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2017-03-24 14:15王洪亮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教学

王洪亮

摘要: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良好的情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积极迎得学生的配合。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触及学生的精神和意志的需要,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信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07-02

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1.创设动画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新教材的情景图尽管幅幅都是色泽明丽、充满童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有些故事情节、人物活动不好体现,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把情景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景。而Flash是做动画的就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动画制作软件。

你听说过民间流传的这样一个故事吗,老鼠偷吃了盐之后就变成了蝙蝠。这也许是老鼠想飞的梦想,我们用Flash让老鼠的美梦成真,这是一个变形动画。首先将一个老鼠图形放入舞台工作区,然后打散,第二从教学光盘中导入一个蝙蝠的图片,然后打散,创设变形动画。选择第一帧,按Ctrl+F键,打开帧数面板,创建变形动画。最后按Ctrl+Enter键,看看老鼠怎样变身成为会飞的蝙蝠。这样很简单的一个动画,就把静态的平面图形变成动态画面。学生很快便被吸引了,很想学习一下Flash是怎样做出动画的。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他们也很爱学信息技术课了。

2.巧妙设疑、鼓励质疑,诱发思维,创设愉快学习情境

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着思维的火花,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古人语:'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要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鼓励学生不盲从,不唯书,不唯师,大胆提出问题,善于质疑,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并富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能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求;激化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比如我在教计算机系统时问:"CPU的主频越高,整机的运行速度就快,对吗?为什么"?同学们讨论再回答。又比如,我在讲文件命名时,这样设疑:广州只有一条北京路,不能把其它道路命名为北京路,不然就混淆了,但其它城市例如中山,它就可以把道路命名为北京路,在文件夹和文件命名中要注意什么?在讲幻灯片制作时,在学习过程中边学习边激起疑问:插入不同格式的音乐文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插入的影片不能播放?同时,我出注重在巩固练习时留疑,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中,针对新学知识精心设计一些发展性问题,有利于深化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将思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比如在学习完计算机病毒后,我要求学生课后以"计算机防病毒措施及中毒后解决办法"为题设计一份计算机防毒方案。这样,通过在导入新课时设疑、在学习过程中激疑、在巩固练习中留疑这些方法,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学习。

3.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把学生引入声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使他们由衷地产生情感和想象,从而自然地获得知识和能力。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不是發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忘掉的。"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全力以赴,废寝忘食,甚至创造出奇迹。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 "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文本框)"一课时,我先告知学生这和在Word里的方法是一样的,你可以在菜单栏中找,接着,我提出问题:

( 1)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贴画?

( 2)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文件图片?

( 3)如何在Internet上下载的图片插入到"PowerPoint"?

( 4)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文本框?

( 5)如果我要在"PowerPoint"中垂直文本框,该如何操作呢?

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并用旧知带动新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4.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愉快情境

赏心悦目的课件对愉快情境的创设更是锦上添花,运用视觉、听觉的结合,使多个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悟出了信息技术的奥妙与真谛。

如在讲Excel时,我从网上下载了的Excel的Flash版,学生在笑声中了解了Excel程序设计及其应用,也激发了以后对Flash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授PowerPoint时,我精选了一些学生参加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的作品来进行情境创设,学生在图、文、声、乐并茂的课件中感受了PowerPoint的强大功能,学生会更认真学习,力求做出更优秀的作品。

5.利用网络构建学习环境

在信息社会,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教学平台或自己动手建立教学网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在不同范围内解答疑难问题,随时调控教学进度等作用。教师通过网上专题讨论为各个学生提供了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个学生可以在富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我尝试着引入了留言板、聊天室等网上交互方式,在讲解申请免费邮箱时,同学们都纷纷拥有了自己的邮箱地址,但是要发信时却不知对方的地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及时引入了留言板,让同学们将自己申请到的地址放在留言板上,这样不仅本班的同学之间可以通信,留言板上的信息同样可以让其它班级、其它年级的同学看到,这样交流的范围就变得更大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更浓了。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良好的情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积极迎得学生的配合。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触及学生的精神和意志的需要,提高教学效果。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情境教学的要求,更是课改核心的要求。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订阅信息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展会信息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