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枪射手动作重复的一致持久性素质、瞄扣配合的协调性素质及比赛发挥的心理素质保证

2017-03-14 07:56马玉恒
运动 2017年13期
关键词:持久性射手一致性

赵 康,马玉恒

(昭通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处,云南 昭通 657000)

步枪射手动作重复的一致持久性素质、瞄扣配合的协调性素质及比赛发挥的心理素质保证

赵 康,马玉恒

(昭通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处,云南 昭通 657000)

为进一步提高步枪射手的竞赛成绩,通过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步枪射手持枪的一致持久性素质、瞄扣配合的协调性素质以及保证比赛发挥的心理素质,为步枪射手的日常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步枪射手;一致持久性素质;瞄扣配合的协调性素质;心理素质

《运动训练学》指出:素质是身体机能的能力。一般运动素质是指力量、速度、耐力、柔韧。专项运动素质是专项所需要的专门的身体机能。又指出,运动技能是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能力是素质的体现,素质有天生的成分,如有的人天生就有较好的一般运动素质以及某种特长,有的人在生活中和其他活动中自然获得一些近似因素。如:站得稳、用恒力不发颤、肢体运动协调等。然而,射击的专项素质则必须通过专门训练来获得。

射击运动虽然早在1896年即被列入奥运会,但在中国还是一个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多年来,我国射击界常把射击的基本功即一致性、持久性和协调性等作为射击的专项素质来训练,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功”就是“素质”的积累、能力的体现,它们都是同义的不同表述。各种“性”则是“功”或“素质”的类别表述。但是,这几个“性”的基本功还不能完全代表射击“专项素质”的全部,全面的射击“专项素质”还应当包括“心理素质”。

1 动作重复的一致持久性素质概述

射击需要运动员有较好的动作稳定性,生理上对射击动作多次重复保持不变的能力和长时间据枪的能力,合并称为“动作重复的一致持久素质”。

动作的一致性和持久性,可以分开讲,也可以合起来讲。步枪射击,每发射一发子弹(包括空枪击发)几乎都是采用同一动作程序,要打完一个40发或60发完整练习,讲究的是动作的一致性,才能打出好成绩。然而,长时间反复重复一套动作必然产生生理上的疲劳和动作变形导致不一致,因此射击需要的一致性应该是经过多次重复在时间上达到持久才有意义;如果不讲一致性,只讲耐力的延长,这种持久性便没有用处。应该两者合并成一致的持久性或持久的一致性,定为动作重复的一致持久性素质。

当然,单独强调一下一致性也很有必要。因为一致性是打出好密度、好成绩的主要技术规范。姿势动作上不怕某个地方偏差(如枪面歪),就怕重复不一致。只要重复一致,就有好密度。正所谓“歪成一样就是正的”“偏得一致就是好的”。

要做好一致性,首先从视力上要求瞄准要精确一致。接着关联的技术要求逐一是:贴腮一致,握把一致,右肘支撑一致(卧姿),榻腰一致(立姿),弓腰一致(跪姿);左肘固定一致(卧姿),左肘抵胯一致(立姿),左肘左膝结合一致(跪姿)等等。一致性更多的要求是回收到内在感觉里,内在感觉的一致,才是真正的一致性,是靠得住的一致性。这是需要长期有意识训练培养的。

持久性一般是指承受运动负荷的耐力好、时间长。射击的持久性在于能长时间地多次重复相同的动作,还是密切关联的一致性,才是有意义的持久性。谈持久性必然要谈到疲劳。持久的耐力运动之中必然有疲劳。研究疲劳,为了防范和消除,更有寻求超量恢复的玄机在其中。

2 瞄扣配合的协调性素质概述

神经系统对瞄准和击发的协调指挥,对击发瞬间力量保持和食指单独用力这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协调配合,简称瞄扣配合的协调素质。

瞄准,就眼睛而言是非常简单的动作,任何有同心圆和平正概念的人都会瞄准。然而,瞄准就是瞄稳,通过瞄准使枪稳下来;瞄准又是稳瞄,枪稳了才好瞄准。“瞄稳——稳瞄”就是有意识的瞄准和下意识的静力动作的互动的过程。

扣扳机的肌肉做功是微不足道的,自选小口径步枪的扳机通常为100克左右。但指挥扣扳机的神经系统的负担却很大,它要与瞄准密切配合,在最佳时机上击发。同时,在击发瞬间保持全身控枪力量不变,以完成打10环的任务。击发是射击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动作。击发必须与瞄准密切配合,并且得到全身控枪力量保持的保障。

人体赋予枪支的稳定控制是有限度的。尤其是立姿,短暂的惯性稳一出现,若不及时预知扣响,就会错过打偏。看起来很稳的卧姿也必须在内应力最平衡的时机打响,如果不注意内应力的潜在变化,往往不理解为什么瞄好了却打偏的现象。其次,我们应当懂得,人眼对瞄准信息的接受再通过大脑反应指挥食指扣扳机的反应速度是有限的。弹丸发射从扣动扳机到飞向目标再快也有个过程。因此,真正抓住最佳时机击发的方法是提前扣。即“扣”的意识提前在即将“稳”或即将“最稳”之前,这样,“响”的时机正好出现在“稳”或“最稳”的时段内。从惯性稳的规律来看,先是人枪整体从晃动,发展为稳定,这个稳定会因惯性的作用不会一下子消逝,但也不会长时间地稳下去,它将会不可抗拒地又转化为晃动。这似乎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起作用。提前扣就是抓住惯性稳有限存在的规律,将击发时机掌握在从晃到稳的阶段,或者说惯性最“强劲”的阶段。

怎样做到击发瞬间全身各部相关用力保持不变?要求是食指“单独”用力。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人的生理反应总是互相联系着、影响着的。通常射手(尤其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扣动扳机的瞬间,身体某些部位不自觉地下意识地发生抬枪、掉枪、拐枪、眨眼、耸肩等不良反应,使弹着打偏,甚至跑远弹。或者担心出现身体相关的不良反应,使得食指僵化,扣不出去。

扣扳机的神经系统的指挥要求击发与保持是“合得上——分得开”,尤其是“分得开”。击发与保持应当是两条清晰的条件反射弧,如果反射弧发生混乱是很难克服的,相似的教训如“口吃”,就是因为条件反射没有建立好造成的。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条件反射一经建立要消除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用一个相似的条件反射去替代它就更为困难。因此,射手如果发现自己击发瞬间有毛病就必须下大决心去克服,否则,养成难以克服的固癖就等于自我淘汰了。我们看到,一开始从事射击训练的人很多,但是能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最终能在赛场上争金夺银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中途退出的原因很多,但不少人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被“击发瞬间犯毛病”这拦路虎给拦住的。

“保持”如此重要,就要在训练中时时刻刻注意。如无论实弹还是空枪,每次击发完后有意识保持1s以上,并养成习惯。我们把注意力只集中在瞄准上而称为精力朝前,因为在“前面”就“抢走”了该分配到“后面”的精力,从而忽视“后面”人体相关的“保持”动作。要时时强调精力回收,甚至视力回收。在训练的某一阶段,应当用“半关抢机”这种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测试击发瞬间“保持”的情况。

在选材时,要注意所选苗子的神经反应是否协调敏捷,凡肢体需要互相配合的成套的连贯的动作能否“合得上,分得开”。

3 射击比赛发挥的心理素质保证

3.1 射击比赛心理素质简述

心理上对比赛刺激的承受、应变、控制能力,简称比赛发挥的心理素质。

人们提出射击是“三分技术七分心理”,把心理训练摆在突出地位。射击心理训练的内容很广泛,与平时技术训练关系密切的心理训练有:知觉训练、思维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念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而情绪控制、意志努力等心理训练则与比赛直接相关。射手不仅要培养一般心理素质,更要培养比赛心理素质。

射击作为技能为主的项目,在基本技术动作过硬的基础上,十分要求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射击比赛的心理活动主要是由胜负观和顺逆境的刺激引起的。因此,正确认识胜负和处理好比赛中的顺利和不顺利是解决射击比赛心理平衡的主要内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培养运动员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赛,参加比赛就是为了获胜,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敢想敢干,敢于进取,敢于成功,敢于胜利”这是作为一名运动员最可贵的精神,也是最好的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真正优秀运动员的先决条件,有了这个前提,一切心理调剂工作才有意义。

3.2 培养射击高境界

在中国射击界,人们把敢想高环数、敢打高成绩称之为“高境界”。高境界是引领射击比赛水平不断前进的火车头。具有高境界才算是有最佳的心理素质。有了高境界,体育竞赛才有“更快、更高、更强”的魅力,射击纪录才会不断地被刷新。

高境界心理素质的建立也是通过平时训练来积累的。首先,我们要树雄心壮志,下决心不断实现一个个阶段目标,做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同时不信邪,敢于冲破束缚自己境界的习惯认知,敢于打碎禁锢思想境界的框框条条。从而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聚集起敢字当头的勇气,激发出清晰、流畅的技术动作,从而敢于去比赛,敢于挑战高手,敢于冲击高成绩、高纪录乃至满环。

3.3 克服射击虚高症

在培养高境界的心理素质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治一些运动员的虚高症。“脚步要实”——这是克服虚高症的良方。所谓“虚高”,是指一些射手把获胜看得超过一切,只能胜不能败。他们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水平,期望值过高,充满幻想,对比赛的困难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顺利时,过早地兴奋,激动的情绪难以自制。不顺利时就惊惶失措,情绪急躁。他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结果”的得失上,算着环数打,过分地斤斤计较,导致拘束、过敏、动作放不开而使比赛失常。

射手对自己持正常发挥的态度,这种态度看起来不像豪言壮语有刺激性和鼓动性。其实,这是一种较好的、务实的心理状态,取“正常发挥”的态度,并非意味放松对技术动作的要求,反而说明他对自己的动作知觉完整、清晰,步子走得稳定和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完每一个过程。多次比赛的经验告诉我们,取“正常发挥”态度的射手至少不会发挥失常,而且常常挖掘出或激发出打高成绩的潜力,最后变成超常发挥。这是克服虚高的良好的比赛心理素质。

4 结 语

一项理论的提出必须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才能运用到实践中。《体育运动心理》指出,比赛的最佳心理状态表现在具有充足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稳定而灵活的注意,充沛而稳定的情感,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知觉。我们看到,具有最佳心理状态的射手的主观与客观一致,对比赛的本质有客观的、辩证的理解。有人认为:射击是个人单独发挥的项目,“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谁也控制不了谁。因此,比赛的本质就成了各人拿各人的平时训练水平进行竞争(这是多年数次比赛悟道出来的简单道理。换句话说,你若想比赛成功,那么就请先在平时训练上多下功夫,提高训练水平吧)。运动员只有自我发挥的“权利”。“我”,只能尽力发挥,至于胜负,那是裁判的事。

[ 1 ] 张秀丽,等.国家优秀射击运动员平衡稳定性特点及评价指标[ J ].体育学刊,2007(3):38.

[ 2 ] 陈谦.对影响射击成绩的技术参数的应用性研究[ J ].浙江体育科学,2005(2):49.

[ 3 ] 单雪.射击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实证研究[ J ].安徽体育科技,2014(12):72.

[ 4 ] 姜奎.体育运动速度素质的反传统训练法[ 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63.

G871.2

A

1674-151X(2017)13-02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10

投稿日期:2017-05-20

赵康(1974—),射击一级教练员,本科。研究方向:射击训练理论与实践 。

猜你喜欢
持久性射手一致性
注重整体设计 凸显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超级射手
钢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研究
浅议城市照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组织身份:概念、测量及研究视角
花生射手
欧洲武器公司AR15 DMR精确射手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