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2017-03-23 13:13王明艳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糖块标兵行为习惯

王明艳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金钥匙,教师应该把金钥匙送给学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前提。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下,学生才会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全面发展的公民。本学期我承担了一年级的道德与法制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深深地感觉到养成行为习惯的规范、指导、激励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重要性。一年级的小学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教师只要时时抓住这个关键期,抓住这个良好的契机,有的放矢施展自己的教学魅力,抓住学生心里感兴趣的事,就一定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就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对照式自我反省。教师的言传身教指导行为,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可以成为学生自我激励的源泉。对刚踏入校门的一年级小学生而言,教师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教师的一言一行,情绪反应,学习态度,都会成为学生的效仿标准。教师的言行,对规范学生的行为至关重要。在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神圣的、完美的,对老师有着完全的信赖和期望,他们对待教师的言行往往是拿着放大镜看,模仿的效應非常强,要想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在与同事,与学生的交往中,就要严格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管是语言的感染力、亲和力,动作、行为举止,仪表礼仪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都将成为学生的效仿标准。比如:“谢谢”“没关系”“对不起”等文明用语都要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热情招呼、亲切的问候都会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师常常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在学生身上能看到老师的影子。在道德与法制课上,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如走廊里走路要轻声,靠右行,不大声说话,地面有脏污物马上弯腰捡起来,讲桌上物品一定要摆放整齐,告诉学生进老师办公室要轻轻敲门,知道怎样做才不打扰别人等等。

对学生点滴的进步我都是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积极的评价是非常有效的,积极发现学生行为中的闪光点,在学生中树立好榜样,让学生相互学习。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课堂上我经常评选出最佳的学生:会听课的小标兵、勇敢发言的小标兵、自律自强的小标兵、会自我夸奖的小标兵、文明礼貌的小标兵、讲究卫生的小标兵、仪表整洁小标兵的等等的很多奖项,奖给学生不同的粘贴,让他们收集整理成册,对表现非常好的,定期整理,粘贴达到一定数量的,我还会发给学生糖块,虽然是一块小小的糖块,但在学生的心里会激起波澜,引发兴趣。有的学生把糖块积攒起来,活动课时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他们心情十分愉快。奖项的设立,更加激励学生更好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我约束能力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里,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广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给学生专心听讲的方法,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学习的习惯养成。比如进行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准备、坐姿、发言、倾听、讨论、读写姿势、书写格式、执笔方法等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他们经常是顾此失彼,或者马上忘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正确指导和耐心教育,努力做到具体化、系统化、训练化,对各项要求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嘉奖,时时评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善于发掘儿童身心发展的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忍耐,学会宽容,学会等待。批评要注意限度,注意方式方法。总之,对一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虽然辛苦,当你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时,心里也会非常高兴。我们应牢记“教育无小事,处处须用心”的真理,孩子是一个个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当然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老师只有时时关注自己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少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教育,2016(34).

[2]程艳波.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网友世界,2014(4).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糖块标兵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糖块”在英语教学中的妙用例谈
“糖块”在英语教学中的妙用例谈
高斯分糖块
“标兵、能手”如此练就
“五老”标兵:刘应启
一位技术标兵的自学成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