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化视角把握“‘中体’‘西用’之间”

2017-03-23 19:47关劲松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近代化中學历史教学

关劲松

[关键词]近代化,中体西用,中學,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7-0047-08

“中体西用”是高中历史必修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重要内容。人教版必修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对该思想的叙述相对简单,在评价其影响时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魏源‘师夷长技的唯一目的是‘制夷,即抵抗外国侵略者。洋务派‘师夷长技的目的,首先是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其次是在与列强保持‘和好条件下,徐图自强。”“(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这就是说,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这样的表述不足以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很有必要对“中体西用”思想演变的脉络进行系统梳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内涵、演变及其影响,从而认识中国近代思想演变及其中国近代社会现代化历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一、“中体西用”思想是晚清思想演变

和社会变革进程中的枢纽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急剧转变。随着政治、经济领域的现代化(近代化)变革,思想领域也相继出现了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潮。“晚清有三大运动,即自强运动、变法运动与革命运动。三者皆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从历史发展上观察,自强思想发生最早,继之以变法思想,再继之以革命思想。从思想发展上观察,三种思想虽继往开来,但在新旧交替之时,新思想常发生于旧思想未尽褪色之前。”上述思潮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如何运用西方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解决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为挽救民族危机探索道路。由此对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思想观念的变化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探索救亡图存之道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二者相互影响和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化(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在近代思想演变的过程中,源自西方的近代文明也逐步传入中国,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中,影响了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形态。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期间,是洋务思潮的重要内容。当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强大的外来压力下与西方近代文明遭遇。有识之士面临着如何处理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体制、价值观念的关系的重大考验,做出了从最初的由“师夷长技”逐渐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选择,开始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相结合的探索,洋务思潮、维新变法思潮由此在“中体西用”的形式下逐渐展开。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及西方近代事物的不断传入,“西学”的内涵不断变化,“中体西用”思想最终被维新思想取代。因此,“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至维新变法期间,中国的有识之士学习西方近代事物,探索救亡图存之道的理论依据和思维模式。

“中体西用”思想是指晚清时期清政府在引入西方近代事物以求自强过程中所形成的指导思想和文化观念。“体”“用”的观念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体”是指本体、主体或实体,“用”是指功用、作用或属性。“体”是本然存在或独立存在的东西,“用”则必须依赖于体而不能离开体独立存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本质在于学习西方外来事物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本之以中学,辅之以西学”,在维护传统的体制和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近代文明。

“中体西用”思想形成于洋务运动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大致可分为洋务运动时期和维新变法时期两个阶段。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一般被视为“中体西用”思想的源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将“师夷长技”学说付诸实践,引进西方技术和近代科学,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和责难。在这种背景下,1861年冯桂芬在《校邻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被认为是“中体西用”思想的最早表述。此时,“西学”的内容仅仅限于与近代技术和自然科学,在引进西方技术和近代科学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工业和教育的发展开始起步。洋务运动时期,随着西方事物的不断传入,洋务派中的一些人士对西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西学”的内涵发生变化,从技术和科学为主的“西艺”层面逐渐向经济、政治制度等“西政”层面扩展,由此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在政治上仿效西方建立议会和“君民共主”的政治体制,经济上发展近代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中体西用”思想开始发生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尽管仍然打着“中体西用”的旗号,但主张“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力求“中西会通”,实际上是利用“中学”为传播“西学”提供依据,进而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创造条件。在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传播西方近代政治理论和学术思想,主张对传统的政治体制进行深入变革。至此,“中体西用”模式无法包容中国近代化发展所产生的社会要求,在维新变法运动后,“中体西用”逐步退出思想舞台。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以西方的启蒙思想和政治学说为指导,宣传革命主张,为中国近代追求现代化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理论。

“中体西用”思想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和传统伦理,因而成为晚清时期清政府进行改革的指导思想。但这一思想同时为引进西方近代事物创造了客观条件与这一思想产生、演变的同时,救亡图存探索在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逐步展开,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与此同时,“中体西用”思想也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变”,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

二、“‘中体‘西用之间”是學生理解

晚清思想演变的关键

基于以上分析,很有必要在高二历史教学中进行“‘中体‘西用之间”专题学习,在整合现有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达成以下

学习目标:

1.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核心,梳理晚清时期“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演变情况。

2.通过对不同阶段,“中体西用”思想内涵的变化的了解,理解中国近代思想演变和现代化发展的渐进性与曲折性。

3.评价“中体西用”思想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影响,理解思想观念转变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

4.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材料、问题探究等方式扩展教材知识内容,初步培养历史研究的学科能力。

学习重点:了解“中体西用”思想产生、演变的历史脉络。

学习难点:从现代化的视角认识“中体西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探究“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和演变、“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中体西用”的历史概念,结合“中体西用”内涵的变化,认识不同时期思想主张的实质,形成对晚清时期思想演变的全面把握。

为了实现上述学习目标,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兴起

1.“中体西用”兴起的背景

首先,教师阐述“中体西用”的概念。

材料1:“体”是指主体或实体,“用”是指功用或属性。

“用”必须依赖于“体”而不能离开“体”独立存在。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在阐述“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中学”指传统的体制、政策、伦理价值观念等传统文化。“西学”在晚清时期被界定为西方“富强之术”。对西方“富强之术”的认识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内容。“中体西用”即在维护“中学”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辅之以西方的“富强之术”主张。“中体西用”的产生与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入侵,中国闭关自守局面被打破的相关知识)。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材料2:是书何在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原叙》

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千古变局,庸妄人不知,而秉钧执政亦不知,岂其视其沉胥耶?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

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之先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展开后,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遇到守旧势力的责难,发生了“同文馆之争”。

材料3:1866年,奕?等人奏请在北京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招收科举正途出身各官入馆学习,招聘西人充当教习。由此引发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第一次论战。

大学士倭仁:“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在不在技艺。今求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成归于夷不止。”

恭亲王奕炘:“夫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独中国狃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今不以不如人为耻,而独以学其为人为耻,将安于不如而终不学,遂可雪其耻乎!”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论战以顽固派的失败告一段落,但由此造成的巨大社会压力,导致录取生员困难,天文算学馆名存实亡。

问题1:顽固派与洋务派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双方争论的焦点:要不要学习西方技术,要不要奉西人为师。其实质是“夷夏之辨”,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的冲突。

问题2:以上情况反映出洋务运动面临着怎样的巨大困难?洋务派应如何应对?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洋务派学习西方面临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抵制,洋务派必须为学习西方的活动提供符合传统的依据。

材料4:鸦片战争后举凡提倡学习西方文化的创议,都无例外地必须回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问题。如何实现把西学引入中国这一时代文化使命,直接呈现为怎样解决好中学和西学的关系,使之融会为一个新的文化统一体的问题。随着文化交流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加深,这个中学和西学的关系问题就愈加成了凡是提倡西学的人不得不正面做出必要阐明的立论之前提。

——丁志伟、陈崧:《中体西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强大的外来压力,有识之士意识到只有学习西方先进事物才能挽救危机。为缓解守旧势力的责难,需要提出一套理论作为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思想由此应运而生。

2.“中体西用”主张的形成

材料5:1861年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是“中体西用”思想的最早表述。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中体西用”论完全形成。

尽管“中体西用”思想的表述不尽一致,但以“西学”辅助“中学”的实质完全一样。随着“学习西方”的不断深入,“西学”内涵逐渐发生变化。

材料6: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彼西人所擅长者,推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器尚象之法……果能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问题3:洋务派认为“西学”的内涵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认识到,洋务派所识之“西学”包括军事技术和与之相关的近代自然科学,由此决定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活动仅限于“器物”层面。但正因“中体西用”的指导,洋务运动得以克服重重阻力,全面展开。

3.“中体西用”与洋务运动

在引领学生回顾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出示下列材料:

材料7: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经过30年的时间,创建了800多家工矿企业,把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引到了中国,实现了从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洋务运动在引进先进生产力的同时,还不自觉地带进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培育了第一批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企业家和懂得声光电化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建立了远东第一吨位的海军舰队,这一切都是“中体西用”指导思想所带来的直接结果。

——张同奇:《“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材料8: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文化观,从根本上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挑战的保守性反应,它虽然主张学习西学,但这种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学的主导或本体地位。以西卫中、以新卫旧,这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精神。所以有的人将“中体西用”论又称之为“变器卫道”论。

——郑大华《晚清思想史》

材料9: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汲取西学的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的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问题4:结合材料,分析这一时期“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洋务派所提倡的“中体西用”,其本质是“变器卫道”,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和中学的主导地位。但在客观上为西方文化的引入提供了条件,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环节二:“中体西用”之嬗变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有识之士对“西学”的认识不断扩展,“中体西用”思想逐渐超出最初的含义。

1.早期维新思想

材料10: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知其缓急,审其变通,操纵刚柔,洞达政体。

西人立国……驯至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某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问题5: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他对“西学”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郑观应意识到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仅限于技术,没有学习西方富强的根本,无法挽救危机。他认为西方富强的根本在于其政治体制和教育制度。基于此,他们提出了“学习西方”的新主张。

材料11: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

中国以农立国,外洋以商立国。农之利,本也;商之利,末也。……今之不然,各国并兼,各图利己,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其订盟立约,聘问往来,皆为通商而设。……彼不患我之练兵讲武,特患我之夺其利权,凡致力于商务者,在所必争。可知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安得谓商务为末务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

问题6:早期维新派对“学习西方”提出什么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早期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的议会制度,发展近代工商业。由此,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想。当时的有识之士虽仍认同“中体西用”,但“西学”内涵已突破洋务派的“器物”层面,从“西艺”发展至“西政”“西制”;虽仍为“用”而学,但已开始冲击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和重农抑商思想。“中体西用”思想逐渐突破洋务思想的范围,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提供了新方向。

2.维新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材料12: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今世之学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徒相水火,难成能才。

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

——《康有为政论集》

问题7:康有为在“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上提出了什么主张?其意图何在?

康有为提出“中西会通”的主张,实际上否定了“中学”“西学”的“体”“用”关系,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務运动的破产。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先进知识分子介绍西学,主张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并开始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初步尝试。“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但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取代“中体西用”成为晚清思想的主流。

3.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思潮

材料13: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民主之兴,实由时势迫之,而亦由竞争生此智慧者也。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问题8:革命派是如何突破“中体西用”观念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革命派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以“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取代传统的纲常伦理。民主革命思想彻底抛弃“中体西用”关于维护传统社会体制的思想。之后,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帝制,中国近代化进入新阶段。

环节三:“中体西用”的思考

通过引领研读精选的“中体西用”思想评价的材料,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多角度认识“中体西用”影响的方法,从而全面认识“中体西用”。

材料14:“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中体西用”作为清政府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政策,其基本精神是吸收一些西方文化中的物质文明为巩固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治服务。这从表面看来似乎是折衷的东西,不偏不倚,实际上封建主义的“中学”是“本体”,居于主导地位,而资本主义的“西学”是“器用”,处于被支配地位,要为封建主义的“本体”服务。当西学的引进及传播逐渐深化之时,“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政策也就开始成为限制、阻碍西方思想传播的障碍。到洋务运动后期,“中体西用”已完全成为洋务派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教条。

——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晚清卷》

材料15:“中体西用”与近代化

虽说“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因此,“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16:“中体西用”与民族文化

中体西用结构,在兼取中西的双向选择中形成了体用二元模式。为中学接纳西学提供了合理合法的依据。它以保持中学为体的地位,缓冲了传统旧学与西学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弥合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裂痕。随着“中体西用”模式的形成,在学术文化领域,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会通中西和整合中西的问题,而不再是什么“夷夏之防”和“立国之道”问题了。中体西用模式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吸取西方科技以自强的同时,尽可能完整地保存本土文化的原色,体现着中国人面对攻势强劲的西学优势和坚守中学民族本位的双重思虑。

——摘编自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

材料17:“中体西用”与社会改革

“中体西用”冲破了旧的正统意识形态的框架,为新的意识形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后期,由进步思想家们提出的“中本西末”“中道西器”和“中主西辅”的论辩,就是试图找到突破正统意识形态的束缚,并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寻求理论支持的一种尝试。在“中体西用”这一新的文化框架之下,清政府的一切改革行为都是可以容纳下的。

——摘编自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

使用以上材料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总体认识:“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中国思想界,在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下,面对西方文明冲击,试图从思想观念层面应答中西文化关系的一种设计。虽具有强烈维护旧体制和观念的倾向,但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了可能,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的社会变革逐步从“器物”深入到“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正如学者所言:

我们今天有一千种理由来论证“中体西用”的浅薄、机械和似是而非,但是却设想不出一种可能的方式,来取代它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冲破坚冰、开启航道的客观历史作用。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全面理解“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及其反映的中国近代有识之士对待外来文明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课后思考题:结合所学,你如何认识“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三、学习“‘中体‘西用之间”之后

“‘中体‘西用之间”专题课后,2014年北京教育学院“中国近代史核心概念的提炼和教学把握”工作室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分别从是否感兴趣及理由、定义及吸引的知识点、历史学习和研究方法、历史认识、学习价值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数据显示93%的学生对这一专题的学习感兴趣,因为“对于了解近代化很有必要”:“中体西用是中国进入近代改革以后的重要理论支撑和指导思想,有关这一历史阶段改革道路的评价众说纷纭,有关体制层面和技术层面的相匹配的问题,中国传统社会的自我保存与向外融合的问题。现在仍然是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通过学习,82%的学生直接将“中体西用”定义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国制度文化不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知识技艺。”18%的学生明确指出这是一种“思想”“主张”“判断”。如有同学指出:“‘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在近代学习西方过程中一个阶段的主张。可以称之为一个过渡。具体的做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中体西用是19世纪后半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占地位的一种判断。”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本专题的材料分析、阅读材料的方法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对比分析法、背景分析法、影响概括法、多角度分析法、联系法等学习方法分别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印象,如:中体西用“引用大量文献资料,从多方面多角度还原历史真相”,“不仅说明了其基本含义,更介绍其目的和演变,令我们用发展、联系的方法学习”。全部学生均能从近代化(或现代化)进程定位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地位,认识到:“中体西用衔接封建统治模式和现代民主法制模式,是一个最好的过渡。通过学习西方技术,在发展资本主义,表面强化军事和工业能力有积极意义。”“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持与指导,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为中国社会接受西方文明提供缓冲,还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全部学生都认为有必要作为专题来学习这个现有教材占份额很少的内容,其中3796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增补知识、“建立整个中国史的体系”:“中国近现代史是非常丰富而复杂的,又处在社会转型期。中体西用属于其中重要部分,加深了解后有利于其他知识相串联。”另有22N的学生从历史认识、现实意义认识其价值:“教材中可能忽略了一些对后世无太大影响的内容。但这些内容肯定不会没有任何影响,也许影响不大或不明显,但毕竟可以让我们从一个更高更清晰的角度认识那段历史。”“这一阶段内中国社会的变革为‘三千年未有,中国踏入近现代社会的步伐蹒跚,直至今日还值得思考,对我们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另有15%的学生从其成长视角界定其价值:“历史学习并不应该完全纠于课本,更应有所拓展。且了解相应历史更便于我们理解现行教材。”“文科学习就应该广泛涉猎,不局限于课本与考试。”“人生又不是只有考试。”

学生学习收获反馈显示,本专题学习目标高度达成,学生学习历史的需求不仅是为了增补知识、建构体系,提高历史认识、感悟现实意义,也关注历史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更关注自身的健康成长,这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教師首先需要关注史实,聚焦各个思潮,梳理清楚其产生的背景、内涵、演变及其影响,挖掘各种思潮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了解各个阶段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并且了解为什么有这些思潮,从而清晰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脉络,为其全方位理解该时段近代化主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奠定基础。其次,教师需要关注概念,聚焦本课的核心概念,并以此作为把握教学内容、形成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活动的依据。因为概念源于史实,是在对史实的对比、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基础上形成的,是把感知到的历史表象进行抽象概括其本质特征并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学生不仅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史实,更能领悟其本质,从而达到同化建立知识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其历史学科的素养,提高其综合能力。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把握,教师能确保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同时,疏通教学内容间的逻辑关系,为设计教学过程、选取教学材料、安排学生活动及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提供保证。再次,教师需要关注历史意识的培养,关注时空意识和证据意识。以时空为线索精选材料,引导学生在研读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论从史出”。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事实性知识,理解概念性知识,学会方法性知识,并通过挖掘历史知识的价值观资源,渗透价值观教育,实现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

[责任编辑吴丹]

猜你喜欢
近代化中學历史教学
不用担心等
航天员失重是怎么回事
在自我否定和整合中一路走来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汉阳铁厂选址对武汉近代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