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

2017-03-15 15:57陈晓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时代

陈晓勇

摘要:我国已制定“互联网+”战略,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多维融合,其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给教育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阐述了教育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应对策略,即养成服务意识、创新教育范式、重构知识体系和利用“互联网+”“网包”部分教学。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教育;机遇与对策

本届政府宣布我国将制定“互联网+”战略,迈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将实现多维融合,颠覆性的革新国家、组织、企业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行为,进而影响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面貌。如何迎接、消化、吸收、应对“互联网+”时代影响成为未来教育的紧迫需求。

一、“互联网+”时代内涵、特征

“互联网+”时代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及实现工具配置资源、优化生产、推动全民创新和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时代,是德国工业3.0的升级版。其特征如下:(1)互联网高度发达,云计算/存储成为常态,大数据技术成为标配,数据成为“财务、人力和知识产权之后的第四资本”,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极度完备,信息通路遍布城乡,信息交互、传输速度连番提升;(2)融合成为通行规则,互联网与制造业、服务业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社会生产、商品流通、衣食住行均有互联网的高度参与;(3)共享与全面创新:开放、共享是互联网天性,“通过‘电脑+人脑的融合,可以‘创客‘众筹‘众包等方式获取大量知识信息,对接众多创业投资,引爆无限创意创造”。

二、“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丰富的教学资源。“互联网+”时代基于云平台和新一代互联网,给教育从业者及学生带来了海量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教材等理论知识,也包括生产企业、产品生产、实验等工程实践技能;既包括书本等静态知识,也包括网络课程、视频讲解、网上仿真平台等动态数据。如我们现在可以很轻松地接触到国内外大量的优秀专业教材,而杜邦等大企业纷纷在网上建起了杜邦学院等形式教育门户,而网络课程更是风起云涌,可汗学院、MOOC、edX、万门大学、微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智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下现代技术急剧更新,教育教学技术极大发展甚至被根本变革。网上课堂、网上教室成为教育新常态,此举既可实现现场教学效果又可避免材料使用,从而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危险试验发生,也可对一些实验室无法实现的反应(如核爆)或无法可视化的实验(如原子键合)通过数字手段(如Materials studio)直观展示。

3.针对性、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大数据的重要特点是实时大量收集多样数据,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课堂上,学生的一举一动(皱眉、微笑、走神)均可以实时记录,学生对教学的反应、对教材的态度等均可以瞬时、精准、动态、全面反馈给教师,以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快速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和复习。如2013年贵阳市白云区对9 000名学生的教学信息化试点,即通过大数据技术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挑战

1.对教师的挑战。

(1) 生存危机。“互联网+”时代,网络课堂风起云涌,远程教学蔚然成风,是不是教师职业的终结?目前网课程度高的是语、数、理、化等核心课程、通识课程,相应课程同时反应,如果一人单打独斗,无论是PPT精美程度、音响环境和知识展示直观化手段都远难与网络课堂运营公司或者国家支持团队媲美,因此“质差量多”的同类通识课程既无开设必要也将渐无生存空间。

(2)學生知识层次不同、需求多样。“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不少理论知识,但由于所花时间、所涉猎范围和理解掌握能力的差异,其知识水平高低不同,因此各自需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突破当前班级制教学范式,创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因人而异教学。

(3)终生学习压力。“互联网+”时代下每一个学科的基本理论网上随处可见,工艺操作、基本流程学生可以信手拈来,教师凭什么再次占领讲台,占领后凭什么不被轰下来?此将持续不断地推动教师紧跟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掌握新知识;不断努力加深基础理论应用,更深入体会学科基本知识并发展灵活应用能力,一张PPT教几代学生的时代、垄断独占知识的时代已远去了。“互联网+”时代同时也要求教师掌握多种多样的数据收集、分析、挖掘工具与App应用等,如Hadoop、HPCC和RapidMiner等,这对不愿接受新通信、数字工具和软件的教师均将是压力。

2.对学生的挑战。

(1)知识选择能力要求提高。传统教学是教师单向灌输,选择知识、掌握重点的义务在教师手上,教师经验丰富,对各专业需求也有较深的把握,因此知识重点、范围均可娴熟掌握。“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时代,知识全面了、内容多了、来源广了,但选择的难度空前大了,这对无生产、应用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2)动手少、思维训练不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运用知识与技能以使个人全面发展,而不仅是两脚书柜。“互联网+”时代知识产品极大丰富、来源极为方便,但是运用训练明显不足,特别是自学者。什么东西都可以找到,也容易让学生养成懒惰思想,对其思维训练危害极大。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集成电路设计和厚薄膜微电路工艺设计,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训练和经验积累,而这些互联网显然存在不足。

(3)向他人学习的能力弱化。“互联网+”时代,学生基于网络获取知识,不出门即可知天下事,“宅”的现象加剧,势必很难有传统课堂教学的群体学习氛围, 学生与机器接触时间远多于与教师接触的时间、也远多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而人与人的相互交流、学习是重要的知识来源。

三、教育界对大数据影响的应对策略

(一)养成教育是服务人发展、提升人素质的服务意识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使服务意识深入人心,故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时代,应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教学技术改进与革新,转变教学思想,一切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做人做事能力和素质为教育出发点和依托点。

(二)创新教育范式:加强基于教育数据和学习分析的个性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文化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极大成熟。从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均应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养成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的决策文化,用大数据指导教学安排、管理和评价,制定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学、动态教学模式。利用大数据手段記录学生的兴奋点、皱眉头时刻等细节,统计分析其专注内容、时间长短、知识掌握程度,相应反思并安排下一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也要彻底打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推进两者彻底融合。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要养成利用“互联网+”时代信息交互的高度发达,学习同行业前沿知识,提升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构面向互联网+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

“互联网+”时代,大规模的学校集中教育逐渐消解,灵活多样、无固定地点时间的分散式教育渐成主流。适应这种分散教学的知识架构、教学方式和评价管理体系均应该相应革新,以融合人的学习、认知规律和分散教学范式要求。具体是研究分布式教学本质,重新制定课程体系、编排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安排,相应教材也应遵照分布式教学规律重新编排。同时重点研究分布式教学环境下情商教育与群体合作教育,为“互联网+”时代培养合格、全面、复合、时代型人才。

(四)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网包”部分教学

基于“互联网+”时代先进、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和计算技术,“网包”部分教学,如网上仿真、实验、内操等,这对量子力学、原子物理、第一性原理等特别有效,也能避免资源浪费、安全问题和误操作问题,减少实验场地和教育硬件设施,有利于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资源共享。

四、 结语

教育界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推广者,面向时代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是教育部门设立和运营的天职,因此面向“互联网+”时代教育是未来教育部门的必然任务。建立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体系将直接服务于我国当前的产业转型、跨越发展和党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大局,也必将为实现原始、自主、核心创新贡献教育的力量,最后也将推动我国经济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湘林.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10: 25-30.

[2]陆璟.大数据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 2013, 9: 2.

[3]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3, 3: 9-10.

编辑/于金苗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时代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