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汉语言教学的新路

2017-03-23 12:57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识字儿童语言

记者:宋老师,您好!我了解到近年来您和您的团队在吴忠豪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听到“双重点”,可能许多老师会有疑问,您能给我们简单谈谈吗?

宋道晔:非常感谢您对这项研究的关注。如您所说,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自开展以来,的确有很多教师对这一提法产生过疑问。首先应该明确,“双重点”指的是“语言发展”和“认识汉字”,就是根据低段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同时解决识字问题。我国低段语文教学历来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低段语文教学诸多实验或改革也大多以如何提高识字效率、缩短儿童识字年限为目标展开。现在将语言发展作为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且放在第一位,老师们产生疑问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曾对学前儿童识字情况和口语表达能力做过调查,发现6岁的儿童虽然识字不多,但已经掌握2500~3000个词汇。通过对本学区学前班儿童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口语测试也进一步了解到,学前儿童已能进行基本的对话、转述,并能和同伴之间进行交流,一年级小学生喜欢且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当找一些接近孩子们的理解水平、孩子们喜欢的图画时,他们也能按画面内容讲述下来。由此可见,低段将识字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习书面语的基础,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并非是最优的选择。首先,入学儿童正处于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单纯以识字为重点会影响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次,天真、活泼的儿童入学以后对语言的学习若只局限于老师的讲解,会阻碍儿童对完整故事情节的把握,影响低龄儿童语文学习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利用入学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基础言语——“听”和“说”,来打通儿童学习规范书面语言的渠道,使他们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提前进行规范的语言学习,在语言发展的同时解决识字问题。

记者:如您所说,“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旨在全面发展儿童语言,激发儿童语文学习兴趣,并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识记生字。理念有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应表现为完整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操作,运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相信您和您的团队在相关方面一定做了许多思考,您能给大家谈谈吗?宋道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强调,语言文字学习是学生积极建构的过程,不是由教师把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就能自然形成相应的语言能力,而应该是由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完成建构。教师必须把这一全新的理念带进课堂,用以指导教学。然而,由于教师对语文实践性内涵与外延的认知存在差异,以及沿用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导致在实际操作中语文实践性理念的推进遭遇瓶颈。因此,本研究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用学生的眼光和心理去观察和理解问题,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只有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教师授课才具有针对性,也才能通过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记者:据了解,早在1993年,您就主持了“低年级起步成篇”教学研究,明确提出了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就让学生面对一个比较具体的语言情境,进而说出并写出情节基本完整的内容。研究著作《小学生快乐读写》也已正式出版,研究成果还在山东省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奖,在《山东教育》进行过专题报道。这项研究与目前进行的研究是否有联系呢?希望您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宋道晔:1993年,我开始关注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提出并主持了市级重点课题“低年级起步成篇”教学研究。这项研究有两大亮点:其一是听读训练,就是通过选取合适的听读材料,借助形象、生动的手段,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听读能力的训练。听读训练在学生入学第一天便开始进行,并贯穿整个低段阶段。听读的内容不仅有古典诗词,而且有大量的现代美文,如儿歌、童谣、小散文、童话、寓言等。那有声有色的读书声会使孩子们趣味盎然,特别是能够独立背诵一首小诗后的成功体验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心的老师还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听读本,把选印好的听读材料发给学生,再由学生粘贴到听读本上。课余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结合自己对诗意的浅显理解画上花边、插图等。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听读本爱不释手,常常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在巩固记忆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识字量。

其二是贴画编故事,就是让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图片、彩纸、树叶等进行剪贴组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说话写话。小学生说话写话,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容易使听说变成机械的、孤立的词句训练。而图画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情境,容易激发儿童说的愿望。

贴画编故事是在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每到周末,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贴画,编好故事后带回家讲给家长听。家长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与学生一起表演并把故事记录下来。之所以鼓励家长参与,一是因为一年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较差,写话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二是因为孩子入学是人生一次重大的环境转换,面对新的群体生活,会感到很多的不适应。家长耐心倾听孩子创作的故事并认真记录下来,不仅无形中肯定和鼓励了孩子的表达欲望,进一步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在孩子的畅所欲言中享受家庭的温馨,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注和爱抚,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低年级起步成篇”教学研究效果显著,但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问题,如语文教材中选文的教法问题,贴画编故事中语言的规范性问题等。2013年,我们工作室聘请了吳忠豪教授对我们的研究进行指导。吴教授带领我们阅读相关著作,从理论上认真分析了以前的做法,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思考提出了“听说起步·阅读识字——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这不仅仅是说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认识的升华。其核心理念就是根据低段儿童年龄特点,采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等形式,发展儿童语言,提高识字效率,同时培养儿童的听记力、注意力和理解力。在《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一文中将进行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记者: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采用听故事、讲故事等课堂教学方式,将低段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转变为“发展语言与阅读识字并重”,由“先识字,后阅读”转变为“先阅读,再识字”,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语言。可以说,“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能动地指导实践”这一唯物辩证观在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您的这项研究特别强调了学生语言的发展,而对识字教学只是提出多次见面、化生为熟。这会不会由于过度重视倾听与语言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请您谈谈在教学中是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

宋道晔: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在课题研究的初期确实困扰过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课题组也进行了专题研究。识字、写字教学作为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与发展学生语言并重的,因此必须保证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传统的识字方法要求孩子在第一次遇到生字的时候就能读准音、记住形、理解意,并且会用,这对于笔画数多、结构复杂的字是难以实现的。用吴忠豪教授的话说:“因为学生遇到生字的时候,恰逢遗忘的‘高峰期。这时学生‘遗忘是正常的,而‘不遗忘倒是不正常的。在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时候,硬是‘不准遗忘,这样师生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遗忘作斗争,既费时又费劲,而且效率低、负担重。”

要减轻识字负担,就必须根据记忆规律设计新的识字方法。我们设计出在阅读活动中“多次认读,渐碰渐熟,逐步强化”的识字方法,将识字与学习语言文字结合起来,既避开了“遗忘高峰期”,又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于写字能力的培养,我们也是非常重视的。比如对一年级小学生,我们从第12周开始,每周安排2.5节写字课,要求学生分批书写已经认识的汉字,达到“四会”。写字课从最简单的字写起,同时进行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笔顺规则的教学。每节课大致书写4~6个字。为了不加重学生负担,第一学期要求写180个左右,第二学期增加到500个字。我们用2500个常用字字表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测试,第一轮学生四个学期平均识字量达到2174个,第二轮学生三学期识字量达到了1693个,普遍超过实验原定的识字数量,巩固率达到了100%。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养成了自主识字的习惯,识字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这实在比在课堂上教学生识多少字更难能可贵。

记者:据了解,你们的研究成果是卓有成效的。不仅探索了易于操作的教学模式,而且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团队的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明显,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识字量也大大提高,并因此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

宋道晔:这首先要特别感谢吴忠豪教授。他几乎每个月都要从上海赶到青岛,和我们一起进行教学研究,指导老师备课、上课,亲自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辞劳苦。其次要感谢最初的八所实验学校的参与。“小学低段语文研究团队”成立之初,李沧区的八所学校共同加入了课题研究小组。学校领导全力支持,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保证了研究的顺利进行。这八所学校分别来自李沧区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学校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研究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课题研究引领这八所学校成为研究的共同体,也加强了校际的合作交流,解决了学校师资水平、研究能力不均衡的问题。

在吴教授的引领下,团队成员每两周进行一次联合教研,以课堂实践、专题研讨的方式来探索低段孩子语言发展的途径,并最终形成了“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识汉字”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在吴教授的指导下制订了常用字检测、听说故事能力、讲故事能力等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检测。

据统计,实验班的孩子阅读书面语言材料超过6万字,人均学会讲述故事100多个,积累书面语言材料近4万字。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中表现出令人吃惊的能力,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低段学生在语言发展方面的潜力。

2014年暑假,我们团队成员在研讨与实践的基础上编纂了涵盖单元课例、课堂观察量表等5万余字的课题资料,实现了资源包的构建与共享。我们精选部分课例结集成册,这既是对研究经验进行发现、提炼、传播、示范的过程,也为本区及更广大区域学校推进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研究范例。

应该说,走在教学研究路上的教师是直接受益者。几年的时间里,团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都大有长进。他们不仅在各类活动中执教公开课,而且自觉撰写研究论文、教学课例,积极编写补充教材。学生是本成果的最大受益者。仅在一年级,就用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让儿童兴趣盎然地读了100多篇课文,学会近60个故事。原来教材一年级两个学期学的课文不到50篇,字数不超过5000个字。现在实验班学生在一年两个学期中通过听和说的途径,书面语言摄入量达到了2万字左右,是原来的4倍以上。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团队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创新教育》《青岛日报》等先后进行相关报道,其社会影响力因此得以不断提升。应社会需要,2014年第二学期开始,我们利用名师工作室平台推出了公益讲堂活动,将团队的研究成果分成序列小专题面向青岛市的学生及家长开讲,以期让团队研究更好地惠及学生,回报社会。

记者:用听故事、说故事的形式来组织语文课,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您及您的团队对语文、对教育的深入理解。这項研究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是教学形式的简单改变,而是一项课程层面的整体改革。借用崔峦老师的话说:“这项研究开阔了低段语文教学的改革思路,是课改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识字儿童语言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