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2017-03-17 12:39倪春辉
运动 2017年7期
关键词:校本体育教师中学

倪春辉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江苏 南通 2262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倪春辉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江苏 南通 2262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贯彻3级课程管理体制,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研究内容包括:第一,体育课程开发认识;第二,政策和经费方面;第三,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四,学校硬件和软件资源。建议:第一,提高教师的体育课程的开发意识 ;第二,开发政策的倾斜与经费的保障;第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第四,配备充足硬件与软件设施。

中学;体育;课程开发

继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创了素质教育先河,谱写了中国教育的新篇章,2001年教育部规定中学体育课程在上好体育必修课项目的同时,开设体育选修课,满足学生体育项目多样化的需求。新课改3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在全国已全面展开,中学体育的课程开发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具有综合性,是多元化组合,它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通过身体锻炼达到育人目的,渗透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

1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1973年,最早提出校本课程这一名词的是Furumark在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其定义为贯彻3级课程管理体制,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充分开发实际自然资源的一种生成性、动态的一种设计与评价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充分调动了基层领导和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家长、学生和社会人员共同参与,根据实际资源合理开发。

2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2.1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对我国中学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源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学会学习,改变以往灌输知识教育,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学会怎么学习,鼓励学生团体讨论,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分组交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创造了先决条件。中学体育校本资源的开发,极大地提高了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为快乐阳光体育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把体育课的活动范围扩大,活动场所由校内扩大到校外,由国家规定教材到体育教师自主创新的新兴体育项目,体育课程由静态到动态生成、由单一到多元化发展。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开始成为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的“课堂”。

2.2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促使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从而主动体验体育活动

体育课程资源比比皆是,校内与校外,操场上与田野间,这就需要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同学们主动合理开发资源,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特点,它将课程化晦涩为生动形象,使烦躁的体育课变得开心有趣,满足了学生们体育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努力成为

2001年7月中国新一轮课改开始,掀开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新篇章,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新课改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在3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背景下,学校本应有着更灵活的权利和方法去开发新的课程,正是由于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非体育教师的认识误差,思想陈旧,校本课程开发的脚步才缓慢甚至迟迟不前。体育人的积极性,快乐中学习,阳光中进行体育活动,愉悦身心,在3年的体育课中一专多能,努力掌握一门体育项目技能,多种体育项目开放性学习,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

3 体育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

3.1 教师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认识的不足

3.2 政策负面倾斜,学科歧视,经费困难

在实际的学校教学工作中,体育课程是公认的“小3门”。虽然体育考核纳入中考中,但是体育老师地位仍然不高,“我的数学不是体育老师教的”这一口头语流传至今,体育学科作为平时教育中这一特殊学科,有着健身、育人的光荣使命,本应有着高荣誉光环教学的围绕,但是至今体育教师地位与主科教师仍然无法比拟。这一现象不但表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学校职称评定中,好多学校即将退休的老体育教师也是很难或者没有资格参与高级教师评定。走访过的很多学校都不重视,初中有中考体育,但是初中体育是中考式体育课,体育课是为了中考体育,好多学校的高中体育课名存实亡。正是因为高考没有体育考核,好多高中学校体育课成了其余文化课的剩余替代品。虽然中考体育占着比分很大,初中平时体育课都是中考体育项目的背影,阳光乐趣体育少之又少,中考体育应试教育的痕迹却越来越明显,这也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高中需不要体育的身影,体育中考如何评价这也是课程开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与地方教育局等上级体育经费拨放的延滞,学校经费对学校体育的不支持现象很普遍,学校领导心中体育教师不要或者很少需要培训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体育设施的陈旧,置换需要的经费批准难,体育比赛活动经费的难批准在各学校中比比皆是。

3.3 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急需提高

国家课程思想的余温在各教师脑海里还久久没有退去,新的课改思想一步步走向教师心中。正因为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体育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合理建议,也能组织课堂,教育学生。所以教师知识技能的加强至关重要。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已经15个年头了,但是真正遇到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问题,好多教师还是无从下手,对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如何评价都知之甚少,现如今,课程开发刚刚起步难免了解不深入。体育教师技能的高低很大程度也就决定了体育课程开发的优劣,但是教育局、学校对教师技能的培训的脚步跟不上课程开发的步伐。

3.4 学校硬件和软件资源开发问题

硬件设施是指学校多媒体设备、体育场馆设施、田径操场跑道设施、各种球类资源开发。是体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地调查中,学校最少一片300米环形场地基本都能达到,器械体操区、篮球场地充足,但是排球场很多学校没有,各类体育器械的老化和缺失状况严重。学校软件指的是师资配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现在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体育教师的名额都分发给了其他文化课教师,有的学校甚至文化课教师兼任体育教师。学校存在问题不一,学校名义上校本体育课程多样,但是实际上学生不喜欢,没兴趣。以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为主导的课程开发是不成功范例,学生被摒弃,学校体育课程开发也就等同夭折。

4 建 议

4.1 提高教师体育课程的开发意识

体育课程开发意识的知识水平不单单指向体育教师,学校行政领导和各任课教师也应积极学习。国家、地方、学校对课程开发的有关知识应网络学习培训和实际讲座培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积极贯彻、组织并学习3级课程开发原则,向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榜样学校学习,同兄弟学校交流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学校课程开发研讨会,课程开发沙龙,树立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形象,向一专多元化课程开发方向发展。

4.2 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政策的倾斜与经费的保障

政策倾斜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应着重凸显3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优越性,国家与地方政府教育局应着重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规划改革,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到学校日常工作教学,使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顺利进行。提高体育教师地位,这主要表现在教师职称评定中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平等对待和年终考核奖励等。解放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陈旧观念,走出去探索,请进来新兴体育课程资源,以保证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并共享。完善体育中高考制度,学习成绩是当下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体育学习兴趣的解决方法是将体育纳入高考评价,提高体育分值在中考的比重,将体育回归高考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学生体质下降与体育备受歧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许,纳入高考考核是一种权宜之计,这也硬性的给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体育课不能忽视,体育成绩同样重要。经费方面,国家经费拨放及时、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认真及时配合、下放到学校领导积极贯彻国家上级精神指导。鼓励体育教师及学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奖励有贡献者,配备体育设施及体育比赛活动的足够经费,改善体育课程的教学条件。大力引进新兴体育项目需要大量经费支持,如校园足球普及背景下的手足球引进、笼式足球的兴起,各种老年球类年轻化的出现,门球走进校园的开始,气排球年轻化走进校园等,这些项目的发展都离不开场地、场馆与器械,也就是经费的保障到位。当然各学校应因地制宜,因校而异,突显本校特色选择体育项目—一校一特色,不盲目跟从时代潮流。

4.3 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

教师的知识技能是学校体育课程开发的基本保障。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可以通过国家培训、省培训、市、县培训、校本培训和组间培训研讨等活动;暑期培训通过网络培训学习,参加优课评比和教师基本功大赛。国家、地方与学校3级课程体制的政策呼唤,自身基本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积极响应;同时,配合以国家、省级与地方性高校教授名师课程知识方面的讲座,积极学习有关课程教育的交叉学科知识,丰富课程理论知识,拓宽学校体育课程开发视野。

4.4 配备充足硬件和软件设施合理开发学校资源

学校以育人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是学校教育的坚实后盾。体育教师的配备到位,完善场馆设施、增加体育器械。

[ 1 ] 吴仁杰.常州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践研究的调查与分析[ D ].扬州:扬州大学,2009(6).

[ 2 ] 张延凯.分科视野中的课程中的整合—我国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走向[ J ].课程·教材·教法,2002(4):20.

[ 3 ] 张玲.《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极其开发利用研究——福建省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对策[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 4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S].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2008.

[ 5 ] 杨占明.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素质准备[ J ].湖北体育科技,2005(1):16-18.

G807.3

A

1674-151X(2017)04-12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7.062

投稿日期:2017-02-18

倪春辉(1976—),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校本体育教师中学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