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题通法

2017-03-23 18:15文俊旺
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顺势通法代数式

文俊旺

有人说:“教无定法,解无通法”。其实不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教师这个职业的根本。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而且要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更重要是教会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我们“给人鱼,不如教会他捕捞鱼的方法”,数学教师教会学生此题如何做,不如教会学生此类题目的做法,就像达尔文说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然而由于我们现行的课本,太注重“知识”的传授,无意中淡化了“方法”的培养,更多地暗示学生模仿做题。部分教师通过大量做卷子,让学生一味模仿学会解题,这样可达到一定目的,但事倍功半,造成部分学生只会做原题,改动一点的题目做不来,更谈不上中考創新题,平常考试轻松应付成绩突出,而中考成绩不甚理想。我们只有让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见过的题,没见过的题,做过的题,没有做过的题统统迎刃而解。

那么有没有解数学题的通用方法呢?有!本人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解数学题的万能钥匙即解题通法(十个字)——顺势加逆向特殊用反证。

顺势即顺势理论是解题通法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是解题通法之精华,它能解决初中数学大部分题目。顺势就是“鼻涕往嘴里流”,顺势就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顺势就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顺势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顺势就是顺着目标设计的层次,沿着题目发展的走势,依据客观存在,桉照数学思想,从已知出发,寻求成证明结果的过程。它有8种势。

1.设k势,即在已知条件中,如果出现了字母之比,线段之比或角度之比类型的题目,可用设k势即见比设k,这是此类题目的经验解法,实践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2.直译势,即直接翻译,像英译汉、汉译英一样,把文字语言、代数式或代数式加文字的句子,译为完整的代数式、方程或几何图形,并进行必要的计算整理或证明,就可得到题目的结果,此势主要用于简单的填空、选择题或列方程解应用题。

3.直推势,就是因为大部分数学题目中存在着一个完整的“已知”,我们由这个完整的已知中一个条件出发,就可推出一些简单结论,再结合题目中另一个已知条件或求值式就可推导出最终结果。

4.补缺势,就是认真观察题目的已知条件,凭直观及经验,判断出图形或式子的不完整性,通过补充完整(填加辅助线或式子),从而得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5.固定势,即课本上明确告诉我们对特定题目的固定思路及方法。

6.分类势,即有一类数学题,由已知或满足结论的情况不只有一个,或满足结论的情况不止一种,分类势就是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各种情况考虑周详一一求出。

7.兄弟势,即有一类数学题,特别是中考压轴题往往有两问或三问,第一问是第二问的前奏,第二问是第一问的延续,第三问是第二问的深入,第二问经常用第一问的结论或思路,第三问常用前两句的结果或方法,简称“老二用老大,老三用他俩”。

8.加减势,即有些数学题目中,存在着通过简单地加或减就能求出结果的趋势,我们必须明确并充分加以运用。

(作者单位:新绛教科局 043100)

猜你喜欢
顺势通法代数式
把握节奏,顺势爆发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创业即顺势而为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