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永远活泼、快乐的“90后”

2017-03-14 05:18文|艾
读者·原创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马东爱奇艺奇葩

文|艾 力

马东永远活泼、快乐的“90后”

文|艾 力

原来他是这样的老师

和大部分人一样,我第一次知道马东,是通过央视的“挑战主持人”节目。

这档节目当时火到什么程度?几乎每个想通过“说话”走上人生巅峰的年轻人都想过自己何时才能像“挑战主持人”中的选手一样伶牙俐齿,而最害怕听到的,就是马东那句经典的话:“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但是你被淘汰了。”

那个年代,电视上大部分主持人都以颜值高著称,男主持人高大帅气,女主持人端庄美丽。第一次见到马东这样的主持人,我吓坏了,心想:这样的颜值能在央视当主持人,他肯定有非凡的实力。

我的猜测果然没错,他以强大的知识储备、卓越的口才,成为主持人中的“最佳主持人”。后来,那档节目不做了,马东仿佛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了,直到我阴差阳错地参加了《奇葩说》。

2014年10月,我走进《奇葩说》海选的面试室,马东穿着苏格兰裙坐在那里,搭配黑色的皮鞋,紧绷着的白色丝袜勾勒出他腿部肌肉的线条。巨大的违和感让我实在无法把他和那个说出“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的严肃的人画上等号。第一期节目录制时,我被他的“重口味”吓坏了,各种没节操、没底线的笑话满场飞,打起广告来更是脑洞大开,什么比喻都能想得出来。当节目嘉宾“hold住姐”谢依霖在舞台上拿出情趣用品时,全场人都惊呆了,只有他淡定地拿起来,举重若轻地讲解如何使用。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我无法理解—马东老师怎么变成这样了?

变换舞台

马东的父亲是相声大师马季,出生在如此显赫的曲艺世家,他从小不乏压力。有一次在节目中,他说起遭遇的校园霸凌,别的同学被欺负是被拉到墙角揍一顿,而他被拉到墙角,会有同学恶狠狠地说:“你,给我说段相声!”讲这话时,他笑得云淡风轻。

在父亲光环下长大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儿反叛精神。他并没有选择子承父业进入相声圈,18岁高中毕业,他选择去澳大利亚读计算机专业,27岁毅然回国,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读书。

回国后,在朋友的建议下,马东开始做语言类节目的主持人,在湖南等地的电视台工作。后来,他成为央视的当家主持,还担任过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导演。半路出家的主持人能有这样的成绩,大多会觉得自己已经是人生赢家,没有必要再转换身份。

2013年,马东离开央视,成为“爱奇艺”的内容总监。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盘活了“爱奇艺”的视频战略布局:招牌节目《奇葩说》、现象级韩剧、《心理罪》等自制剧……

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他永远都是一个“活泼、快乐的‘90后’”。

在“爱奇艺”工作两年多之后,他又选择了转型,成立了“米未传媒”,拿到20亿融资。

找到自己的角色

2015年,有一次,我请马东去北京某新疆饭馆吃饭。没订到包间,我试探地问他能否坐在大厅,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自己开车过来,衣着朴素,讲的话也很有深度,并不像节目里尺度那么大。我当时很纳闷:“马东老师,您还是这么‘正常’,我本以为离开央视后,您就彻底放开了。您是怎么做到在不同的舞台上转换自如的?”

马东笑了笑说:“哪儿有什么放得开放不开,不过是在不同的舞台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罢了。就好像开车,当你开在限速60公里的路上,每小时开60公里就好;在限速120公里的路上,如果每小时还开60公里,那就傻了。”

这番话对我帮助很大。在第一季《奇葩说》里,我总找不到那种恰如其分的娱乐感。在大家都放松的时候,我尝试去严肃,显得很“装”;大家都严肃的时候,我又想搞笑,显得很傻。

马东的创作风格就是要特立独行,按他的话说:“就是要‘炸’,可以做出自己的内容,并不需要跟风模仿。”

我也曾问他,如果只能推荐一本书,他会推荐什么。他说,如果只推荐一本,那就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大多数读者读完此书都持有悲观看法,觉得人性要堕落了,不要被娱乐化腐蚀,赶紧去读书。但在马东看来,这是人类自然进化的过程,不必感到悲哀,要顺着人类的天性去寻求最大限度地吸引注意力的新方法。

在他眼中,《娱乐至死》讲了人类从印刷文明向电视文明的过渡,而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迅速跳到了互联网时代,这也可能是他下定决心从央视平台投身互联网的原因。

马东不仅在不同的人生角色上转换自如,他在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转换也恰到好处。

有时候,新选手对节目定位把握不准,为了搞笑而搞笑,没有底线,玩笑会开得非常“重口味”。虽然不觉得好笑,其他选手为了配合节目效果,也会笑一下。这时,马东就会适时插话,将节目拉回正轨。

每次节目开始,马东会“花式念广告”。节目即将结束,双方辩论胶着时,他会加入讨论,身份从议长变成议员,从一个新的角度以辩手的身份去分析辩题。此时的马东,便从一个掌握节奏的角色,瞬间转化为看到更深层次问题的人。这转变的尺度,他早已了然于心,更知道自己何时该以另外的方式和角色出现。

人生有三大自由:时间自由、财务自由和角色自由。无疑,马东更重视第三种自由。人只能活一次,尽量多体会一些角色,会增强心中的幸福感。

局限于自己的小舞台,就无法到真正的世界中心去。

(本文选自艾力新书《人生的84000种可能》,湖南文艺出版社近期出版)

猜你喜欢
马东爱奇艺奇葩
No.5 抖音、爱奇艺达成合作:将授权长视频用于短视频创作
爱奇艺获融资2.85亿美元
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与保养技术
爱奇艺一季度营收80亿元 首发致股东信强调“工作室”策略
爱奇艺会员同比下滑
奇葩少年欢乐多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
奇葩百分百
发现
正在到来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