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思想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启示

2017-03-20 17:10马亚梅
新一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课堂效率教育教学

马亚梅

摘 要:哲学是智慧之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多渗透哲学思想,能指导我们正确认识疑难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帮助教育工作者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教育教学;课堂效率

哲学是人生的导师,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是人生的指南。教育教学工作以正确的哲学思想为指导,能帮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为教学工作指点迷津,排解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少走弯路,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下面谈谈唯物辩证法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几点启示。

一、关于如何处理新旧教学模式关系的启示

(一)现状呈现。自提出新课程改革以来,掀起一股教育教学的“新”潮。各种新模式、新理念、新方法、新课标……一拥而上,以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姿态,将传统教学模式“拍在了历史的沙滩上”。尺度焕然一“新”,标准焕然一“新”。传统教育被质疑、被否定、被抛弃。传统教育的一切,似乎都是不对的。我们发展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被批判得一无是处。评课活动中,但凡沾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理念……一概被否定。

(二)唯物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三)启示

1.全面认识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有它的不足。比如部分教学理念僵化,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方法陈旧、古板等等。但即使是旧事物,也有其可取之处,并非一无是处。比如传统教学中的有教无类的理念,因材施教的思想等等。即使是灌输式的教学,也有其用武之地。应该全面认识传统教学。

2.正确对待新旧教学模式的关系。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要在旧的教学环境中孕育并发展壮大。要积极吸取传统教学中的营养成分,对于传统教学中的积极有益的部分,精华的部分予以保留。对于落后的内容,要结合时代内容进行改造,对于腐朽陈旧的东西,要予以剔除。切不可盲目排斥、拒绝,不可走入形而上学的误区。

二、关于如何处理教学模式与教师个性教学关系问题的启示

(一)现状分析。新课改背景下,掀起了各种教学模式的热潮。比如:“3+2模式”、“5+4”模式,不管教学实际、学生特性,套模式、成为一种时尚。各地疯狂学习优秀模式,套用他人的模板甚至大量抄袭。另外,还有各种导学案,也是盛极一时。很多教育主管部门,还把是否使用导学案和是否有本校模式,作为衡量学校新课改成效的指标。更有甚者,教学主管部门统一下发导学案供全县学校使用。

(二)疑问。高效课堂一定要有导学案吗?统一的导学案适合所有学校学情吗?统一的教学模式适合每个学校每位老师每门学科吗?统一的模式、按部就班的程序,教师还有发挥与创新的机会吗?

(三)唯物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同时,矛盾有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

1.正确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正确处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启示。教学活动有共性,这些共性应是规律性的而非形式上的表面上的。导学案、各种模式作为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只是教学所采取的一种形式。可以采用,也可不采用。不该作为硬性要求进行推广。

总之,教学应在遵循一些共同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关于“度”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教学工作中,适度原则非常重要。而在实践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

教师的讲“无度”。这分两种情况:一是部分教师总不信任学生,总觉得需要讲的太多。不管学生是否接受,都是“满堂讲”。所有内容讲:无论学生不理解的理解的、重要的不重要的、课本上的资料上的、知识点、知识体系、例题、练习题……可谓是一进教室就讲,讲到地老天荒。而另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总是学生的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总是学生自学:独立学、合作学。教师该指导的不该指导的,学生能完成的不能完成的,都由学生自己来,课堂完全下放给学生。

作业布置上“无度”。不分难点、重点、易误点,不管难题、容易题,无论优生、待优生、学困生,一天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家庭作业……学生溺于作业的海洋中,埋没在试题的大山下。这样大量的练习,乏味和低效。

(二)唯物辩证法思想。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的改变。如果不希望质变的发生,应将量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

(三)启示。教学中若要高效,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都应控制在合理的“度”的范围内。教师“满堂灌”,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学生的学需要教师辅助与引导。光演员是演不了戏的,必须得有导演才能保证拍戏过程的顺利进行。师生就是导演与演员,导演不能自己一个人完成一出戏,而演员也必须要有导演,才能演出一出好戏。

教学内容的安排也需要有“度”。要根据难、易,按照重点、非重点等进行合理安排。无重、难、考点的面面俱到,反而会使课堂失去重心。以至学生找不到头绪,最终降低教学效率。另外,作业的布置要适量。做到精选精练,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

总之,哲学是智慧之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渗透哲学思想。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应多研究哲学,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争取取得更好的成效。

猜你喜欢
唯物辩证法课堂效率教育教学
唯物辩证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双重视域下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WADA运动员行踪报告制度的合法性基础——基于唯物辩证法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