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藏区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17-03-24 10:59拉姆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藏区数学知识思想

拉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79-02

什么是一堂真正的数学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这才是解决好以上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1.数学是一门科学,让学生积累数学思想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简洁性、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正是数学的美丽之处。数学也是一门古老的自然学科及应用学科,它是由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为人类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服务,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起源于生活,又在生活的启迪下发展至今,数学与生活已经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我们藏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为课堂注入生活内容,将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那么,小学生那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心灵中,数学将不再是单调、乏味的,而是充满了生活的味道的有趣科学。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每一次的研读都有不同的收获。就如《数学新课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此同时,《新标准》的"课程总目标"部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说明"数学思想"在《新标准》中不仅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也作为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把"双基"扩展为"四基",这一观点的提出,更加凸顯了数学思想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都知道,一种思想的形成要比一个知识点获得来得困难得多。一般情况下,我们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模仿形成阶段,这一过程主要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获得基础上开始的,但这时的学生一般只留意数学知识,而忽视了联结这些知识的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即使有所觉察,也是处于"朦朦胧胧"、"似有所悟"的境界;第二阶段初步应用阶段,随着渗透的不断重复与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识开始走向明朗,开始有意识的理解在解题过程中所使用的探索方法和策略,也会概括总结了;第三阶段自觉应用阶段,这是学生数学思想的成熟阶段,到了这时学生能根据具体的数学问题,恰当运用某种思想方法进行探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了。

从我们藏区小学生的数学思想形成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的数学思想不可能向数学知识那样一步到位,它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逐步积累而形成的。这一过程中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上升过程。在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不断用我们的数学思想"敲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感悟、不断的明朗,直到最后的主动应用。

2.将数学迷惑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诠释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思维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在情感、态度及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从这一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教学不再以"传授数学知识为核心",而是更加关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的能力和良好怀古态度的形成等。因此,我们在备课中要备主体参与过程,要备如何使会学习。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现在数学课程实现的目标将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所以,我们要数学教育的着眼点由数学知识用为最终产物扩大到数学活动的全过程,简言之,是将数学学习看成学生的"再创造"或"类创造"活动。这里所说的做数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操作的数学教育",二是"创造的数学教育"。记得一篇文章里写道这样一句话:"听了就会忘记,看了就会记住,做了就会运用"。这说明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才是有效的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是学生的学习情感,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三是学生过程的策略形态。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设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3.让数学文化在我们的课堂里绽放

3.1 关注数学知识的来源和背景。根据我们藏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年级教学内容可有机渗透数学史。例如:学习乘法的时候,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的故事, "×"是三百多年前一位英国数学家最先使用的,因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所以他把"+"斜过来写成"×",表示乘。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

3.2 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数学文化的精髓。数学思想方法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瑰宝,是数学文化的精髓。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指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数学知识,通常是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便很快就忘掉了。

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数学的精神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之中,数学自由而准确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我们藏区学生受益终身。

3.3 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高度抽象的数学文化只有走进日常生活,才会显得生动、具体,学生才会乐于接受。对我们藏区小学生来讲,他们只有利用一定的数学知识或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才能体会到数学文化广泛的应用价值。

3.4 沟通学科间的联系。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具有开放的、灵活的特点,我们应该使数学走出数字的迷宫,以开放的姿态展示其与文学、自然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影响孩子,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数学和美学,我们从图形的拼组中欣赏和谐美,从轴对称中欣赏规范美;重视发挥数学文化强大的教育功能,在我们藏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必要。数学教学要注重挖掘蕴藏于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其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与统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

3.5 丰富多彩的课外作业。(1)撰写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2)动手操作实践。

总之,在藏区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我们藏区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更明白了知识的获得不仅仅在课堂,更在丰富多彩的生活、社会实践中,从而打破没有感情的数学定理,冷冰冰的数学公式,没有灵魂的数学符号。孩子们从中也能真正意识到:人人都应该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应该获得必需的数学。

猜你喜欢
藏区数学知识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