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

2017-03-23 19:41汪丽娜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班创设情境

汪丽娜

小班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并借助成人形象的读解来理解读物。阅读情境的创设是架起幼儿图式与文本内涵的桥梁,是对幼儿最大思维的调动,是对作者图式的超文本解读,是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之一。好的阅读情境的创设是把阅读的主动权、思维空间全还给幼儿,那么如何创设阅读情境呢?我认为一个温暖的阅读情境的组成,不只是一个地点、一本书和一个人。引导孩子学习如何“与书对话”才是关键。让孩子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才能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创设阅读情境,可以依内容“还原”,用画、演、问等方法把文本的“境”再现出来,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情景。

一、以画设境,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直观的画面不仅符合幼儿的形象思维,还能触动幼儿“想说”的愿望。通常情况下,适合小班幼儿看的书,其内容大都简单、重复,以动物形象为主。阅读活动,把书籍内容全盘教给幼儿。对幼儿来说,量是大了,但效果未必好。活动中,适当地对原有图片进行删减,并做修改,用多媒体或者手工绘画的方法放大图片,也可以在原有图书的基础上进行遮盖等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一开、拉一拉的过程是让画引发幼儿对自己生活情境理解的过程。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水平的小班孩子,他们的认识过程是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由已知到未知的。他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的感性经验,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书上相关的知识。

幼儿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引导幼儿正确看书,耐心、细致地观察、理解画面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阅读理解包括对画面角色的辨认,对角色间关系的认识,对角色活动、情节发展的理解,对角色心理活动的想象,对背景的认识,对主题的理解等。我主要通过三个情境帮助小班幼儿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1.找一找主体

面对封面,其中就包含了故事的主体形象。利用游戏躲猫猫可以引导幼儿找出每幅画面上的主体形象,说说它是谁,它在干什么?它的表情是怎样的?通过看一看、猜一猜、想一想,再说一说,幼儿逐步会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这种不直接教孩子用现成的句子讲述,而是引导幼儿通过玩、找,在看谁先找到的情境下,观察画面上主体的形象、动作、表情,想想它在做什么。这样,幼儿对主体的观察、描述就日渐丰富、细致起来。

2.连一连情节

小班幼儿阅读,往往在翻页后,会有一些脱节。看完一页后,试着让孩子猜一猜后面的情节,除了能引起幼儿对后续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找出前后两幅画面间的关系,理解故事的发展。通过画面的前后对比,幼儿很自然地将故事情节连贯起来,知道后一幅画面是前一幅画面的继续。当然要让孩子养成自己阅读时前后联系地看,需要多个故事的强化,才能养成拿到书前后联系起来的阅读习惯。

3.看一看背景

任何故事的画面都是有一定的连续性的,有时作者会把隐藏的信息藏在画面里,预示着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或者对原有的文字进行补充的部分。例如,绘本《嘘》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妈妈今天身体不舒服,躺在房间里,所以爸爸很忙,松利只好自己玩。随着各种小动物陆续到了松利的房间,故事就这样按简单又重复的情节开始了。当松利对小动物说:“现在不可以”时,爸爸总是说“嘘”。但是爸爸在松利说话的时候在干什么呢?文字没有说明,却在书的一个小小角落里,画着爸爸在做着一件一件家务的图片。就像找宝一样,当孩子能够自己找到答案并做补充时,他们往往会很得意。在看这个故事时,孩子们自己能根据画面说出各种动物后,也能对爸爸的工作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补充。最后当问及爸爸为什么会“嘘”时,孩子们也比较能理解爸爸到底忙在哪里了。学会看背景,才能想象画面上的情节和心理活动,才能独立而完整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有了这样的想象和描述,幼儿对图书中故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观察也更仔细了。

以上层次,并不是所有幼儿都必须经历的,能力差的幼儿从第一层开始,能力较强的幼儿可直接进入第二层、第三层。要激发幼儿阅读的愿望和积极性,有时利用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的游戏情境,会使阅读变得丰富有趣起来,同时也使幼儿在阅读画面时能借助已有的、具體的情境来理解、学习画面内容。

二、以演设境,丰富幼儿情感体验

灵活扮演角色是创设阅读情境的基本方法。融入阅读情境,参与故事中发生的事件,转换角色引导幼儿自主地去感受、体验、理解并创编,才能实现幼儿和故事的深层次对话。

以绘本《可爱的鼠小弟》系列故事为例,它的故事内容简单,语言重复,故事逐层递进。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进行分角色的对话练习,学说:“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吗?”随后不同的动物开始在量上递进增加孩子练习的强度,由学说这一简单要求过渡到模仿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各种动物的情绪要求上来。直到鼠小弟发现自己的小背心坏了,就成为故事表演的高潮。最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想象。通过形象的表演以兴趣引发功能,促进幼儿将书面对话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了训练语言的目的。同时借助不同形象、不同声音的变化。同一句话能练习不同的语气语调,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也变得乐于去说、乐于去表现。借故事的延伸和情节的拓展,也有效促进幼儿角色的扮演,情境的感受中具体形象地悟出寓意。

三、以问设境,强化语言表达频率

小班幼儿的阅读离不开老师言语的指导,依靠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的情境,能够按照老师预设的目标,层层递进地引发幼儿联想和表达的思路,增加他听说的频率和次数,从而促进幼儿交流和表达的不断深入和延伸。

1.借幼儿语言假设

即借幼儿的话引发其他幼儿的思考和讨论。以绘本《换一换》为例,当小鸡和老鼠换到声音后,小朋友开始争论小鸡的叫声到底是叽叽还是吱吱时,我和孩子们假设自己都是对的,那么我们大家一起从换声音开始从头看起,然后看看是谁说对了,理由是什么?有了争论,孩子们为了证明各自的想法,第二次读的时候也比较认真专注。

2.借故事本身质疑

幼儿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热烈、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鼓励幼儿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以绘本《打破杯子的鼠小弟》为例,在故事中鼠小弟为了掩饰自己打破杯子,在一直想如果是……来了,打破了杯子……整个故事一直是鼠小弟的幻想。这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有困难的。所以当故事看到最后时,我们班的飞飞开始有了疑问:“鼠小弟也打破了?谁打破的呀?”他没有把问题说完整,但我就利用他的提问进行追问:“杯子是谁打破的?为什么刚刚小动物也打破了,是真的吗?”孩子马上对这个故事里原来隐藏的关于真的发生,还是想象中发生的?有了一个思考的方向。虽然这个问题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是容易混淆的,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再次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

3.借问题幽默体现

情境教学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信息的传递,还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情感交流。马卡连柯说:“一个教师,如能用二十五种语调,说出同一句‘请你过来,用不同的手势、姿态说这么一句话,还愁学生有什么样的情感世界不能把握呢?还担心有什么情感奥秘不能够了解呢?”所以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到自己的语气语调,体会故事中的人物说话的心情,带着幽默的说话,相信每个孩子会在老师的影响下喜欢阅读的。

阅读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所创设的阅读情境,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引导。在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制造悬念和问题,为幼儿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与书对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悦读。这就是阅读最高的目标,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颜晓燕.探析幼儿语言教育中情境创设的支持性效应[J].上海托幼,2007(3).

[2]周燕娟,王晓来.幼儿园图画书阅读的现状和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36).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小班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