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导入”成为需要

2017-03-23 16:13沈娟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导入全局儿童

沈娟

摘 要: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会创设各种情境,教学重点是文本的情境,而如何进入文本,如何在热身环节,让学生在心理和知识层面感知情境,做好新授课的准备,作了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儿童;全局;设计

一、现状写真

1.缺失自主构建

语言环境是语言学习赖以生存的土壤,语言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尤其是非母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与知识经验,达到共鸣。

“water”是上海牛津版六年级阅读教材中的一课,这篇文章讲的是水的特点,以及我们在哪里能看到水和水的作用。老师在导入时问学生Where can we see water?时立刻出现了12张图片,比如:在浴缸、游泳池、河里等等。教师生怕孩子不知道,马上变成看图说话的教学。

反思:在未呈现语篇前,我们向六年级学生提问:Where can we see water?How do we use water?对于六年级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生可以进行一些交流。水就在他们的周围,而他们对于语言的积淀,哪里能看到水,我们怎么用水,学生是可以说一点的。

2.缺失整体构建

学习外语,首先要让学生在整体的情境中学习,整体感受语篇,学生就能获得比较完整、清晰的思路,有利于疏理文本的脉络。脱离了整体的情境,就容易碎片化,让学生的思维也处于一个个片段状态,只能获得文本的零散信息。

南京一教师这样设计4b Open day 第一课时的热身环节:(1)先呈现歌曲Goldfish。(2)通过图片教授单词classroom,blackboard,computer。(3)通过图片练习句型:Whats in the zoo/fruit shop?

(4)呈現图片学习单词:bookcase,piano,songbook,music room。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是精心准备的,有动画视频,有许多图片。教师在进入文本前教学顺序基本上是用单词来串联的,每次呈现一张图片就教授一个单词,用单词来教授单词和句型。设计是一个线型的,无交互。很多单词的教学情境过于孤立,没有一个整体性。

二、导入作用

1.定目标,定基调

案例:4A Unit 6 Whose gloves呈现的是一个化装舞会的情境,在化装舞会上,苏洋利用她爸爸的大手套,杨玲的超短裤把自己乔装改扮,留给大家滑稽的形象。这样的穿着在化装舞会的情境中是合适的,但是离开了这个情境,苏洋的着装就显得格格不入。

2.联旧知,启思维

案例:3 B Unit 5 plus and minus A部分的知识目标是:(1)掌握三会单词thirteen至twenty。(2)掌握四会句型Whats ten plus five?Whats tweny minus twelve?及熟练运用句型Thats right.You are wrong.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要达到上述目标难度较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环节如能创设合乎学生实际的情境,确定可以达成的目标,那么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我首先复习数学1~1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听歌曲,从歌曲中找到听到的数字来学习13~20,其次创设加减法的游戏情境,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由此自然而然地进入语篇的学习。

三、策略构建:当“导入”成为需要

1.情境的整体需要

语篇之所以称为语篇就在于它所表达的是整体意义,它的核心便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整体语境,让学生在整体的情境中感知、体验并运用语言。导入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部分,它是整体情境的一个构成单位,因此必须服务于整体情境。

2.儿童的经验需要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及特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并作出充分的分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为新知识的导入创设应有的条件。

3.儿童的情感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让学生一起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信心,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克服学习困难,逐步迈向成功。

参考文献:

王宗炎.语言学与语言的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导入全局儿童
Cahn-Hilliard-Brinkman系统的全局吸引子
量子Navier-Stokes方程弱解的全局存在性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留守儿童
新思路:牵一发动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