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日记”让习作不再“孤单”

2017-03-23 12:40俞秀玲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评议同伴日记

俞秀玲

写日记时间久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容易产生消极思想,写来写去总是那么点事情。所以,我尝试着让学生写“循环日记”。

所谓循环日记,就是几个同学一组,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每人轮流写一篇日记,写之前先要对前一位同学的日记进行评价。如此循环反复,每个月对各组的日记进行互相评价,评出最佳小组和最佳日记。评出的佳作装订成册,可以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生的习作从此不再“孤单”了。

一、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

要使学生喜欢作文,老师就需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参与。“循环日记”的实施,正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能力。

1.主动积累,搜集素材

写“循环日记”中,同伴间的互相阅读,互相评赏,互相督促,无形中促使孩子主动捕捉生活中的灵感,书写自己的兴趣爱好,绽放自己的个性特色,以使自己的日记能吸引同伴的眼球。为此,孩子们平时自然也会多个心眼留意生活,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积极搜集写作素材,也会更积极地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素材。

2.主动筛选,自主命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天记日记,学生会因素材的匮乏,容易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应付。而每周一次的“循环日记”,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对几天来积累的素材进行筛选、创作。他们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自己命题的文章,个性、创造性、真情在自由、宽松的习作氛围中尽情流淌,让人耳目一新。

3.主动学习,循序渐进

“循环日记”,因几个人合用一个日记本,学生不仅能看到别人的日记,自己的日记也会被别人看到,真正体现了习作“表达和交流”的作用。交流促进学习,学生在读别人的日记时,会不自觉地去习得同伴的一些好的表达方式、好的语言;学习促进步,尤其是一些后进的学生在同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有改观,语言表达更流畅了,观察、描述更细致了。一些学生还自提要求,每月在字数上逐渐提升。显然,循环日记已经促发了他们习作的动力,促发了他们主动求进步的心愿。

二、从封闭习作到开放创作

1.习作内容开放

“循环日记”以学生丰富的生活为题材,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浓厚的表达兴趣,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使习作天地绚丽多彩。其中有他们的生活点滴,如家庭趣事、环保小事、同伴游戏、生活意外等;也有他们为自己作的介绍,再配上自画像的,还有为自己的小制作写解说词的,为商品写广告词等;还有的学生很喜欢写想象作文、编故事等;还有的学生写社会见闻,谈看法,说心里话等。

2.习作时空开放

通过循环日记的实施,将习作时间由课内引向课外,把写作过程由学校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就是将生活这渠活水引进了学生的视野,这里还可以有家长的参与帮助,还可以将平日阅读所得运用于日记中。短时、限时的习作要求改变了,学生构思、创作的时间就更充裕了。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在课外书中,在与家长探讨的过程中,用心去观察、感受生活,触動思想,促使他们主动提笔,以图一吐为快。这种有感而发的自主写作往往是真实的、独特的、高质量的。

3.评价方式开放

“循环日记”的批改方式有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还有小组之间的质量评比,进一步开放了作文批改的方式。由师→生单向式或师←→生双向式变成师←→生、生←→生、生←→家长多向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与仔细推敲文句的积极性。

三、从“形单影只”到“前呼后拥”

“循环日记”最大的特点是学生个体通过相互协作达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以团体评价为导向,各层次学生在合作中探讨、评议、赏析。

1.合作探讨,开拓思路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作文素材是极其多样的。但是有的学生就是不知道如何把握。因此,在写日记之前,让学生把搜集到的写作信息在合作小组间进行交流,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开拓了写作思路。

2.合作评议,精益求精

学生习作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反馈的过程。教师、合作伙伴的评议,是学生习作的反馈。“循环日记”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评价系统,有学生的自评、教师评改、合作小组成员评议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评议时又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评改作文的中心、结构、材料等;对于中等生,可评议词句表达;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评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等。这样评改,由优等生引路,后进生受到启迪,既是作者,又是读者,力求每篇文章都在各自不同的层次上达到精益求精。

3.共同赏析,互相提高

分组写循环日记,由于组内各个同学的知识水平不一样,他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每个同学在写日记之前都可以阅览其他同学的日记,学习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风气,并且共同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

以上是我尝试“循环日记”后的一些体会,希望这点尝试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文学火花,也能稍稍减轻教师批阅的负担,改变当前作文教学“多时低效”等现状。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评议同伴日记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