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动手实验的适时呈现

2017-03-23 11:41郭大武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学

郭大武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去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它与科学家所经历的科学活动极其相似,都要经历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订研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查阅资料、搜集证据、进行解释、得出结论,并用语言文字交流等。

关键词:教学;科学;实验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只要学生体验了,无论收获大小,就达到教育的目的了。

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进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在科学动手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参与和不断寻求阶段性的结果,而不是被动地获取老师的实验结论;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未必一定是要把每个孩子培养成为科学家,但是科学精神缺失当是一代人的缺失,所以必须实施科学素质教育。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而实验技术需要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动手参与,亲手获取和感知科学的奥秘,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应当突出实验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会学生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完成课标、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及学生的观察、实验等项目,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实验操作的习惯。

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应该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虚拟实验的呈现。

在教学中适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教材结构、教师教学结构和学生思维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反之则教学会显得画蛇添足,事倍而功半。在教学《植物的叶》时,三年级上期,学生刚接触科学课堂,他们的观察能力不强,对叶片形状的描述不很准确,作为农村学生,虽然平时见到的叶片多,但大多都说不出具体的“名字”,也描述不清它们的形状。教学时,我先展示课前收集的几种学生“知名”的叶片,然后在“电子白板”上播更多的叶片类型(包括它们的形状命名)的课件,学生对照实物,全体学生都亲眼目睹,共同辨识,顺利地突破了一堂课的教学难点。

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等优势,教学形式由单一的教师讲授,加入了生动的课堂演示,既完善了教学形式,又解决了教学难点,使小学科学课堂更加生动化、艺术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现在的科学课不好上,尤其是低年级的,我今年开始教学三年级的科学,头都大了,只要一说起参观、探究、小组合作什么的,很容易乱成一锅粥,小孩子一放手就不听你的了,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做到分好探究实验小组,应该有组长、记录员、操作员(最好每人轮转)、汇报员等。

其实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到外面亲近大自然的,科学课我带孩子们到校园里走走,观察大树小草,他们的兴趣是很高的,就是安全压力有点大,否则我都想把他们带到校外去走走,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

科学课程的改革是以实验教学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的体验,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充满了趣味实验的课程。一个成功的实验可以减少许多烦琐的叙述,往往能起到“千言万语道不清,一做实验便分明”的奇效。因此,需要教师对已有的实验做出有益的改进,并不断创新。科学实验促进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可以用现有的器材和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完成。利用随手可得的废弃物进行实验。通过自制简易、有趣、适合操作,符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实验来诠释不同的科学原理,把复杂的科学术语简单化,让学生在愉快的实验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迈进科学的殿堂,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素质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我们指明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方向。

教师以学科教学内容为中心,找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切合点,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信息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信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或者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有不懂不会的也可以在网上查阅资料。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虽然能以生动、具体、直观、形象的方式把特定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它却剥夺了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无缘享受合作、探究的乐趣,减少了学生独立而深入思考的时间。教师所做的应该是根据教学实际,挖掘所有教学媒体的使用价值,并加以整合利用,使教学活动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科学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3(6).

[2]谢恭芹.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教学
做个怪怪长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科学拔牙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