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鲁迅作品教学触动当今学生的心灵

2017-03-16 00:46陈劲松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

陈劲松,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北京市骨干教师。多次承担国家级、市级教学展示与指导活动,获得2013年度、2016年度北京市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京味小说专题学习》课例被选作北京市新课程教师培训的观摩课例,多节精品课例在北京数字学校、科研网播放。参与多项课题实验,负责主持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论文案例百余篇,所撰写的四十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市级奖项,已经出版专著《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教学探索研究》及5张作文讲座光盘。

[摘 要]走近真实的鲁迅,需要摆脱僵硬的政治思维模式,还原鲁迅的真实面貌,感悟与伟大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解读作品,需要引导学生自己直接从语言层面去阅读鲁迅作品,并且以“改造国民精神”为基点,理解鲁迅作品的基本母题及整体意蕴。应该积极开展鲁迅专题教学,为学生搭建深入探究鲁迅的平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鲁迅作品所表达的人文精神,打造自己的精神底子。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鲁迅作品;教学

鲁迅作品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经典。但是,在高中阶段,鲁迅作品的教学状况却不甚乐观。很多学生与鲁迅有隔膜,对鲁迅作品普遍抱有畏难心理。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只有帮助学生走近真实的鲁迅,找到与鲁迅的契合点,才能改善鲁迅作品的教学。

一、摆脱思维定势,树立自我感知意识

过去一提鲁迅,就是伟人的那句评语“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熟悉这句话的人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都会从这几个方面去认识鲁迅,因此而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时至今日,尽管时代发展了,这种模式化在教师队伍中还存在一定影响。在教学上,也常常先灌输给学生这种定论,然后引导学生服从定论。其实,这种教学的实质是先入为主的认知模式化、程式化,是当前鲁迅作品教学问题的主要症结。这种模式化、程式化的教学存在两个主要弊端。

一是会限制学生主动思考,容易滋生思想惰性。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难以投入地品读文本、认识作家,容易导致思维品质流于平庸、肤浅。

二是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和畏难情绪。伟人的评判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并具有一定的政治高度,对此,现代的中学生难以理解。若非要学生认可一种“标准答案”,势必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例如,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豆腐西施杨二嫂和闰土,到底是谁偷藏了碗?为什么就不可能是闰土干的?”很多教师会向学生传递这样的认识:闰土是个朴实、勤劳、善良的农民,而杨二嫂是个尖酸、刻薄的城镇小市民,所以是杨二嫂而不是闰土会偷碗。其实,“为什么就不可能是闰土干的?”这本是一个最合理的疑问,可怕的是教师头脑中的那个所谓合理的定论。学生渴求探询鲁迅,但总是被动地得到这些标签式的定论,学生的合理性疑问被断然抹煞了,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被简单武断地否决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渴望了解、认识鲁迅的主动性。正是这种主动性的丧失,使学生在心理上与鲁迅产生了隔阂。

那么,应该怎样消除这种症结呢?关键在于教师要匡正错误的观念和思维定势,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自己要对鲁迅有一个正确的自我感知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上抛弃先入为主的模式化、程式化,从而引导学生从作家、作品的角度解读鲁迅,才可能使鲁迅作品的教学走出困境。

二、还原真实,感悟与伟大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引导学生从作家、作品的角度解读鲁迅,需要还原鲁迅的真实面貌。

首先要知人论世。可以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鲁迅的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这位杰出作家的理解。鲁迅在人生中所承受的那份沉重、艰辛和痛苦,如幼年孤哀、婚姻不幸、兄弟反目、爱情痛苦、学生的误解背叛、论敌的詆毁诽谤,等等,以及他那非凡的反抗与奋争的精神,足以震撼现代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走近作家鲁迅——走下神坛回归人间的鲁迅,学生会逐渐认同一个“思想的先驱”“睿智的师长”形象,看到一个有着犀利的思想和文学魅力的作家,一个真实的鲁迅,一个大写的人。

其次,引导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来感悟鲁迅,认知鲁迅。只有让学生从内心里消除那种强加于鲁迅的模式,允许自我认知的存在,学生的心才会向鲁迅开启。鲁迅和青年的心是相通的,鲁迅的批判精神和高中生的质疑心理,就是一个契合点。引导学生走近鲁迅,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鲁迅作品的批判精神和斗争力量才能对学生发挥磁铁效应,学生才能真正消除隔膜,理解并尊重鲁迅,感悟与伟大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三、从语言层面体会鲁迅作品

对于鲁迅作品,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易被唤醒,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有些沉重。鲁迅自己也说过“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这些都造成了阅读的困难。

教师更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踏实地阅读原文,读懂文字。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注意用词、修辞、语法、标点等语言因素,而且要用心揣摩词、语、句的表达效果,琢磨深层涵义。比如,对《祝福》中描写祥林嫂的片段“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有特点的词语,比如“活物”“分明”“纯乎”等进行揣摩。学生琢磨透这些词语,才能理解祥林嫂的生存境遇及精神状态,也才能了解鲁迅在词语上传神老到的功夫。再比如,《呐喊》自序的结尾寓意复杂,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析“铁屋子”入手,引导学生理解“然而有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学生就能够进一步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实质以及鲁迅处于希望与失望之中的复杂情怀,也能够从中感受到鲁迅作品凝练深刻的语言风格及文学特色。

四、以“改造国民精神”为基点,理解鲁迅作品

在学生对鲁迅作品有了一定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其作品思想的深邃性。如果教师机械照搬教参中诸如“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黑暗的封建制度”“腐朽的封建思想”这些词汇,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容易导致学生对鲁迅作品思想内蕴的模式化,甚至引起他们的反感。

怎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意蕴呢?这就需要挖掘历史背景、整体思想和基本母题三大因素,才能追本溯源,从而深化理解鲁迅。

以鲁迅小说为例,再深刻的主题也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鲁迅小说主人公是祥林嫂这样的卑怯而又悲惨的“苦人”,围绕着她的看客,大多也是社会底层的“苦人”。鲁迅说过:“……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苦人”们的形象特征,揭示了特定历史、社会病态氛围中的国民麻木、愚昧的侧面,鲁迅对此深恶痛绝,所以,他才会选择“改造国民精神”的“立人”为创作追求,这也成为鲁迅小说的整体思想意蕴。鲁迅以“揭出病苦”为意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如文化科举制度、礼教等級制度、封建思想传统等,对造成这种国民性的原因予以深刻的揭露。鲁迅先生自己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就是鲁迅作品的基本母题。

只有抓住以上三种因素,把“改造国民精神”作为认识鲁迅小说思想的逻辑起点,才能说是对鲁迅作品有了基本的理解。如果只说鲁迅的小说“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显然是拔高了作品的社会效益,也脱离了鲁迅作品的基本母题及整体意蕴。

五、积极开展鲁迅专题教学,

为学生搭建深入探究鲁迅的平台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学过了不少鲁迅的作品,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阅读经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的梳理和探究,帮助学生提炼和形成自己对鲁迅独特的认识,而“专题式教学”方式正是契合这种教学需要的一条有效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自主选择,确立一个比较有探究价值的专题题目,进而开展深入探究。笔者在指导鲁迅专题教学的实践中,学生自主确立了如下专题:第一类是研究作家的,比如“鲁迅其人”“鲁迅个性”等;第二类是研究作品人物的,如“鲁迅与韦素园君”“鲁迅作品中的不同社会类型的人物”“鲁迅的怀人散文”等;第三类是研究作品思想内容的,比如“国民的病苦”“谁是聪明人、傻子和奴才”等;第四类是研究作品的写作特色的,比如“鲁迅作品的讽刺手段”“鲁迅散文中善于用词的特色”“形散而神不散”等。这些由学生自主确立的专题,成为他们后续的学习重点,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专题学习始终走在自主探究的轨道上。

在专题探究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鲁迅作品所表达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从中汲取丰厚的精神养分,打造自己的精神底子。如果学生读懂了鲁迅,也就读懂了我们国家苦难中的昨天、已经从涅槃中再生般的今天,也会明白我们国民素质的提升,尤其是自身素质的提升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笔者期望学生都能对鲁迅作品有深刻的认识,进而发现鲁迅的伟大之处,从而让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