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2017-03-23 12:52陈德建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陈德建

摘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之上,通过教学生活化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获得心灵的感悟,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思想的全方位发展。在小学品德與社会课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促进社会实践,拓展教学延伸点,让知识向生活延伸。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小学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自然人。他们每天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会影响到他们的阅历积累、见识拓展和修养提升。所以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势必需要结合现实生活,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必须联系生活的决定性因素。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生活化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为学生创设相似的生活情境,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生活,并通过生活的情感体验反作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得到设身处地的领悟,进而对学生的品德提高起到显著的作用。

2.生活化的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感同身受,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多向学生提问,关注他们的生活情况,进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

1.教学理念落后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依旧有教师采用机械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考试也只是通过硬性记忆的方式应付。这样的方式势必会束缚学生活泼的思维,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创造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着负面作用,更不要说什么全面发展了。

2.为生活而生活

尽管有的教师意识到了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因为教学方法的缺失和观念意识的不足,无法利用生活化为教学品德与社会课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生活的例子生搬硬套、全盘照搬,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在实施的时候,也只是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对于内容的实用性却毫不关心。

不仅如此,还有的教师在结合生活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内容和形式都过于单一。几乎都局限在小品表演和模拟采访这两个最常见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为了采访而采访,师生之间只是将活动流于形式,无法挖掘到其中的深度意义。看上去很热闹,但是对于学生品德的提升与德育的发展没有太显著的作用。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不足的弥补

1.让课堂回到生活之中

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应当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根据课程的特点,学生的情况和自己的能力进行重新分析。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让课内教学和生活与校外实践紧密结合。并充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领会品德的本质,为提高德育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七彩的社会生活”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前同父母一起到菜市场买菜、去种植园参观、或者到父母的工作单位看看他们的工作环境。之后在课上让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设定“我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什么”的话题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踊跃发言,并在这种交流和探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昂。

2.让教学重视学生感受

小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常因为自我调节能力较低而出现抵抗、失落或不满的情绪。针对这一点,教师应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并通过合适的引导方法提高他们的内心感受程度,让他们能够融入学习当中,提高注意力,真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好大一个家”时,教师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内心积极的心理感受,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我国各民族的风情习俗视频。当看到维吾尔族少女曼妙的舞姿,傣族群众泼水的欢乐,蒙古族勇士潇洒的骑射,会引起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兴趣和喜爱,让他们在聚精会神的欣赏中领略我国民族团结的伟大。

总之,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他们德育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应当充分把握素质教育改革的机遇,将生活化教学有机地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品德和德育水平,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庄丽敏.品德课堂灵动高效的五个关键点[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3(4).

[2]杜肆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3).

编辑 王洁琼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