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孩子心中诗的琴弦

2017-03-23 16:14栾欣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儿童诗荷叶语言表达

栾欣

儿童诗是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欣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量不少的儿童诗,为使这些儿童诗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听记儿童诗,积累诗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不仅生动、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张力。现在的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优秀儿童诗。这些短小、简单、有趣、优美的儿童诗深受学生喜欢,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让学生听记儿童诗,引领学生积累诗的语言。

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我让学生静静地听老师诵读,并且提出要求——“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之前,我还想变成什么?看看谁能听得准,记得牢,说得清。”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把篇幅较长的儿童诗进行分解,让每个学生都至少能记住一两句诗。这样一遍遍重复地听、记,使学生在无意识中熟悉了儿童诗的语言表达。这样经常地练习,不断地听记,学生就会积累大量诗的语言。

二、诵读儿童诗,培养语感

自20世纪20年代夏丏尊先生等人提出“语感”这一概念以来,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途径。儿童诗不仅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经常指导诵读儿童诗,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儿童诗中一般会出现大量的形容词。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中的一段描写:“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如果能指导学生在形容词前加以停顿和强调,并注意朗读的音调和速度,就能帮助学生找到诗歌语言的变化,感受到诗歌优美的意境。当兒童以天籁般的童声反复诵读这些句式的时候,童诗便以天使般的面容进入了儿童的心灵世界。这时我再配以音乐,让学生加上动作反复吟诵,在吟诵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语感就会自然形成。

三、编写儿童诗,体验创作乐趣

诗是最有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它符合儿童求新、求美的天性。在读了大量的优秀诗作后,学生有了写诗的热情。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针对某一想法恰当地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从模仿开始,在模仿中慢慢学习创作的技巧、表达的方法,如词语替换、给诗歌续尾等练习。引导学生写诗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诗变得生动、有颜色。

如在教学“我想变……”时,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词语替换,“我想变威武的稻草人”“我想变温暖的阳光”,再由点到面地进行仿写“我想变威武的稻草人/守护我们的粮食。我想变一只蜜蜂/在花丛中跳舞。”当儿童的模仿成为习惯,儿童的创造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一个学生就写了《雪花》:“冬天到了/北风吹了/下起雪了/世界白了。我说:‘小雪花,你真洁白。雪花不说话,带我去看,火红的梅花/翠绿的松柏。”在学生眼里,白色的雪花也会变得多姿多彩,多美好啊!

通过以上做法,学生不仅接受了规范的语言训练,获得了良好的语感,同时还能尝试儿童诗的创作。这更使我坚信,只要坚守儿童诗教学的主阵地,开发出学生创作儿童诗的能力,就能奏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虎山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儿童诗荷叶语言表达
教案《创作儿童诗》
荷叶像什么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荷叶圆圆
小小主持人
荷叶游乐园
小蚂蚁喜欢躺在荷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