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动”中感受美术课的生命活力

2017-03-23 13:10李军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美的美术交流

李军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美”无处不在,有些人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其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教育是人的发展过程中不缺少的部分。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现在的美术教学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束缚,教师仍然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查者,学生是美术作品的复制者,教师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效仿者。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美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现代美术教学理念,让学生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一,分享搜集资料,让学生在交流中动起来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是新课改的灵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改变教师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己检索、获取、选择、阅读信息、对艺术有自我的分析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在交流中质疑,在交流中创新,在交流中创造,在交流中成长。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了,思维更加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二、创设课题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动起来

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设课题情境,把玩带入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游戏、感悟、发现、想象、创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又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如,我在教学《泡泡乐》一课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习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玩吹泡泡游戏,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最后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眼中的泡泡图,看!同学们画得多么认真啊,一幅幅《泡泡乐》生动有趣,乐在其中。这种有目的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玩中学习,学生没有了学习的负担,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三、补充范画“留白”,让学生在想象中动起来

“留白”是中国画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整幅作品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达到了所谓的“此处无物胜有物”的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师范画“留白”就是教师在范画时不把一幅画画完,而是在板面上留有空白,这种“留白”是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发现的空间、创新的空间,留下探究的空间,更是留下发展的空间。启发学生想象补充完成一幅完整的画,就是要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去完善画面,丰富画面,组织画面。比如,我在教学《小鸟的家》一课时,学生学会了小鸟和鸟窝的表现方法后,教师有目的地环境“留白”,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小鸟的家在什么地方?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在草地上、有的说在水边、有的说在树上、有的说在屋檐下……更有趣的是一位同学把小鸟的家安在了小鹿的角上,并取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叫《移动的鸟窝》。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世界,那种无拘无束的想象力真是令人敬佩。毕加索说过:“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这正是对儿童丰富想象力时的高度评价。

四、完成美化作品,让学生在体验中动起来

美术作品的完成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的美术作业既是学生独立体验知识内化的过程,又是反馈教学中师生学习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更是直观反映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一幅幅作品在教师“留白”的范画中丰富起来,在学生精描细涂中漂亮起来。学生们笑了,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老师笑了,使他们看到了美术新课程改革的灿烂阳光。

五、评价展示作品,让学生在参与中动起来

作品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改进美术课程不断优化的主要环节。作品评价要营造民主、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打破教师独裁式的评价方式,提倡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提倡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学生的作品凝聚着学生辛勤的汗水,经历了一个辛苦的创作过程,作品评价要通过学生自评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进一步互评对学生作品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学生在互动评析中增进交流和沟通,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和建议,以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提高学生作品的审美能力。让评价真正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理解,相互完善,相互进步,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离不开美术教育,离开了美术教育素质教育无从谈起。

參考文献:

[1]杨一鸣.青少年性行为低龄化的研究与对策[J].中国性科学,2010(1).

[2]丁志光.例谈“教学后记”的撰写及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美的美术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意美术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