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研究

2017-03-17 12:39张水谊
运动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学校

张水谊

(湘潭县长岭中学,湖南 湘潭 411231)

理论与方法探索

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研究

张水谊

(湘潭县长岭中学,湖南 湘潭 411231)

伴随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行,对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要求教师积极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不仅需要关注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还需要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基础上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现阶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初中;体育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一阶段属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学生健康成长而言非常重要。现阶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部分学校仍存在教学质量偏低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体育教师应立足当前,与初中阶段学生特点相结合,努力改进现存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在体育教育工作中,要想取得良好成绩,则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而现阶段在多数学校中,特别是条件薄弱学校,均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设施种类少、数量少;第二,体育器材存在严重破损现象,并未得到及时更新;第三,体育设施缺乏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应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为体育教学奠定基础。

1.2 教学研究活动较为浅薄

体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在研究活动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之处,一些教师认为,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理论知识讲解,并以面对面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技术动作,缺乏研究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涉及到研究性活动则流于形式,并未将学生特点与研究教学相结合,使体育这门学科的功能未得到完全体现,使得体育教学研究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其对学生生长的促进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

1.3 课堂教学不充分

初中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不充分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课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现阶段,在课上通常存在准备活动不充分现象,如跳远练习之前,需要对脚腕关节、膝关节进行充分活动;在实心球投掷练习之前,需要对肩关节、腕关节进行充分活动;在短跑和长跑之前,需要放松全身等。如果不充分进行准备活动,就开始进入练习,则会导致学生活动过度等现象。对此,有些教师不以为然,未起到良好监督和督促作用,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技术要领讲解不充分。由于教师对技术要领讲解不重视,因此教学中仅为学生简单说明操作步骤,并未详细地说明技术要领,使得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法从根本上掌握技术要领。同时如果要领动作掌握不足,学生在练习中也容易发生意外事件。以立定跳远为例,涉及到多个技术性细节,如起跳姿势和角度、腹肌用力与弹跳的相互结合、摆臂等,只有掌握这些要领技术,才能保证运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1.4 教师团队综合素质不足

在部分初中学校中存在缺乏专业体育教师问题,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2个方面:第一,体育专业毕业教师比较少,同时在教师资源安排上,教育部门比较重视语数英等学科,而对体育课程予以忽视;第二,有些学校将体育专业教师安排任教于其他学科,使得体育教师缺乏现象更加严重。另外,一些学校甚至存在兼职教师现象,分散了教师精力,使得体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2 针对初中体育教学问题的改进措施

2.1 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而要想保证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离不开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只有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善性,才能为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为学生学习创造基础条件。对此,学校应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购置体育基础设施,保证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种类齐全、数量充分。针对体育器材破损问题,应做好及时维修,对维修不能解决的破损问题,应采取更换处理,避免安全隐患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2.2 深化体育教育改革

在体育教育改革深入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教师层面来说,针对各级组织的教育研究活动,不论是观摩学习,还是脱产学习和在线学习,教师应主动参与其中,并在参与过程中认真学习,积累经验,使自身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体育教学,还需要深入研究与自身教学有关联的课题,为教学改革的深化奠定基础。第二,从学校层面来说,应定期组织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教职人员就体育教学活动展开研究和探讨,用实际行动深化体育教育改革,避免敷衍了事,使教育改革落实在行动上,学校既可以组织课堂观摩活动,还可以组织撰写教学论文,通过多种方式使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在校内形成学术氛围。

2.3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体育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属于灌输式教育,教师仅向学生讲解运动方法,此种单纯讲解方式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为体育课程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老鹰捉小鸡等经典小游戏,以此来代替传统的慢跑等小运动量活动等准备活动,以此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可让学生运动起来。在体育教学中,运动基本技能是重要内容之一,但训练过程相对枯燥,加上教师讲解不充分,学生难以完全掌握。对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融合游戏内容,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对单手运球、上篮这一系列操作技术,教师可以以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全班学生分为2组,依据接力的方式,学生先单手运球,再上篮,以动作连贯性、完成度等对2组学生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动基本技能。在长跑教学中,长跑运动不仅能锻炼心肺功能,还能调动人体全身运动系统,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有益。但传统的长跑教学,教师只做呼吸调整的指导和长跑过程的监督,学生只是围绕操场跑十分枯燥,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对此,在长跑运动中,教师应加入占领高地、男女生接力跑等游戏,充分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完成长跑项目学习。

2.4 建立良好教师团队

在体育教育工作上,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教师团队建设,全面盘查辖区内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教师,掌握其分布状况,并对教师年龄结构、在网状况进行了解,详细地记录这些信息,然后以教师年龄结构状况为依据,分年度、分批次引入体育教师;并招聘一些体育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安排在初中学校中专职负责体育教学工作,成为专职体育教师。同时,应针对基层学校的原有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教育,不管其是否为体育专业教师,也不论其年龄结构怎样,只要其现在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就应针对这一工作开展业务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训练,既可以通过短时间脱产训练,还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跟班训练,另外,也可以在校内开展一对一专业培训等。这些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使其业务素质得到提升,为初中体育教学奠定基础。

2.5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锻炼不仅可使人们变得更加勤奋,还可以预防疾病,保证身体健康。但体育锻炼应注意因人而异,不同年龄段应选择与之相对应的锻炼项目和方式,以强身健体,同时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这也是终身体育想要表达的中心主旨。因此,应以变化视角对待问题,对初中生而言,在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学习压力明显增加,功课量也有所增加,对此应保证自身良好体质,因此初中阶段学生更应对体育锻炼予以重视,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保障在拥有良好体质的基础上取得好成绩。对此,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3 结 语

对初中生而言,体育教学非常重要,不仅对其身体健康有益,而且对其心理健康有益。所以,学校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深入体育教育改革,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另外还应注意教师团队的构建,使学生在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下健康成长。

[ 1 ] 王忠义.初中体育教学若干问题分析[ J ].小作家选刊,2017(2).

[ 2 ] 肖天炜.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J ].文理导航:下旬,2016(10).

[ 3 ] 肖娇.浅析当下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J ].新课程导学,2015(6).

[ 4 ] 陈宇中.新课改背景下城市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科教文汇,2014(15).

[ 5 ] 王伟伟.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的浅析[ J ].新课程·中学,2016(6).

[ 6 ] 陆军.现代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当代体育科技,2013(10).

[ 7 ] 冯小华.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与解决之道[ J ].小作家选刊,2013(11).

G807.3

A

1674-151X(2017)04-11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7.059

投稿日期:2017-02-10

张水谊(1979—),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学校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