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作文高效教学路径

2017-03-20 02:17王琼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效作文教学

王琼华

摘 要:小学生作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探索小学作文高效教学路径,这是语文教师共同的课题,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处理好作文教学中的关键点,小学生才会对作文感兴趣,作文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作文 高效 教学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58-01

小学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师生都感到困惑,无所适从。在高效作文教学中,笔者也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探索了一条小学生作文高效教学路径。

1 改变小学生作文三种现状

首先,改变习作语言贫乏和作文素材单一的现状。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作文,每周借阅图书,抽一节课作为固定的阅读课,从源头上与时间上对学生的读书予以保证。举行定期的读书交流会,可以选读书中精彩的章节,也可以是自己独到的感悟,这好比是口头作文,便捷而有效。

其次,改变习作练习形式单一的现状。学生按习作目标与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习作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习作附写“习作后记”。在后记中要求学生写清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哪些地方写的最精彩;哪些地方想写却没有写出来等等。及时有效地反馈与总結有助于作文的第二次修改。

再次,改变学生习作由教师单一批阅的现状。有教师和学生共同批阅作文。一是作完成之后,统一收缴由教师浏览式批阅,将习作中的妙词佳句用波浪线划出来,有语病的句子用横线加问号的形式化出来,教师概括学生习作中的通病与下节课讲评,同时朗读写得较好的作品和后记,提供蓝本,让学生明白如何修改。二是发还作文本,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评和修改意见,让学生在原作上进行修改,然后誊清作文,学生进行小组批阅。小组成员交换意见,写好评语,评出成绩,推荐组内优秀作文。三是收缴作文本,教师进行督导式总评。评价学生作文和小组批阅情况,将教师和小组共同推荐的习作有作者本人朗读,班级内再次讲评,推荐三篇优秀习作交“校园之声”播出或投稿《百草苑》校刊发表。这样就改变了习作无读者的现状。更何况来自同伴之间的信任与鼓励往往比来自教师的影响更有渗透力和感染力。

2 开放两种作文教学模式

其一,开放教材,让学生学会作文的写作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方法主要来源于教材。现行语文课本里作文训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记叙文,包括写人、叙事、科学小实验、想象作文等;二是应用文,包括感谢信、留言条,倡议书等。其次,强化作文训练,如命题作文中的“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作文中的“围绕中心,重点发散”训练、看图作文中的“观察”训练、应用文中的“格式”训练等。抓住这些重点复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开放课堂——让学生走向生活发现素材。屠格涅夫说:“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不熟悉社会生活,不懂得人生世相,很难把文章写好。语文教师要开放作文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为了能写好落叶,便将学生带进秋天的田野、公园,通过“俯拾落叶”,“树叶贴画创作”等手段诱发学生喜爱落叶的感情。为写好动物,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通过观察、抚摸,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学生才能写出充满灵性的文章来如:徐露露同学在《果园趣事》中写道:“我们到果园劳动,秋婆婆好像故意捉弄我们,今天的树叶落得比往常多,不过看着这一个个黄橙橙的大柿子冲我们笑,心情舒服多了。突然一个熟透的大柿子像炸弹一样在我的头上炸开了花,伙伴们闻声一看立刻扔下笤帚笑得前仰后合的,也没有人管我的死活,我扔下笤帚蹲在地上哭了起来。唉!真惨”试想,没有这份深刻的体验,哪有这么“饱满”的语言!

3 抓好三个关键点

第一,读写结合,找准练笔点。一是品典型处,仿写拓展。在教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对摔跤过程的描写进行品读,从而让学生悟出体现人物特点的各种描写方法,以此为练笔点来仿写《家有儿女》中刘星抓坏蛋这一视频片断时,学生就能将读写有机融合而有话可说、有法可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抓动情点,情动辞发。如在执教《再见了,亲人》一文,疏通文意理清文路后,品读重点的三段代表性告别语,当所有的学生都为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感动不已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并写一写大娘、小金花、大嫂会怎么与志愿军告别,也可以延伸到让学生说说、写写切身体会的与亲友分别时的告别语。三是找空白点,让余音绕梁。如教学《穷人》一文,教师在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合理想象:抱回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后,接下来这一家人会怎样生活,结果怎样?并说一说、写一写。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东西可写,从而降低了习作难度,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第二,激发兴趣,找准体验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尽量写熟悉的物,亲身经历的事。这样,既能让学生有话可写,又能很好地调动其写作兴趣。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笔者常精心设计小游戏,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在实践中,笔者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加分,哪怕只有一个词、一个句子都会给他们的作文加分。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第三,提升能力,找准评改点。一是因人而评,让学生体验成功。每次作文评改时,笔者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尤其关注后进生,作文中发现好词、好句,笔者就用红笔画上,并加以眉批,给予肯定。二是互评互改,让学生扬长避短。每学期的作文评改中,笔者会针对性选择两篇习作,组织学生进行了互评互改。通过作文互评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别人的长处,为别人的习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达到共同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高效作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