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因你的“美”而改变

2017-03-23 12:25黄春琴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整理三角形思想

黄春琴

一、阅读的缘由——因为你的美

上学期在东海实验小学有幸听了仲广群老师的一节《倒推》课,听了那节课,我感到心潮澎湃,因为仲老师这节课让我看到了真正“以生为本”的课堂。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仲老师特别提到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正常情况下我们教学圆的面积就是将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而他班里的一个孩子居然将圆转化成了一个三角形。这个学生的启发点来自他喜欢吃的棒棒糖,棒棒糖上有一圈圈的小圆圈,于是它就联想到一个圆里面铺满了一圈圈圆,先将最外面的一圈拉直,然后拉第2圈,再拉第3圈……最后一直到圆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圆的周长2πr,而高是半径r,所以这个三角形的面就■=πr·r,这不就是圆的面积公式吗?正如仲老师所说他教了几十年,都没有想到这种巧妙的方法,而这个孩子却做到了。是呀,这助学课堂到底有什么魔力,居然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于是我迫不及待地上网买了仲老师的《教学新密码》来拜读。

二、阅读的感受——教师需要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事

读了仲老师的书,再想想这几年一直在强调课改,其实无论改革的浪潮怎么变,我觉得有一点不会变,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觉得教师需要明确一点就是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我们要知道,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再精致的讲解也无法代替学生亲自的实践,他们只有经历过体验过才会有更深刻的认知。像“小组讨论”“做中学”“马上应用”等这样的主动学习方式才是学生要进一步掌握的。

我们要意识到学生的学习是终身的事情。有时为了“分数”我们会不停地搞“题海战术”,通过这种机械练习来保证正确率。可是这种做法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那怎样的教学观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我们需要明确:(1)教学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帮助、促进、催生的作用。(2)兴趣与好奇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3)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登上快车道。(4)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其日后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明确了这四点,才会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我们需要明白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累积,更是自我的完善与创造。学生的学习绝对不是1+1=2,而是需要自我建构与逐步完善。如何去建构与完善呢?我觉得这需要数学方法与能力的支持,而方法与能力个人觉得来源于数学思想。例如,学生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需要通过小方块的操作来建立长乘宽的公式模型;在教学五下■+■+■…+■时,学生在掌握了通分的技能下这一题可能会先通分,但这样计算量还是比较大的。学生若想提高自身的能力,可以用数形结合的转化思想来解决。从最近听的一些名特级的课中,我也感受到了数学教学更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从我自身经历来看,做一些高中甚至大学里的题目,虽然可能由于一些定理忘了而做不出答案,但我能很快想出这种题的解题方向,其实这种方法就来自于数学思想。也有人说数学学到最后就只剩思想了。

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进而形成技能完善自己呢?教师需要明确什么呢?(1)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放松的警惕状态”的课堂氛围。(2)只有会自学、会思考、会探索;爱提问、爱沟通、爱合作;善交流、善辩论、善反思,学生的灵性才能得到舒展,智慧才能绽放。(3)为了学生的“进”,教师要尽可能地“退”。

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他们是学习知识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故在教学中要多放手,让学生学会学习。

复习课时我会放手让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知识点,这种学习任务开放,教学时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学生的预习向纵深引领。可能刚开始有的学生确实不会整理,但慢慢你会发现学生的整理真有不少亮点。在整理简便计算时,有的孩子用表格有序地将运算律归类,还友情提醒大家不要弄混,因为平时真的有學生会混淆;而有的学生不仅整理了知识点,还将易错题列出来以便区分;还有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列出解题小窍门,真是很有心。

试卷练习讲评课先将试卷发下去孩子自查自纠,找到错误原因,将会的先订正;接着在课堂上小组互相交流自己的错题,大家互帮互助,实在不会的放一边;最后教师集体讲解剩下的难题。学生先互助,教师再帮助。当然学生的学肯定替代不了教,此时的“教”是以学定教,这样教师就把教学的力量用在关键处,在学生思而不得、言而不明、探而不深时,教师再确定需要讲什么、怎么讲。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为了他们的发展,我们要不停地去尝试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适合他们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教学需要的是改变勇气,更需要有盏明灯的指引,而这本《教学新密码》就是引领我前行的明灯。我的世界,因你的美而改变!

参考文献:

[1]仲广群.教学新密码:小学数学“助学课堂”范式[J].小学数学(数学版),2015(5).

[2]陈必武.回归课堂本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J].小学时代,2012(6).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整理三角形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