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7-03-14 07:56
运动 2017年13期
关键词:竞技指标体系游泳

苏 晴

(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广东 广州 510105)

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苏 晴

(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广东 广州 510105)

训练监控有利于从科学角度更加系统、科学地认识竞技运动规律和掌握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对运动员成绩的稳步提高和运动负荷的突破均具有科学指导意义,虽然我国竞技游泳近几年成绩卓著,涌现出孙杨等诸多国际名将,但在总体上我国的竞技游泳训练监控研究工作仍然薄弱,特别是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的构建尚不科学和完整,严重影响我国竞技游泳项目的发展,亟待加强。

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构建

竞技游泳是一项以技术驱动为主的运动,因此长期以来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技术训练,技术训练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成绩,但从运动员发展潜质的激发和该项运动的长期发展来看,这种过度倚重教练员经验式的训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浙江模式”在短期内涌现出了天才级的孙杨等国际名将,但这种现象是可遇不可求的。而训练监控,特别是训练监控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不仅能够对我国竞技游泳项目本身的训练过程积累经验,更能从运动员自身的横纵双向训练过程进行监控,数据获得更具实时性和科学性。但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至今尚未建立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导致我国的竞技游泳的训练过程本身科学化程度不高,严重影响着该项目的长远发展。因此,提高对竞技游泳训练监控价值的深化认识,构建科学化的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不仅有利于我国竞技游泳运动项目的长期发展,更是一项有益的科研探索。

1 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构建价值及重要性分析

1.1 有利于教练员及管理团队科学理解游泳运动本质,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游泳运动的本质就是运动员在水中的速度和力量的综合较量,因此技战术的掌握与发挥是取得竞技游泳成绩的关键,这也与近年来我国高达87.6%的教练员所使用的提高成绩的主要途径——改进技术和增加负荷强度、提高比赛能力及陆上力量训练等手段是高度吻合的。可见游泳技术训练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但是技战术训练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竞技游泳在技术训练方面仍然与其他世界游泳强国有着不小的差距,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在于世界其他强国特别是美、澳等国都拥有健全的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因此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员个体在其游泳训练比重、训练阶段力量、技术分配、有氧训练量的设计上及身体形态、生理指标上有较为科学的控制与干预,虽然训练项目较多,表面上看似技术训练总量不多,但由于设计合理,因此他们的技术训练总量仍然高于我国,整体上成绩也普遍较为稳定并逐年有所突破。如果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能够科学地建立,则在短期内不仅有利于教练员及管理团队科学理解游泳运动本质,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从长期上讲,更有利于运动员个体的发展。从纵向看,特别是在技术训练方面,能够针对运动员个体不同训练阶段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整动作频率和动作效果来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从而提高运动成绩。从横向看,更能发现运动员的天赋和不足,对于运动员的选拔工作更能做到科学化和公平性,提高培养、选拔效率。

1.2 有利于提高训练团队管理效率和节约培养成本

竞技游泳是一个奥运夺金大项,各国游泳竞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本国的竞技游泳运动。我国作为一个竞技游泳人才培养大国,不仅每年能够参加各种世界级别的竞赛,在本国也有着完备的竞技游泳各级竞赛体制,因此国家体育总局乃至各省市体育相关职能部门都在大力培养竞技游泳队伍。但由于我国长期缺乏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因此对于选手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虽然我国科技高度发达,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发展极快,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量化导致我们在竞技游泳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仍然主要依靠人力和传统经验,严重拖后了竞技游泳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效率,还为“职权腐败”提供了温床,导致不少优秀游泳人才外流现象及运动员与培养团队冲突不断等不良社会现象,如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则不仅可以节省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还可以提高训练团队管理效率,使运动员的培养和管理环境纯洁化,更能避免社会腐败等不良风气。

2 当前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游泳运动管理层面对竞技游泳运动训练监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竞技游泳运动项目曾经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成为奥运会重点夺金项目,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辉煌后出现了长期的停滞,虽然在近几年涌现出诸如孙杨等一大批国际名将,但仍然无法使我国的竞技游泳运动项目重回巅峰状态。在查阅大量科研资料及观察大量运动员实际集训基础上不难发现,我国整个游泳运动管理层对竞技游泳运动训练监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竞技游泳职权部门管理者和教练员更是缺乏对竞技游泳运动项目本身的规律进行深入探究,主要关注技术训练,而忽视训练监控的价值和指标体系建设,这是导致我国竞技游泳至今尚未建立训练监控指标体系的根本原因。虽然科研界对生化指标等多有提及,但仍然没有训练监控指标形成一个全面的、科学性的体系构建,导致教练员等训练管理团队无据可依,无法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监控,进而获得较为系统的身体指标及技战术技术指标等关键数据,对运动员训练过程实行科学干预,也就使得我国的竞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度依赖各级教练的经验式指导,不利于运动员的自我成长及该项目的长远发展。

2.2 在竞技游泳运动项目科研上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相关科研力量及科研产出不足

由于我国一直执行“举国体制”,竞技运动长期以来基本将精力放在技战术训练上,因此相关竞技运动管理部门自然将经费基本用在运动设施、运动营养及教练员等层面,而由于管理者自身长期对运动规律、运动本质及项目主要特征等理论层面重要价值的认识不足,自然在竞技游泳运动项目相关科研上的投入尽量压缩。我国游泳项目相关领导很早就认识到“金字塔”理论的重要性,着重发展广大群众基础,铺设了良好的“塔基”,但是在“塔尖”建设过程中文章却没做足,与高校和运动科研院所没有及时建立科研联系,导致至今我国在游泳项目上的研究数量极少,特别是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方面的科研论文更是寥寥无几,这与我国竞技游泳项目本身的地位和发展是十分不匹配的,作为一个竞技运动大国来说也是非常奇怪的。一个竞技运动项目一旦缺乏相关理论建设和研究,将严重影响各个层面对该项目运动本质规律的认识,影响符合运动员身心发展规律共性及个性的训练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和发展性,这无疑会严重缩短其生命周期,对其长期科学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 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构建有关问题探究

3.1 加强对竞技游泳项目的科研投入,尽量提高训练监控指标体系建设的科学性、长效性

在构建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时,监控指标的合理选择对于提高运动效率、管理监控效率是至关重要的,而训练监控指标的选择及体系的设计则又不是一两个团队能够做到的,必须要加强对竞技游泳项目的科研投入,可以从2个方面着手:(1)采取开放的态度,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联系并提供资金、研究素材,提高本土的竞技游泳科研力量,加快对竞技游泳的运动规律、本质、运动员质量衡量量化指标进行研究,尽量提高训练监控指标体系建设的科学性、长效性;(2)采取合作发展的态度,加强与竞技游泳强国合作培养与科研、提高技术交流频率,提高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的广泛适用度。

3.2 构建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初步设想

影响我国竞技游泳运动发展指标体系公认的是有以下3个层次:(1)保障竞技游泳发展的环境层,是由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几个主要素组成;(2)维持竞技游泳发展的系统层,是由竞技游泳发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几个主要素组成;(3)驱动竞技游泳发展的动力层,是由对竞技游泳运动起积极调节作用的竞赛、训练和管理3个主要核心要素组成,而这3个层次是任何训练监控指标体系都无法逾越的。基于上述3个层次,笔者在本文中大胆提出,我国竞技游泳当前能够适行的训练监控指标体系,即自我监控训练指标体系和外部监控训练指标体系:自我监控训练指标体系是由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监控指标、生理生化监控指标以及运动员心理健康指标三者共同决定,该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技战术、比赛心理管理能力及运动负荷监控指标。其中生理生化监控指标是主要监控指标,因为生理生化监控指标是用来监控运动员日常训练的常规性监控指标,包括心率、血压、血乳酸以及皮质醇等。而竞技能力监控指标又包括技战术监控指标,如便于形成量化的划距、划频、出发用时、转身耗时等;外部监控训练指标体系不仅限于教练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训练环境设施、运动营养和运动医务监督等指标,还应包括其他能够提高游泳运动员技术效率,减少运动阻力的技术指标。通过这些便于量化的指标形成综合性量化指标,不断对竞技游泳运动的训练和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和量化,与大数据应用进行对接,则更有利于提高我国竞技游泳运动项目的训练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效率,将是一件功利千秋的大事。

4 结 语

任何竞技运动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建设和研究的持续性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竞技游泳的训练监控指标体系建设的提出是及时和必要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科研价值。本文就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构建价值及重要性、当前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构建存在问题和构建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初步设想3个层面,对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监控指标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分析,并初步勾勒了监控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竞技游泳运动的发展做出绵薄之力。

[ 1 ] 吴敏,王斌,龚晶晶,等.中国游泳队外教丹尼斯训练理念探析[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

[ 2 ] 张大超.我国优秀运游泳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研究[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 3 ] 牛鹏程.中外竞技游泳比较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J ].福建体育科技,2014(4).

[ 4 ] 张天阳.游泳运动的全新训练理念探析[ J ].青少年体育,2013(2).

G861

A

1674-151X(2017)13-01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05

投稿日期:2017-05-28

苏晴(1985—),实习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运动生理。

猜你喜欢
竞技指标体系游泳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