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

2017-03-23 13:14孙玉环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交流

孙玉环

2016全国高考2卷的作文命题是这样的:“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从作文命题可以看出,语文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语文素养是语文的灵魂,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我认为良好的语文素养要从小抓起。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责无旁贷,不仅要做好有效的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转变观念,加强阅读

如果你不爱学生,就让他做题,做题,再做题;如果你爱学生就让他读书,读书,再读书。的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然而,有的家长、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看做是“不务正业”,认为课外“远书”救不了中考“近火”,便对课外阅读不屑一顾。却不知道,近几年来中考语文卷开放性试题有所增多,对阅读理解要求也提高了。命题者在向我们投放信号:要强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的要求,尤其是应加强课外阅读。面对题型的开放、命题观念的改变,如果再没有广泛的课外阅读的积淀,学生答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仅要快速转变观念,更要引导我们的孩子和家长积极投入到语文素养提升的队伍中来。

二、激发兴趣,快乐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教师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读书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推荐他们喜爱的课外读物,并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孩子的读书热情和积极性。比如,开展“古诗朗诵会”“读书格言接力赛”“小小读书辩论会”“课本剧比赛”“故事比赛”;还可以开展出墙报、制作好书推荐卡、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每次活动我都大力地夸赞那些读书读得好的,和读书进步很大的学生,让他们尝到课外阅读的甜头,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给方法,体验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讀书方法,他们才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小学阶段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浏览文章,大致了解全书的梗概;学会精读,努力做到边读边想,感受深的地方,可以圈画、批注。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学会做摘记,让学生准备一个读书摘抄本,把好词佳句或者是精彩的段落摘抄下来,长期积累,一定会“厚积而薄发”,写作水平也会有所提高,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四、加强交流,拓展阅读

课外阅读交流不仅仅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回馈。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低年级的读书交流,教师要参与的多一些。从书的题目,作者,出版社,文章字数入手,再了解故事内容,进行简单人物性格的分析(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喜欢他?不喜欢谁,为什么?)如果要检查孩子是不是真的读明白了,还可以根据课外书的内容设计一些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等,进行读书竞赛。这样粗浅的交流,学生有了读书的成就感,慢慢地就养成了浓厚读书兴趣。中高年级便可引导他们进行组内交流,小组成员在平时阅读中,发现优秀读物要互相传阅,并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开展读书交流会,包括情节欣赏、人物评价、阅读感受等,他们彼此倾听、共同讨论、相互借鉴,利用集体的力量实现小组成员的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提高。

五、家校配合,亲子共读

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老师,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所以我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指导学生家长在家里要给孩子布置读书角的空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孩子的房间配备书架、坐垫。书架上和床头上摆放各自喜爱的书,方便孩子阅读,让孩子养成习惯。同时引领家长陪同孩子一起阅读。父母要给孩子作出表率,读完之后要与孩子一起交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小学阶段,我们加大了学生课外的阅读总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提升了语文素养,这就为其今后的学习积淀了丰厚的文学基础。通过我们的努力,相信会使每个学生“修养与知识一色,素质与能力齐飞”。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