的成立。在分析市场对职业的具体需求的基础上,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工作核心、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转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时就应当强化职业教育,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沟通,培养真正能够满足职业生产需求的本科层次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3)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持和人才基地。所以,各地高校在实现应用型教育教学转变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方性和应用性需求,使得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尽量与当地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在此背景下,只有强化与地方企业协同育人,充分整合二者的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兼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实现专业结构的调整,课程结构与职业标准相连系,教育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相呼应,完善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才能确实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

(4)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高校理应承担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服务职能。当前由于高校培养人才的严重同质化,导致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与经济发展所需之间不一致。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与地方院校培养模式相背离,所以必须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在具体的教育培训过程中,社会、学校与企業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同时又能提高地方高校的综合教育实力,促进自身的发展。

2.2 应用型本科高校落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落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就要深入发掘高校和企业的不同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以实现优势互补,校企双赢。

(1)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企业的资源深度融合。根据企业硬件设施、专业技术职员等资源的拥有情况,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作为(下转第48页)(上接第7页)教学活动的主要战地,制定新的人才规划,确定适合学生乃至企业自身发展的培养方式。要重构师资队伍,包括原有师资转化、引进双师型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同时还要改变原有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围绕行业标准,通过扎扎实实的内涵建设来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统一。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实现应用型转变,必须要打造自身人才培养独有的模式,要切实以地方性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的实际情况来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广泛采纳企业的意见。企业为学生创造实训基地,而学校应该聘请优秀的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进行实践教学,时刻掌握产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调整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模式。同时,将学生的实习基地拓展到企业里去,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联合,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要与企业的利益实现相统一。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方,地方院校真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才质量和社会声誉两个方面。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它的价值则要通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来体现。就当前的校企合作情况来看,高校积极性较高而企业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缺乏利益的驱动。另外,毕业生的忠诚度和企业的投入与收益矛盾等都影响着企业参在校企合作活动中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出面,制定相关的政策方针适当进行鼓励引导,帮助企业减轻或者消除在校企合作中对于潜在风险的各种顾虑,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扶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更多企业的积极性与热情,鼓励他们参与到校企合作活动中,实现高等院校应用型转变。

3 结语

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愿景与行动》,该宣言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提出教育教学活动不能以单一、刻板的标准来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考量。同质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会使地方本科高校丧失办学的活力,甚至可能使其丧失安身立命的动力。因此,必须进一步鼓励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多样化发展,树立多元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多元化也不是自由化。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变发展过程,既是一个重新自我定位,也是一个重新自我评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社会新的需求和自身主客观条件重新制定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达到高等教育的规定标准;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错位发展;必须要满足和适应社会与市场的人才需求,保证毕业生有出路,得到社会的认可方能称得上是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因此,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人才与社会的无缝对接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赵宏强.高等教育分类管理與多样化发展[J].高教管理,2011(4):41-43.

[2] 孟凡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观点与评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5(2):23-27.

[3] 张君诚,许明春.分类管理与评价:高校转型必须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命题[J].三明学院学报,2014(10):6-9.

[4] 李雨涵.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培训教育,2010(7):174.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办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