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本研训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2017-03-21 19:47高焕若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途径和方法

高焕若

【摘 要】校本研训就是利用学校教师成长的职场,把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构建以校为本,以研导训,以训促研,提高学校整体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模式。主要通过常规培训、跟踪培训、结对培训、专题培训、课题培训五种途径和方式,有效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它在建设一支既有团队意识,又有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的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关键词】校本研训;五种;途径和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以校本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GS[2016]GHBZ07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23-02

校本研训就是利用学校教师工作、成长的职场,把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构建以校为本、以研导训、以训促研的机制,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模式。校本研训是研训一体,在研训中工作,在工作中研训,这也是建设学习型学校,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必由之路。现将甘肃省庄浪县第三中学校本研训的几种途径和方法归纳如下:

一、常规培训,关注整体

常规性教师培训是依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总结传承校本的优势经验,结合常规的教学管理,以及不同阶段教师的教学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方面的培训主要关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训方式:每双周四下午课外活动为全体教师的集中业务学习时间,每单周二下午第一、二节课分别是语文和数学教研大组的学习时间,单周五上午第一、二节课是艺体、计算机、外语组大的业务学习时间。

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学校特别重视教研组的建设。教导处主任为教研组大组学习活动第一责任人,以确保教研活动的教研性和实效性。分管领导负责指导教研组长依据教导处制订的工作意见和教师的需求拟订内容具体、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的组织纪律性都非常强,学习严格点名,学习过程有资料,活动过程有记载。每学年终将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出先进教研组。

我们除了对教师进行共同的培训外,还根据各教研组特点,挖掘教研组的研训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研训。如化学教研组,根据教研组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化学的教学知识点整理出来,由高级教师分别担任不同知识点的讲师,培训青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又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确认不同的实验项目和教学方法的小课题研究。青年教师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方式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教材教法的把握,更有助于形成他们的教学个性和教学特色。

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导处每个学期都组织实施“一师一优课”活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有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上的“示范课”,有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青年教师教研课”、有我们各学科组组织的“观摩课”。每一种课型结束后,由教导处或教研组开展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一师一优课”的分层实施让教师在实践与研讨中提高,也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学得自主,学得轻松。

对教师的听课学习也分层次进行具体要求,各级分管行政人员听课不少4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30节,新调入教师听课不少于3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20节,其中确保跨学科听课节数不少于4节。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教研组长点名并做好记录。每个学期结束时,由教导处和教科室共同结合教学常规对每一位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学校依据考核的等级给予奖励。

二、跟踪培训,关注发展

跟踪式培训中跟踪的对象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青年教师。对这部分年轻教师我们“锁定目标,强化训练”。例如,青年教师张永锐刚进学校的时候年龄最小,工作主动,基本功扎实,但第一次听他的课时,明显地感觉到缺少必要的锻炼。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开出了一份“跟踪”方案:每周交一份精品教案,每月互听一节课,每学期上一节汇报课,外加教导处的“推门听课”。一个学期下来,张老师身上产生了可喜的变化。经过几年的成长与历练,他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全省语文课堂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同样的策略在不同的教师身上运用的时候,我们在操作方法上相应做了调整。例如有一位数学老师,已有十几年的教龄。首先我们从生活上进行关心,从心理上接近,真诚地与他交朋友,寻找“燃点”。从参加课题实验开始,敦促他学习;从“一师一优课”开始压担子,从他制定教学方案开始,我们的分管领导就开始了主动出击——“跟踪”培训,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去感染他;提供参与的机会;催他参加各种活动,给他展示的平台。比如让他参加市教科所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我们主动与他交流,与他一起商讨教学设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听他的课,最终他在评比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教师中进行有目标的“跟踪式”培训,推动了教师个人的成长,激活了整个教师群体,使教师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结对培训,关注互助

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今后的发展。学校一贯重视新教师的成长,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通过“新老”结对的形式来进行,并具体落实新进教师上岗要求,建立业务档案。要求师傅从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三个方面进行结对式培训,学年结束对新进青年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老教师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老教师是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的一支生力军;青年教师有着新的教育教学观,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也会促进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因此,学校采用老、中、青教师结对的形式,来促进各个层次的教师共同提高。学校在结对培训实践中,形成了“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教等多种形式,有力地保证了结对培训的效果。

四、专题培训,关注需求

专题式教师培训可以理解为根据不同阶段教师的需求,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的教师培训。我们的做法是:明确主题,骨干先行,广泛互动,专家点评。以庄浪三中新课程培训为例:学校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培训基础上,以抓好初一年级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将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贯穿于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全过程。为了迅速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新课改理念渗透”行动。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上,精选新课程改革的文章,向大家诵读;编印《走进新课程》,为教师提供比较前沿的理论支撑;组织教师看光盘,听专家讲座,观课例,拓展多种渠道,让教师们接收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引导教师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质量观,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新课程人人过关”活动,要求逐人听课,量化打分,督促教师走更新观念,走进新课程;要求教师教学观念要新,教改意识要强,要能熟练运用“互助共赢,捆绑评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五、课题培训,关注拓展

课题式教师培训旨在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科研课题的研究,突破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关键性问题,使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在紧密结合的基础上都有所突破,促进教师在教学领域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有所成长,能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产生于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近年学校有一项课题被确定为教育部课题,有21项课题研究通过省级鉴定,近10项课题正在开展研究,有4项教研成果获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课题研究已走在全市前列,课题式教师培训效果显著。

校本研训作为一种以学校培训为主阵地、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的培训资源,有助于充分調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它在建设教师队伍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编辑:赵 悦)

猜你喜欢
途径和方法
浅谈高职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问题与措施
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途径及方法研究
如何突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性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小学生自控力培养之我见
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审计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硕士开展案例学习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