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2017-03-14 10:37刘建宇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全面二孩教学改革

刘建宇

【摘 要】通过对我国已经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的分析,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应加强健康类课程的思路,为探求适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面二孩;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类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三十多年后,人口倒三角结构、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基于此,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会改变新增人口的数量,影响整体生育率及人口结构。预计全面二孩实行的第一年新增人口约为500万,此后逐年递减,短期人口增量可能会在5年释放,共计1500—2500万。全面二孩政策必将对中国教育发展提出一系列挑战,中国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以及质量等诸多方面都需要顺应时代背景,为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目前青少年身体素质连年下滑的大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类课程必须深入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需要从体育教育师资这一源头抓起,积极探索,加大改革力度,培养出合格的体育专任教师,尤其是中小学体育专任教师。在现今全面二孩政策的现实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亦应顺应社会发展,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中适应此一社会现实,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 体育专业健康类课程开设情况

目前全国大部分院校体育教育业健康类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健康教育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测量与评价、健康体检学等。各院校在上述课程设置的多少、课时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而言因为教学条件、师资及课时总量限制等方面的原因,这些课程设置中实践学时的比例较小,与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培养目标中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 体育专业健康类课程教学改革

2.1 適应全面二孩政策的特色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中,为适应全面二孩的社会现状和特点,可选择性加强幼儿体育、幼儿健康、儿童康复学、儿童运动保健学等课程的设置,或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增加涉及幼儿、儿童少年相关章节的授课学时。这些将加强学生理解幼儿、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常见病诊治、体育运动适应身体发育的特点,掌握相关幼儿、儿童少年人群护理、照护相关知识,并能在幼儿、儿童少年日常保健、运动保健、健康安全教育及相关疾病康复、治疗等方面提供理论及技术指导,为培养适应全面二孩政策下社会特点的应用性人才提供支撑。

2.2 适应全面二孩政策社会的课程实施过程

本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有针对性加强幼儿体育、幼儿健康、儿童康复学、儿童运动保健学等方面的实验实践实训内容的培训。如在课程中增设“幼儿、儿童少年发育中身体结构、机能变化”、“运动对幼儿、儿童少年人身体结构、功能的改变”、等内容,使学生对少儿身体情况的变化及运动对其影响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为后续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再如在体育保健中特别加强“幼儿、儿童少年体育保健”章节知识的讲授、讨论,或举行专题讲座,并积极开展相关见习、实习、实训课程,通过深入各级幼儿园、体检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康复机构、户外拓展训练机构等相关单位开展见习活动,开拓学生学习少儿相关身体发育、健康、体育保健等方面的视野,尤其是使学生对少儿健康安全教育、体检、运动保健等相关知识的直接接触和深入了解。同时还应注重适应社会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以相关课程为依托,积极开展诸如“儿童健康知识比赛”、“儿童安全知识竞赛”、“按摩比赛”、“儿童少年运动处方制定模拟赛”等技能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比赛中巩固实践技能,奠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开展深入社区、学校、家庭的幼儿、儿童少年健康方面知识的宣传、传授活动,定期举办诸如“幼儿健康知识沙龙”、“儿童少年运动保健知识宣讲”、“儿童少年趣味运动”等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家庭的少儿运动健康教育。

3 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类课程改革适应全面二孩政策背景的意义

3.1 为全面二孩政策下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全面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必将带来社会人口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出生率的提高,在今后一段时间幼儿及儿童少年的绝对数量的增加,这是社会现实问题,而与之相适应的措施、专门人才的配套等却并未完全具备,针对此一社会现状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明显不足,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类课程的改革几乎为空白状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涉及健康类尤其是幼儿、儿童少年人群相关课程或内容的教学改革,能为全面二孩背景下人口结构变化的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配备。

3.2 有利于构建现代社会少儿服务体系

在现今二孩政策全面实施的社会背景下,少儿人群的运动从涉及人群范围、频繁度、需求度等各个方面都越来越大,而目前此类人群的运动多呈现出自发、零散、安全管理及保护不足等特点,这就需要从组织、管理、安全等方面加强之。应对短期内少儿人口数量的较快速增加,我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能符合实际发展需要。伴随社会服务业中的多元化、多样化需求,尤其是在目前青少年身体素质连年下滑的大背景下,需要强专业、强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少儿人群。体育教育专业中健康类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可以适应此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3.3 有利于拓展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渠道

少儿数量的增加,必将导致相关少儿培训、运动、户外及安全等方面市场的扩大,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而目前此方面的专门人才还远不够,面临此一就业缺口,体育教育专业加强健康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具备适应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服务少儿人群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拓宽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就业。

【参考文献】

[1]杨利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措施[J].亚太教育,2016(9):254.

[2]张翠芳,李恩荆.“全面二孩”政策下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体育运动行为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16(9):52-54.

[3]李进江.幼儿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5(6):64-68.

[4]李玲,杨顺光.“全面二孩”政策与义务教育战略规划[J].教育研究,2016(7):22-31.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专业全面二孩教学改革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